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呼吸道感染有哪些
上呼吸道感染包括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等常见类型,普通感冒主要由鼻病毒等引起,多有鼻部症状等,5-7天可痊愈;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起病急、全身症状重。其表现不同,普通感冒初期清水涕后变稠等,流感起病急、全身症状明显还可能有胃肠道等症状。诊断主要依病史等及检查,需与过敏性鼻炎、急性传染病早期鉴别。预防要锻炼身体等,注意事项包括患者休息、多饮水等,普通感冒一般无需特殊抗病毒药,流感需早期用抗流感病毒药,不同人群感染后有不同注意要点。
普通感冒:又称急性鼻炎或上呼吸道卡他,主要病原体是鼻病毒,其次为冠状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多表现为鼻部症状,如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也可表现为咳嗽、咽干、咽痒或灼热感等,一般5-7天可痊愈,若合并并发症则病程可延长。不同年龄人群均可发病,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善,相对更容易频繁发生普通感冒,日常生活中若接触到病毒容易感染,且儿童的生活方式如户外活动多、与他人密切接触等也增加了感染风险;成年人在过度劳累、受凉等情况下也易发病。
流行性感冒(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分为甲、乙、丙、丁四型,其中甲型流感病毒常引起大流行。流感起病急,全身症状较重,如高热(体温可达39-40℃)、头痛、肌痛、乏力等,呼吸道症状相对较轻。流感病毒传染性强,人群普遍易感,儿童、老年人、孕妇以及有慢性基础疾病的人群感染流感后发生重症的风险较高。儿童免疫系统不成熟,对流感病毒的抵抗力较弱;老年人各器官功能衰退,免疫力下降;孕妇在孕期身体状况特殊,感染流感后对自身和胎儿都可能产生不良影响;有慢性基础疾病的人群本身身体状况较差,感染流感后病情容易加重。
上呼吸道感染的相关表现与特点
普通感冒:初期多为清水样鼻涕,1-3天后鼻涕变稠,可伴有咽痛、流泪、味觉减退、呼吸不畅、声嘶等。一般无发热及全身症状,或仅有低热、不适、轻度畏寒、头痛等。
流行性感冒:起病急,全身症状明显,发热通常持续3-5天,除了高热、头痛、肌痛、乏力外,还可能出现鼻塞、流涕、咽痛、咳嗽等呼吸道症状。部分患儿可能出现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老年人感染流感后可能出现肺炎等并发症,表现为咳嗽加重、呼吸困难、胸痛等。
上呼吸道感染的诊断与鉴别
诊断:主要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和血常规等检查。普通感冒时血常规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比例相对升高;流感时外周血白细胞总数一般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加,重症病例可有白细胞总数升高。此外,还可通过病毒抗原检测、病毒核酸检测等明确病原体。
鉴别:需与过敏性鼻炎相鉴别,过敏性鼻炎起病急,常表现为鼻痒、喷嚏、流清涕,发作与接触过敏原有关,发作间期可无不适,鼻分泌物涂片可见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还需与急性传染病早期相鉴别,如麻疹、脊髓灰质炎、脑炎、心肌炎等,这些疾病在发病初期也可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但随后会出现各自疾病的特征性表现。
上呼吸道感染的预防与注意事项
预防:平时要注意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抵抗力。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避免受凉。在流感流行季节,尽量避免去人员密集的场所,必要时可接种流感疫苗。对于儿童,要注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等;孕妇要做好防护,避免接触流感患者;老年人和有慢性基础疾病的人群也应加强防护。
注意事项:上呼吸道感染患者要注意休息,多饮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普通感冒一般无需特殊使用抗病毒药物,若合并细菌感染可使用抗生素;流感则需要早期使用抗流感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等,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对于儿童患者,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若出现高热不退、呼吸急促、精神萎靡等情况应及时就医;孕妇感染上呼吸道感染后要谨慎用药,遵循医生的建议;老年人和有慢性基础疾病的患者感染后要积极治疗基础疾病,防止病情加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