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塞性肺气肿怎样治疗
阻塞性肺气肿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氧疗、康复治疗和手术治疗。一般治疗需戒烟并进行呼吸训练;药物治疗有支气管舒张剂和糖皮质激素等;氧疗针对伴有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康复治疗包含运动训练和营养支持;手术治疗有肺大疱切除术和肺移植术,各治疗方式针对不同情况且有相应注意事项。
一、一般治疗
1.戒烟:吸烟是阻塞性肺气肿的主要危险因素,戒烟可阻止病情进一步恶化。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的患者,戒烟都能显著改善肺功能,降低疾病进展风险。例如,长期吸烟的患者戒烟后,气道炎症会逐渐减轻,呼吸困难等症状可能会有所缓解。
2.呼吸训练
腹式呼吸:患者取卧位或坐位,一手放于腹部,一手放于胸部,吸气时腹部隆起,呼气时腹部下陷,每分钟呼吸7-8次,每次训练10-15分钟,每天训练2-3次。这种呼吸方式有助于增强膈肌活动度,提高呼吸效率,对各年龄段患者均适用,能改善通气功能。
缩唇呼吸:患者闭嘴经鼻吸气,然后缩唇缓慢呼气,呼气时间是吸气时间的2倍,每分钟呼吸10次左右。缩唇呼吸可增加气道外口段阻力,防止气道过早塌陷,对有不同生活方式的患者都有帮助,能缓解呼吸困难症状。
二、药物治疗
1.支气管舒张剂
β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等,可通过激动气道平滑肌的β受体,舒张支气管,缓解气流受限。适用于不同年龄和性别的患者,但需注意其可能引起的心悸等不良反应,对于有心脏病史的患者要谨慎使用。
抗胆碱能药物:例如异丙托溴铵,通过阻断节后迷走神经通路,降低迷走神经张力,使支气管舒张。对各年龄段患者有效,青光眼患者使用时需注意眼压变化。
茶碱类药物:如氨茶碱等,具有舒张支气管和强心、利尿等作用。但该类药物安全范围窄,不同年龄患者对剂量的耐受性不同,需密切监测血药浓度,有胃肠道疾病史的患者可能会出现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
2.糖皮质激素
对于反复急性加重且肺功能严重受损(FEV<50%预计值)的患者,可吸入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等。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可能会有骨质疏松、感染等风险,在用药过程中需关注特殊人群的骨密度变化等情况,对于老年患者要警惕感染的发生。
三、氧疗
1.适用人群:对于伴有慢性呼吸衰竭的患者,应给予长期氧疗。一般采用低流量吸氧,氧流量1-2L/min,吸氧时间每天大于15小时。不同年龄患者的氧疗效果相似,但老年患者在氧疗过程中要注意吸氧装置的安全使用,防止意外发生。
2.作用:长期氧疗可提高患者的血氧分压,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通过持续给氧,能纠正缺氧状态,减轻肺动脉高压,对有不同病史的患者都有重要意义。
四、康复治疗
1.运动训练
步行训练:根据患者的体能情况制定步行计划,逐渐增加步行距离和速度。适合各年龄段患者,能提高患者的运动耐力,改善肺功能。例如,年轻患者可从较短距离慢速步行开始,逐渐增加强度;老年患者则要循序渐进,以不引起明显呼吸困难为度。
上肢训练:如上肢功率车训练等,可增强上肢肌肉力量,提高运动能力。对不同生活方式的患者都有帮助,能改善整体身体状况。
2.营养支持
患者往往存在营养不良,应保证充足的热量、蛋白质和维生素摄入。对于食欲不佳的患者,可调整饮食结构,采用少食多餐的方式。不同年龄和性别的患者营养需求略有差异,但总体原则是提供均衡营养,以增强机体抵抗力,利于病情恢复。
五、手术治疗
1.肺大疱切除术:对于肺大疱体积大,占据一侧胸腔的1/3-1/2以上,引起严重呼吸困难的患者,可考虑肺大疱切除术。该手术适用于合适的成年患者,手术风险需根据患者的全身状况等综合评估,术后要注意观察患者的呼吸恢复情况等。
2.肺移植术:对于终末期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经严格选择后可考虑肺移植术。但该手术有较高的手术风险和并发症发生率,且供体来源有限,需充分权衡利弊后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