急性肺脓肿是怎么引起
肺脓肿的相关因素包括病原体感染、基础疾病及其他因素。病原体感染中吸入感染常见病原体为口腔定植菌,右肺下叶背段或上叶后段为好发部位,血源性感染病原体来自远处感染病灶,两肺外周部为好发部位;基础疾病中肺部基础疾病包括支气管阻塞、肺部其他感染性疾病,免疫功能低下相关因素有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艾滋病患者;其他因素有不良生活方式,如长期大量吸烟损害呼吸道黏膜,过度劳累使机体免疫力下降。
一、病原体感染相关因素
(一)吸入感染
1.常见病原体:口腔定植菌是急性肺脓肿的主要病原体,如厌氧菌(包括消化链球菌、普雷沃菌等)、需氧菌或兼性厌氧菌等。正常情况下,由于会厌的吞咽功能、咳嗽反射以及气道的清除机制,可防止病原体吸入下呼吸道。但当患者存在醉酒、癫痫发作、脑血管意外、麻醉、昏迷等情况时,会厌的吞咽功能减弱或消失,咳嗽反射受到抑制,就容易使口腔或上呼吸道的病原菌被吸入下呼吸道,进而定植在肺组织内,引起感染并导致肺脓肿形成。例如,长期大量饮酒导致意识状态改变的人群,其发生吸入性肺脓肿的风险相对较高,因为酒精会抑制咽喉部的保护性反射。
2.好发部位:由于右主支气管较陡直,且管径相对较粗,吸入的异物更易进入右肺,所以吸入性肺脓肿多见于右肺下叶背段或上叶后段。
(二)血源性感染
1.病原体来源:皮肤创伤感染、疖、痈、骨髓炎等远处感染病灶中的细菌可通过血液循环到达肺部。常见的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及链球菌等。当身体其他部位有化脓性病灶时,细菌可随着血流播散到肺部,引起肺小血管栓塞,导致肺组织化脓性炎症、坏死而形成肺脓肿。例如,患有皮肤疖肿的患者,如果疖肿中的细菌侵入血液,就有可能引发血源性肺脓肿。
2.好发部位:血源性肺脓肿常为两肺外周部的多发性脓肿。
二、基础疾病相关因素
(一)肺部基础疾病
1.支气管阻塞:支气管肺癌、支气管异物、支气管狭窄等可导致支气管阻塞,使远端肺组织引流不畅,容易继发感染形成肺脓肿。例如,支气管肺癌患者由于肿瘤阻塞支气管,其远端的肺组织长期处于分泌物积聚、通气不良的状态,易引发感染并发展为肺脓肿。
2.肺部其他感染性疾病: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等重症肺部感染,病情严重时可能会并发肺组织坏死、液化,进而形成肺脓肿。例如,重症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患者,在疾病进展过程中,肺部炎症难以控制,局部组织发生坏死、化脓,最终形成肺脓肿。
(二)免疫功能低下相关因素
1.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如器官移植患者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等免疫抑制剂,会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容易受到病原体的侵袭,增加肺脓肿的发生风险。因为免疫抑制剂会抑制机体的免疫防御机制,使身体清除病原体的能力减弱。
2.艾滋病患者:艾滋病患者由于免疫系统严重受损,对各种病原体的抵抗力极低,容易发生各种机会性感染,包括肺部的病原体感染,从而增加了肺脓肿的发病概率。例如,艾滋病患者肺部容易感染卡氏肺孢子菌等病原体,若未能及时有效控制,可能发展为肺脓肿。
三、其他因素
(一)不良生活方式
1.长期大量吸烟:吸烟会损害呼吸道黏膜,影响气道的正常清除功能,使肺部更容易受到病原体的感染。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削弱呼吸道的纤毛运动和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导致病原体在肺部定植和繁殖,增加肺脓肿的发生风险。例如,长期大量吸烟的人群,其呼吸道的防御功能下降,相比不吸烟人群更易发生肺部感染相关疾病,包括肺脓肿。
2.过度劳累:长期过度劳累会使机体免疫力下降,身体的抵抗力减弱,容易受到病原体的侵袭。当机体处于过度劳累状态时,无法有效地抵御病原体的入侵,从而增加了患肺脓肿等感染性疾病的可能性。比如,长期从事高强度体力劳动且休息不足的人群,其发生肺脓肿的几率可能会高于生活规律、作息正常的人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