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梅毒身上的症状有哪些
艾滋病身上有急性期、无症状期和艾滋病期症状,急性期多在感染后2-4周有发热等多种症状,持续1-3周可缓解;无症状期持续6-8年不等,体内HIV持续复制、免疫系统受损;艾滋病期CD4+T淋巴细胞计数明显下降,出现各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梅毒身上有一期、二期、三期症状,一期主要是不洁性交后2-4周出现硬下疳;二期在感染后7-10周或硬下疳出现后6-8周有皮肤黏膜损害等及全身症状;三期在感染后2-15年累及多系统,有皮肤黏膜损害、心血管梅毒、神经梅毒等不同表现,不同人群各期症状表现有差异。
一、艾滋病身上的症状
1.急性期症状:通常发生在初次感染HIV后2-4周左右。部分感染者会出现发热,体温多在38℃左右,可伴有咽痛、盗汗、恶心、呕吐、腹泻、皮疹、关节痛、淋巴结肿大以及神经系统症状等。这些症状一般持续1-3周后可自行缓解。此阶段的发生与HIV病毒血症和免疫系统急性损伤有关,不同性别、年龄、生活方式的感染者症状表现可能相似,但由于个体差异,症状的严重程度会有所不同,比如生活方式不健康、合并其他基础疾病的感染者可能症状相对更重。
2.无症状期症状:此期持续时间一般为6-8年,短者数月,长者可达10余年。在这个阶段,感染者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但体内的HIV在持续复制,免疫系统持续受损,CD4+T淋巴细胞计数逐渐下降。不同人群由于感染途径、初始病毒载量等不同,进入无症状期的时间和病情进展速度会有差异,比如通过输血感染的人群可能初始病毒载量较高,病情进展相对较快。
3.艾滋病期症状:为感染HIV后的最终阶段。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明显下降,多小于200/mm3,HIV血浆病毒载量明显升高。此期会出现各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常见的机会性感染包括肺孢子菌肺炎,表现为发热、干咳、进行性呼吸困难等;念珠菌感染,可出现口腔念珠菌病(鹅口疮)、食管念珠菌病等;单纯疱疹病毒感染,表现为口唇、肛周的疱疹等。肿瘤方面常见卡波西肉瘤,表现为皮肤出现紫红色或深蓝色浸润性斑片、结节或肿块等。不同年龄、性别的患者在艾滋病期的表现可能有一定差异,比如儿童患者可能更容易出现生长发育迟缓、反复感染等情况,女性患者在妊娠、分娩等特殊时期病情可能会有变化。
二、梅毒身上的症状
1.一期梅毒症状:主要表现为硬下疳,一般发生在不洁性交后2-4周。硬下疳通常为单个无痛性的溃疡,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楚,疮面较清洁,有软骨样硬度。好发部位为阴茎、龟头、冠状沟、阴唇、阴蒂及宫颈等,男性同性恋者可发生在肛门、直肠等处。不同性别、年龄的人群硬下疳的发生部位可能有所不同,比如儿童感染梅毒多通过母婴传播,硬下疳可能发生在口唇等部位。
2.二期梅毒症状:一般发生在感染后7-10周或硬下疳出现后6-8周。可出现皮肤黏膜损害,如梅毒疹,表现为多种形态,包括斑疹、丘疹、脓疱疹等,常泛发对称,不痛不痒;扁平湿疣,好发于肛门周围、外生殖器等部位,为扁平的丘疹,表面湿润;还可出现黏膜损害,如梅毒性咽炎、黏膜斑等。此外,还可能出现全身症状,如发热、头痛、关节痛、乏力等,不同生活方式的患者,比如经常熬夜、吸烟酗酒的患者可能全身症状相对更明显,恢复相对较慢。
3.三期梅毒症状:为晚期梅毒,一般在感染后2-15年发生。可累及皮肤、黏膜、骨骼、心血管、神经系统等多个系统。皮肤黏膜损害主要有结节性梅毒疹和树胶肿,结节性梅毒疹为皮下结节,直径约0.5-1cm,常簇集排列;树胶肿为直径1-3cm的浸润性肿块,中心逐渐软化破溃,形成穿凿性溃疡。心血管梅毒可引起主动脉炎、主动脉瓣闭锁不全、主动脉瘤等;神经梅毒可出现脑膜炎、脑血管梅毒、麻痹性痴呆、脊髓痨等。不同年龄的患者在三期梅毒的表现差异较大,老年患者可能合并多种基础疾病,病情相对复杂,治疗难度可能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