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子宫内膜息肉手术疼不疼
手术方式不同疼痛感受有别,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多采用无痛麻醉术中无痛,传统开腹手术术后疼痛明显;不同人群手术疼痛及注意事项各异,育龄、更年期女性和有基础疾病人群各有特点;术后均有疼痛,可通过药物止痛、心理疏导、体位调整等缓解疼痛
一、手术方式与疼痛感受的关系
(一)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
1.麻醉方式及对疼痛的影响
目前多采用静脉麻醉等无痛麻醉方式。在静脉麻醉下,患者处于睡眠状态,手术过程中不会感觉到疼痛。这是因为静脉麻醉药物能抑制中枢神经系统,使患者的痛觉传导被阻断,从而在手术过程中没有疼痛的感受。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采用无痛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患者术中无明显疼痛不适。
对于不能耐受无痛麻醉的患者,也可采用局部麻醉。局部麻醉时,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可能会有一定的感觉,但通常疼痛程度在可忍受范围内。不过,局部麻醉的镇痛效果相对有限,患者可能会感觉到腹部的牵拉等不适,但一般不会有剧烈疼痛。
(二)传统开腹手术
传统开腹手术由于切口较大,术后疼痛相对较明显。在手术过程中需要切开腹部肌肉等组织,术后伤口愈合过程中也会有较明显的疼痛。一般来说,术后疼痛会持续数天,而且疼痛程度相对较高。这是因为开腹手术对身体的创伤较大,肌肉、神经等组织受到的损伤相对较多,所以疼痛感受较为明显。
二、不同人群的疼痛差异及注意事项
(一)育龄女性
育龄女性进行子宫内膜息肉手术时,除了关注手术本身的疼痛外,还需要考虑手术对生育的影响。在选择手术方式时,无痛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相对更具优势,因为它对子宫的创伤较小,能更好地保护生育功能,同时患者在无痛状态下进行手术,心理压力相对较小,有助于术后身体的恢复,从而减少对生育功能潜在的不良影响。
(二)更年期女性
更年期女性身体机能有所下降,对疼痛的耐受能力可能会有所不同。在手术前,需要充分评估其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对于更年期女性,可能更倾向于选择无痛手术方式,以减轻手术过程中的疼痛刺激,因为其身体恢复相对较慢,减轻手术中的疼痛有助于整体身体的恢复进程。同时,术后要更加注意伤口的护理等,因为更年期女性的伤口愈合能力可能较育龄女性有所下降。
(三)有基础疾病的人群
对于患有心血管疾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在选择麻醉方式时需要更加谨慎。例如,患有严重心血管疾病的患者,静脉麻醉药物的选择和用量需要严格把控,以避免对心血管系统造成不良影响。因为麻醉药物可能会对心血管功能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对这种抑制更为敏感。所以在手术前,需要多学科会诊,综合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选择最安全的手术及麻醉方式,以最大程度减少手术过程中的疼痛相关风险以及对基础疾病的不良影响。
三、术后疼痛及缓解措施
(一)术后疼痛情况
无论是哪种手术方式,术后都会有一定程度的疼痛。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后,患者的疼痛相对较轻,多表现为下腹部的轻微胀痛,一般在术后1-2天内较为明显,然后逐渐缓解。而传统开腹手术后,术后疼痛相对较重,可能会持续3-5天甚至更长时间,疼痛性质多为切口的刺痛、胀痛等。
(二)缓解措施
对于术后疼痛,首先可以采用药物止痛。但需注意药物的选择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例如对于宫腔镜术后轻微疼痛的患者,可以采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来缓解疼痛,这类药物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来达到止痛效果。而对于开腹术后疼痛较明显的患者,可能需要根据疼痛程度使用更强效的止痛药物,但要严格遵循用药的基本原则,以患者舒适度为标准,同时避免对患者身体造成不必要的不良影响。另外,还可以通过心理疏导来缓解患者的疼痛感受,让患者保持放松的状态,因为紧张情绪可能会加重疼痛的感觉。同时,术后适当的体位调整也有助于减轻疼痛,例如宫腔镜术后患者采取半卧位,有利于减轻腹部的坠胀感,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疼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