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盆腔炎的症状表现有哪些
慢性盆腔炎会引发下腹疼痛(育龄女性易患、不良生活方式等会加重)、异常阴道分泌物(青春期女性易受影响、不透气卫生用品等会致其增多)、月经异常(围绝经期女性易加重、不健康生活方式等会致其加重)、不孕及异位妊娠(年龄增长等会致风险增加)、全身症状(部分患者有低热、乏力等、儿童及老年人等出现全身症状有不同特点)
一、下腹疼痛
表现及特点:慢性盆腔炎患者常出现下腹疼痛,多为隐痛、坠胀感,疼痛程度不一,可在劳累、性交后及月经前后加重。例如,部分患者在过度劳累后,盆腔充血状态加重,炎症刺激周围组织,导致下腹疼痛明显加剧;在月经前后,盆腔本身处于充血状态,炎症影响下疼痛更易发作。
与年龄、生活方式等的关系:育龄女性由于生殖系统生理结构特点,相对更易受盆腔炎影响出现下腹疼痛;长期熬夜、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方式会降低身体免疫力,使盆腔炎病情加重,进而导致下腹疼痛更频繁或更剧烈;有多次宫腔操作史(如人工流产等)的女性,因宫腔操作可能损伤生殖系统,增加感染风险引发慢性盆腔炎,出现下腹疼痛的几率更高。
二、异常阴道分泌物
表现及特点:患者阴道分泌物增多,质地可呈脓性、黏液性等。脓性分泌物可能颜色发黄、有异味,黏液性分泌物相对较稀薄但量多。比如,部分患者的阴道分泌物会明显多于平时,且带有臭味,这是因为炎症刺激导致阴道和宫颈腺体分泌亢进,同时细菌感染等因素使得分泌物性状改变。
与年龄、生活方式等的关系:青春期女性生殖系统发育尚不完善,激素水平变化等可能影响阴道分泌物状态,若发生盆腔炎易出现异常分泌物;长期使用卫生护垫等不透气的卫生用品,会改变阴道局部环境,利于细菌滋生,增加慢性盆腔炎发生风险,进而导致异常阴道分泌物增多;有盆腔炎病史且未规范治疗的女性,病情反复易出现持续的异常阴道分泌物情况。
三、月经异常
表现及特点:可表现为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等。月经量增多是指月经出血量较以往明显增多,经期延长则是月经持续时间超过正常范围(通常为7天以上)。例如,有的患者月经经期可达10天甚至更久,经量较之前多了近一倍。
与年龄、生活方式等的关系:围绝经期女性激素水平波动较大,本身就容易出现月经紊乱,若合并慢性盆腔炎,更易加重月经异常情况;过度节食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会影响内分泌,导致激素失衡,从而加重慢性盆腔炎患者的月经异常;有子宫肌瘤等基础疾病同时合并慢性盆腔炎的女性,月经异常的表现可能更为复杂和严重。
四、不孕及异位妊娠
表现及特点:慢性盆腔炎可导致输卵管粘连、堵塞等,进而引起不孕。如果输卵管部分粘连,受精卵可能无法正常通过输卵管到达子宫,从而导致异位妊娠(宫外孕)。比如,有研究表明,慢性盆腔炎患者发生不孕的几率比正常女性高很多,而一旦受孕,异位妊娠的发生率也显著增加。
与年龄、生活方式等的关系:随着年龄增长,女性生殖系统功能逐渐衰退,慢性盆腔炎对生殖系统的损害更容易导致不孕或异位妊娠的发生;有多次流产史等不良生殖健康经历的女性,在合并慢性盆腔炎时,不孕及异位妊娠的风险会进一步升高;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状态等不良心理状态的女性,也可能影响生殖系统功能,使慢性盆腔炎相关的不孕及异位妊娠风险增加。
五、全身症状
表现及特点:部分患者可有低热、乏力等全身症状。低热一般体温在37.5℃-38℃左右,可持续存在;乏力则表现为身体疲倦、缺乏精力,活动耐力下降。例如,一些患者感觉总是没精神,稍微活动就会感到疲惫不堪,同时体温偶尔会稍有升高但不超过38℃。
与年龄、生活方式等的关系:儿童时期若有盆腔感染未及时治愈发展为慢性盆腔炎,全身症状可能相对更明显,因为儿童免疫力相对较低;老年人由于机体功能衰退,患慢性盆腔炎出现全身症状时恢复相对较慢;长期营养不良的人,本身免疫力差,合并慢性盆腔炎时全身症状更易出现且更严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