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干梗塞初期有什么症状
脑干梗塞会引发多种表现,包括意识障碍,轻者嗜睡重者昏迷;眼球运动异常,有双侧眼球不能外展、眼球垂直运动障碍;肢体运动障碍,有偏瘫或四肢瘫、共济失调;感觉障碍,有偏身感觉减退或消失、交叉性感觉障碍;生命体征改变,有体温异常、呼吸节律异常、血压波动。
一、意识障碍
脑干梗塞初期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轻者可表现为嗜睡,即患者处于持续睡眠状态,但能被轻度刺激唤醒,醒后可进行简短回答,刺激停止后又迅速入睡;重者可出现昏迷,患者对各种刺激均无反应,深浅反射均消失。对于老年患者,由于其身体机能衰退,意识障碍可能更易发生且恢复相对困难,需要密切观察意识状态的变化。
二、眼球运动异常
1.双侧眼球不能外展:这是脑干梗塞常见的眼球运动异常表现之一,是由于脑干中支配眼球外展的神经核团或神经纤维受损所致。例如,展神经核及其纤维受损时,会导致双侧眼球不能向外转动。在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病史的患者中,血管病变更容易累及脑干相关结构,从而引发眼球运动异常。
2.眼球垂直运动障碍:部分脑干梗塞患者会出现眼球垂直运动障碍,如双眼向上或向下注视困难。这与脑干中控制眼球垂直运动的神经结构受损有关,不同部位的脑干梗塞可能导致不同方向的垂直运动障碍。
三、肢体运动障碍
1.偏瘫或四肢瘫:脑干是连接大脑和脊髓的重要结构,脑干梗塞可影响双侧皮质脊髓束,导致肢体运动障碍。轻者表现为轻度的肢体无力,活动不灵活;重者可出现偏瘫(一侧肢体完全或不完全瘫痪)或四肢瘫(四肢均出现瘫痪)。对于年轻且既往无重大疾病的患者,突然出现的肢体运动障碍更应警惕脑干梗塞的可能,而有长期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的患者,血管病变风险较高,更易发生脑干梗塞及相应的肢体运动障碍。
2.共济失调:脑干内有调节肢体协调运动的神经结构,脑干梗塞可能导致共济失调,表现为行走不稳、肢体动作不协调等。例如,患者走路时步态蹒跚,像喝醉酒一样,这是由于脑干中协调运动的神经通路受损,影响了肢体的平衡和协调功能。
四、感觉障碍
1.偏身感觉减退或消失:脑干梗塞可累及传导感觉的神经纤维,导致偏身(一侧身体)的感觉减退或消失,患者可能感觉患侧身体对痛觉、温度觉、触觉等的感知能力下降。对于女性患者,在生理期等特殊时期,身体状态可能有所不同,但脑干梗塞的感觉障碍表现不受性别特定影响,主要取决于脑干受损的部位和程度。
2.交叉性感觉障碍:这是脑干梗塞较为特征性的表现之一,即病变侧面部感觉障碍和对侧肢体感觉障碍同时存在。例如,病变在脑干左侧,可出现左侧面部痛觉、温度觉减退,同时右侧肢体相应感觉减退。这是因为传导面部感觉的神经纤维和传导肢体感觉的神经纤维在脑干内走行路径不同,脑干梗塞破坏了其中一部分纤维,导致交叉性的感觉异常。
五、生命体征改变
1.体温异常:脑干中有调节体温的中枢结构,脑干梗塞可能影响体温调节中枢,导致体温异常,可表现为发热或体温偏低。一般来说,脑干梗塞引起的发热多为中枢性发热,体温波动较大。对于老年患者,体温调节功能本身就相对较弱,脑干梗塞后更易出现体温的明显波动,需要密切监测体温变化。
2.呼吸节律异常:脑干是呼吸中枢所在部位,脑干梗塞可导致呼吸节律异常,常见的有潮式呼吸(呼吸由浅慢逐渐变为深快,然后再由深快转为浅慢,随之出现一段呼吸暂停后,又开始如上变化的周期性呼吸)、叹息样呼吸等。呼吸节律的异常是脑干梗塞病情危重的重要表现之一,需要立即进行相应的救治措施。
3.血压波动:脑干梗塞可影响心血管中枢,导致血压出现波动,可能表现为血压升高或降低。血压的不稳定对于脑干梗塞患者的病情发展有重要影响,需要密切监测并根据情况进行相应处理。例如,血压过高可能加重脑出血风险,血压过低可能导致脑灌注不足,进一步加重脑损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