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肿瘤应如何治疗
卵巢疾病的治疗包括手术、化疗、放疗、靶向治疗。良性卵巢肿瘤根据患者情况选择患侧卵巢肿瘤剥除术或全子宫及双侧附件切除术;恶性卵巢肿瘤早期行全面分期手术,晚期行肿瘤细胞减灭术;化疗用于恶性卵巢肿瘤及少数特殊良性肿瘤术后,需注意毒副作用;放疗用于恶性肿瘤局部复发姑息或综合治疗,良性术后少用;靶向治疗用于有特定基因靶点患者,需考虑特殊人群因素。
一、手术治疗
1.良性卵巢肿瘤:
年轻患者:若为单侧肿瘤,多采取患侧卵巢肿瘤剥除术,尽可能保留正常卵巢组织,以保留生育功能,此手术方式需依据详细的超声、肿瘤标志物等检查评估肿瘤性质及范围,确保完整剥除肿瘤且最大程度保留卵巢功能,尤其对于有生育需求的年轻女性,需精准判断肿瘤边界,避免过度损伤卵巢组织。
年龄较大或双侧肿瘤:若患者年龄较大且无生育需求,或为双侧肿瘤,可考虑行全子宫及双侧附件切除术,但需充分权衡手术对患者内分泌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术前通过全面的身体评估,包括心肺功能等,制定合适的手术方案。
2.恶性卵巢肿瘤:
分期手术:早期(Ⅰ-Ⅱ期)恶性卵巢肿瘤需行全面分期手术,包括腹腔冲洗液或腹腔灌洗液细胞学检查、全面探查、腹膜后淋巴结取样或清扫、全子宫及双侧附件切除术、大网膜切除术等,通过详细的手术操作全面了解肿瘤累及范围,为后续治疗提供准确依据。
肿瘤细胞减灭术:对于晚期(Ⅲ-Ⅳ期)恶性卵巢肿瘤,主张行肿瘤细胞减灭术,尽可能切除所有原发灶及转移灶,使残余肿瘤病灶直径小于1cm,这需要多学科协作,凭借精湛的手术技巧,根据肿瘤的具体分布部位及侵犯情况,逐一切除病灶,以提高后续化疗的效果。
二、化学药物治疗
1.适用情况:
恶性卵巢肿瘤:无论是术后辅助治疗还是复发后的治疗,化学药物治疗都是重要手段。对于上皮性卵巢癌,常用的化疗方案有紫杉醇联合铂类(TP方案)等,基于大量临床研究表明,TP方案能显著提高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通过规范的化疗药物输注,依据患者的体表面积等计算合适的药物剂量。
某些特殊类型良性肿瘤术后:少数具有恶性潜能的卵巢肿瘤术后也需辅助化疗,如交界性卵巢肿瘤,根据肿瘤的病理分级、分期等因素决定是否进行化疗及化疗方案的选择,严格遵循循证医学依据来制定个体化的化疗方案。
2.注意事项:化学药物治疗会带来一定的毒副作用,如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等,在治疗过程中需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指标,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要根据其身体耐受情况适当调整化疗方案,老年患者可能对化疗药物的耐受性较差,需更加谨慎评估;年轻患者则要考虑化疗对生育功能的潜在影响,提前与患者沟通并制定相应的生育保存等计划。
三、放射治疗
1.适用情况:
恶性卵巢肿瘤:放射治疗在卵巢恶性肿瘤治疗中应用相对有限,主要用于局部复发灶的姑息治疗或配合手术、化疗的综合治疗,对于某些特定病理类型的肿瘤,如无性细胞瘤,放射治疗较为敏感,但由于其对卵巢功能及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较大,需严格掌握适应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及身体状况,由放疗科医生精确制定放疗计划,包括放疗的部位、剂量等,最大程度降低对正常组织的损伤。
良性肿瘤术后:一般不首选放射治疗,仅在少数特殊情况下,如肿瘤残留且无法再次手术等,才会考虑放射治疗,但需充分评估其获益与风险。
四、靶向治疗
1.适用情况:对于某些具有特定基因靶点的卵巢癌患者,如携带BRCA基因突变的卵巢癌患者,靶向药物奥拉帕利等可用于维持治疗,显著延长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通过检测患者的基因状态来筛选适合靶向治疗的人群,依据最新的临床研究结果,精准选择靶向药物及治疗时机,为患者提供更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2.特殊人群考虑:靶向治疗也需考虑患者的年龄、肝肾功能等因素,老年患者在使用靶向药物时需更密切监测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对于有基础肝肾功能疾病的患者,要评估药物对肝肾功能的影响,谨慎调整治疗方案,体现人文关怀和个体化治疗原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