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呼吸道感染怎么引起的
上呼吸道感染诱因多样,病毒感染是主要诱因,细菌感染可引发或继发,环境与生活方式因素如季节变化、过度劳累、营养状况、居住环境等会影响,儿童、老年人、孕妇等特殊人群易感性不同且有相关情况,如儿童免疫系统未完善易感染,老年人免疫等功能衰退且常伴基础病易病情重恢复慢,孕妇感染可能影响胎儿需注意预防。
一、病毒感染是主要诱因
上呼吸道感染约有70%-80%由病毒引起,常见的病毒包括鼻病毒、冠状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等。例如,鼻病毒是普通感冒最常见的病原体,它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或接触被污染的物品传播,当人体免疫力下降时,鼻病毒容易侵入上呼吸道黏膜,引发炎症反应。流感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往往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在人群密集的场所易造成流行,不同季节可能流行的流感病毒亚型不同,如甲型流感病毒常可引起较大范围的暴发流行。
二、细菌感染可引发或继发上呼吸道感染
1.肺炎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可导致部分上呼吸道感染,它通常寄生在人体的鼻咽部,当人体受凉、劳累等使机体抵抗力降低时,肺炎链球菌大量繁殖,从而引发上呼吸道的炎症。一般在病毒感染上呼吸道后,局部黏膜的防御功能受损,细菌容易继发感染。
2.溶血性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也是引起上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细菌之一,它可引起急性扁桃体炎等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健康人接触了被溶血性链球菌污染的飞沫后,就可能被感染。
三、环境与生活方式因素影响
1.季节变化:在季节更替时,气温变化较大,人体的呼吸道黏膜适应能力下降,容易受到病原体侵袭。例如,冬春季节气温较低,空气干燥,人们多在室内活动,空气流通不畅,增加了病毒和细菌传播的机会,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相对较高;而夏季高温多雨,虽然气温高,但如果室内外温差过大,频繁出入空调房间等,也容易引起上呼吸道感染。
2.过度劳累:长期过度劳累会使人体的免疫系统功能减弱,如导致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等免疫细胞的活性降低,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下降等,从而更容易受到病毒和细菌的感染。例如,长期熬夜加班的人群,相比作息规律的人群,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明显升高。
3.营养状况:营养不良会影响人体的免疫功能,例如缺乏维生素C等营养素时,会使呼吸道黏膜的抵抗力下降。研究表明,维生素C能够促进胶原蛋白的合成,维持呼吸道黏膜的完整性,缺乏维生素C时,呼吸道黏膜容易受损,从而易被病原体侵入引发感染。
4.居住环境:居住环境拥挤、通风不良等会增加病原体在空气中的浓度,容易导致上呼吸道感染的传播。比如在学生宿舍等人员密集且通风较差的环境中,上呼吸道感染容易在同学之间相互传播。
四、特殊人群的易感性及相关情况
1.儿童:儿童的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相比成人更容易受到病原体的侵袭。儿童的呼吸道黏膜较薄弱,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水平较低,对病原体的防御能力较差。而且儿童在生活中接触外界环境的机会多,如在幼儿园等集体场所,容易感染病毒和细菌引发上呼吸道感染。此外,儿童的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完全成熟,在感染病原体后体温波动较大,需要特别关注其体温变化及全身状况。
2.老年人:老年人的机体功能逐渐衰退,免疫功能下降,呼吸道黏膜萎缩,纤毛运动减弱,清除病原体的能力降低。同时,老年人常伴有一些基础疾病,如糖尿病、冠心病等,这些基础疾病会进一步削弱机体的抵抗力,使老年人更容易患上呼吸道感染,且老年人患呼吸道感染后病情往往相对较重,恢复较慢。
3.孕妇:孕妇在怀孕期间,身体的免疫系统会发生一定变化,同时由于子宫增大,膈肌上升,呼吸道的通气功能也会受到一定影响。孕妇的上呼吸道感染可能会对胎儿产生一定影响,例如严重的感染可能导致胎儿缺氧等情况,因此孕妇需要特别注意预防上呼吸道感染,避免接触病原体,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