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疫苗有必要不要接种
流感疫苗对预防流感及严重并发症意义重大,接种可显著降低感染风险、减少重症及死亡发生。不同人群如儿童、老年人、孕妇、慢性基础疾病患者等有不同接种建议,接种有禁忌证,少数人接种后有轻反应,严重不适需就医,大多数人有必要接种且要了解相关注意事项以保障安全有效。
一、流感疫苗的必要性
(一)有效降低感染风险
大量科学研究表明,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及其严重并发症的最有效手段。流行病学数据显示,接种流感疫苗后,可使接种者患流感的风险显著降低。例如,在人群大规模接种流感疫苗的研究中发现,接种疫苗的人群相较于未接种人群,感染流感病毒的概率可降低约50%-80%。这是因为疫苗能够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产生相应的抗体,当人体再次接触流感病毒时,免疫系统可以迅速识别并启动免疫反应,从而有效抵御流感病毒的侵袭,尤其对于儿童、老年人、孕妇、慢性基础疾病患者等流感高危人群,接种疫苗的保护作用更为明显。
(二)减少重症及死亡发生
流感可能引发肺炎、心肌炎、脑炎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接种流感疫苗能大大降低流感相关重症和死亡的发生风险。对于老年人这一群体,流感可能引发严重的下呼吸道感染,增加住院率和死亡率。研究发现,65岁及以上老年人接种流感疫苗后,流感相关住院风险可降低约50%-70%,流感相关的死亡率也显著降低。对于儿童来说,接种流感疫苗可减少因流感导致的门诊和住院就诊次数,降低流感相关的重症发生几率。
二、不同人群接种流感疫苗的情况
(一)儿童群体
儿童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更容易感染流感病毒且感染后发生重症的风险相对较高。例如6月龄-5岁的儿童是流感的高危人群,接种流感疫苗可以有效保护他们免受流感病毒的侵害。家长应积极为适龄儿童接种流感疫苗,一般建议6月龄及以上的儿童每年接种流感疫苗,尤其是6月龄-2岁的儿童属于流感重症的高危人群,更应优先接种。在接种前,需确保儿童身体健康,无发热、急性感染等禁忌证情况。
(二)老年人群体
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身体机能衰退,免疫力下降,是流感相关重症和死亡的高危人群。建议60岁及以上老年人每年接种流感疫苗。老年人在接种前应告知医生自身的基础疾病情况,如是否患有高血压、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医生会评估接种的安全性和必要性。
(三)孕妇群体
孕妇在孕期免疫力相对较低,感染流感后发生重症的风险增加,而且流感可能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孕妇在孕期的任何阶段都可以接种流感疫苗,且接种流感疫苗不仅可以保护孕妇自身,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为胎儿提供被动免疫保护,降低胎儿在新生儿期感染流感的风险。
(四)慢性基础疾病患者群体
患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等)、肝肾功能不全、血液系统疾病等慢性基础疾病的患者,感染流感后发生重症的风险较高。这类人群应在病情稳定期接种流感疫苗,接种前需向医生详细告知病情及目前的治疗情况,由医生评估是否可以接种以及接种的时机等。
三、接种流感疫苗的禁忌证等注意事项
(一)禁忌证情况
对鸡蛋或疫苗中其他成分过敏者严禁接种流感疫苗;患有急性发热疾病、严重慢性疾病、慢性疾病急性发作期者应推迟接种;曾患格林巴利综合征者禁止接种流感疫苗等。
(二)接种后的常见反应及处理
接种流感疫苗后,少数人可能出现局部反应,如接种部位红肿、疼痛等,一般症状较轻,1-2天可自行缓解;也可能出现低热等全身反应,通常也无需特殊处理,注意休息、多喝水即可。但如果出现严重的过敏反应(如呼吸困难、面部肿胀、荨麻疹等)或持续高热等严重不适症状,应立即就医。
总之,流感疫苗对于预防流感及其相关严重后果具有重要意义,大多数人都有必要接种流感疫苗,不同人群应根据自身情况合理安排接种时间,并了解相关的禁忌证和注意事项,以确保接种的安全和有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