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预防褥疮的发生
预防褥疮需从多方面入手,包括定期更换体位,一般人群和儿童均要注意定时交替体位以改善血液循环;保持皮肤清洁干燥,一般人群用温水清洁、注意适宜水温等,儿童用温和清洁剂、及时更换尿布等;使用合适支撑用具,一般人群用气垫床等,儿童用柔软适合其特点的支撑用具;加强营养支持,一般人群保证均衡饮食摄入充足营养,儿童保证生长发育所需营养摄入以维持皮肤健康预防褥疮。
一、定期更换体位
1.一般人群:对于长期卧床或坐轮椅的人群,每1-2小时更换一次体位是关键。例如,可采用仰卧位、左侧卧位、右侧卧位交替的方式。这样做的原理是减少身体某一部位长时间受压,根据临床研究,长时间受压会导致局部血液循环障碍,进而增加褥疮发生风险,定期更换体位能有效改善受压部位的血液循环。对于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家属或护理人员要协助完成体位更换操作。
2.儿童:儿科患者如果因疾病需要长时间卧床,同样要注意定期更换体位。由于儿童皮肤较为娇嫩,更需轻柔操作。比如新生儿,每2小时左右就要更换一次卧位,以避免骶尾部、足跟等部位长时间受压。这是因为儿童皮肤角质层薄,皮下脂肪少,血液循环相对更易受影响,定期更换体位能最大程度降低褥疮发生几率。
二、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1.一般人群:每天用温水清洁皮肤,尤其是易出汗或大小便失禁的部位。清洁时要注意水温适宜,一般在38-40℃左右,避免过冷或过热刺激皮肤。清洁后用柔软的毛巾轻轻擦干,保持皮肤干燥。研究表明,皮肤处于潮湿环境时,更容易受到摩擦等因素影响而引发褥疮,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可有效降低这种风险。对于肥胖人群,皮肤褶皱处更要注意清洁和保持干燥,可使用爽身粉等保持局部干燥,但要注意避免爽身粉结块刺激皮肤。
2.儿童:儿童皮肤娇嫩,清洁时更要使用温和的清洁剂。大小便后要及时清洗臀部等部位,清洗后用柔软的婴儿专用毛巾擦干。对于婴幼儿,要选择透气性好的尿布或纸尿裤,并及时更换,防止尿液、粪便长时间刺激皮肤。因为婴幼儿皮肤屏障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更易因潮湿等因素引发皮肤问题,所以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对预防儿童褥疮尤为重要。
三、使用合适的支撑用具
1.一般人群:使用气垫床、泡沫垫圈等支撑用具。气垫床可通过交替充气和放气,使身体受压部位不断变化,促进血液循环;泡沫垫圈可用于垫在骨骼突出部位,如臀部、足跟等,减轻局部压力。临床应用显示,使用合适的支撑用具能显著降低褥疮发生的可能性。对于长期坐轮椅的人群,要选择带有良好衬垫的轮椅,衬垫要定期检查和更换,确保其支撑和减压功能良好。
2.儿童:儿童使用的支撑用具要更加柔软和适合其身体特点。比如婴儿使用的床垫要选择软硬适中且透气性好的,避免使用过硬或过软的床垫。对于住院的儿科患者,可根据其身体情况使用适合儿童体型的减压垫等。要确保支撑用具不会对儿童皮肤造成压迫或摩擦,同时能有效分散身体压力,保障儿童皮肤的血液循环正常。
四、加强营养支持
1.一般人群:保证均衡的饮食,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蛋白质是皮肤组织修复的重要原料,维生素C、维生素E等有助于维持皮肤的正常功能。例如,可多食用瘦肉、鱼类、蛋类、新鲜蔬菜和水果等。研究发现,营养不良的人群更容易发生褥疮,充足的营养能提高身体的抵抗力和皮肤的修复能力。对于老年人,由于消化功能可能下降,要注意饮食的易消化吸收,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补充营养制剂。
2.儿童: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对营养的需求更为关键。要保证儿童摄入充足的蛋白质,如牛奶、鸡蛋、豆类等,同时要保证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以促进皮肤的正常发育和维持皮肤健康。对于挑食的儿童,家长要采取适当的方法引导其均衡饮食,确保儿童获得足够的营养来预防褥疮。如果儿童因疾病导致营养摄入不足,可在医生评估后进行合理的营养补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