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

来源:民福康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是罕见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由感染(病毒、细菌等)或疫苗接种诱发,有神经系统症状(意识障碍、运动障碍、癫痫发作等)及发热等表现,辅助检查有脑脊液和影像学检查,治疗用免疫调节治疗,预后因个体而异,多数经治可改善症状,部分留后遗症,儿童预后与可塑性及康复干预相关

一、定义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是一种罕见的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是免疫介导的炎性脱髓鞘病变,通常发生在感染后、出疹后或疫苗接种后等情况之后。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

(一)感染相关

1.病毒感染:多种病毒感染可能与之相关,如麻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风疹病毒、EB病毒等。例如在麻疹感染后,机体的免疫系统被激活,产生针对病毒的抗体,同时可能错误地攻击自身神经系统的髓鞘成分,导致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的发生。一般儿童在麻疹感染后发生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的风险相对较高,因为儿童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感染后免疫调节更容易出现紊乱。

2.细菌感染:某些细菌感染也可能引发,如肺炎链球菌感染等,但相对病毒感染而言,关联证据相对较少。

(二)疫苗接种相关

部分疫苗接种后可诱发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例如狂犬病疫苗、流感疫苗等接种后。一般接种疫苗后机体产生免疫反应,在特定人群中,可能由于个体免疫遗传易感性等因素,免疫反应失控,攻击中枢神经系统髓鞘。青少年和儿童在疫苗接种后发生的风险可能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一些有既往免疫相关疾病病史的儿童风险相对更高。

三、临床表现

(一)一般表现

1.神经系统症状

意识障碍:可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意识模糊、嗜睡,严重者可出现昏迷。儿童由于神经系统发育特点,意识障碍可能更易发生且变化相对较快。例如部分患儿起病后很快从清醒状态进展为嗜睡,进而陷入昏迷。

运动障碍:可出现肢体无力,严重时可导致偏瘫或截瘫。儿童可能表现为行走困难、肢体活动不灵活等,年龄较小的儿童可能难以准确表达肢体不适,需要家长密切观察其运动行为的变化。

癫痫发作:部分患者会出现癫痫发作,可为全身性发作或部分性发作。儿童癫痫发作时表现可能多样,如全身抽搐、口吐白沫等,需要及时识别和处理,以避免对神经系统造成进一步损伤。

2.其他症状:可伴有发热,体温一般在38℃-40℃左右,发热时间可持续数天至数周不等。不同年龄患者发热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体温调节中枢不稳定,发热时可能更易出现惊厥等情况。

四、诊断

(一)辅助检查

1.脑脊液检查

细胞数:脑脊液中白细胞数可轻度升高,一般在(10-500)×10/L之间,以淋巴细胞为主。儿童脑脊液细胞数变化可能因年龄不同而有一定差异,年龄较小的儿童脑脊液细胞数可能相对更高一些,但总体趋势与成人相似。

蛋白含量:蛋白含量可轻度至中度升高,一般在0.5-2.0g/L左右。

寡克隆带:部分患者脑脊液中可检测到寡克隆带,提示中枢神经系统内有免疫球蛋白合成。

2.影像学检查

磁共振成像(MRI):是重要的诊断手段,可见脑和脊髓内多发的脱髓鞘病灶,病灶多呈T1低信号、T2高信号,可累及大脑白质、脑干、小脑和脊髓等部位。儿童由于颅骨相对较薄,MRI检查相对更易进行,且病灶显示可能更清晰,能够更准确地评估病变范围和程度。

五、治疗

主要采用免疫调节治疗,如使用糖皮质激素等药物。糖皮质激素可以抑制免疫炎症反应,减轻髓鞘的损伤。例如使用甲泼尼龙等药物进行冲击治疗等。但具体药物使用需根据患者具体病情由专业医生判断,严格遵循循证医学原则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六、预后

预后情况因个体差异而异。多数患者经过及时治疗后可改善症状,但部分患者可能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如肢体残疾、认知障碍等。儿童患者由于神经系统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及时有效的治疗可能有助于改善预后,但仍需密切随访观察其神经系统功能恢复情况。年龄较小的儿童在康复过程中需要更多的专业康复干预,如康复训练等,以最大程度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了解疾病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一般是指患者脑组织和脊髓白质受到广泛累及的一种急性炎症性脱髓鞘疾病。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脑白质轻度脱髓鞘是什么病
赵展荣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甲
脑白质轻度脱髓鞘是一种影像学表现,而非一种具体的疾病。它是指大脑中的白质部分出现了一些异常,这些异常可能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 以下是关于脑白质轻度脱髓鞘的一些重要信息: 1.原因:脑白质轻度脱髓鞘的原因可能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中毒、营养不良等。 2.症状:大多数情况下,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的治疗方法
董华丽 主任医师
郑州市中医院 三甲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可通过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法缓解症状,平时还需要注意日常生活管理。 1、药物治疗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可遵医嘱使用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氢化可的松注射液、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等,降低体内炎症,使得免疫系统停止攻击。 2、手术治疗 对于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可通过血浆置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的就医指征是什么
任毅 副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的就医指征是出现相应症状、病情加重、引起并发症等。 1.出现相应症状 患者持续出现头晕、头痛、呕吐、全身酸痛等不适症状,应该及时去医院就医,遵医嘱进行相关检查。 2.病情加重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导致患者出现意识障碍、注意力不集中、昏迷等表现时,需要立即到正规的医院接受治疗。 3.引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的症状有哪些
任毅 副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包括脑炎型、脊髓炎型、脑膜炎型等多种不同的类型,疾病类型不同,临床症状不同,具体如下: 1.脑炎型 患者的脑组织出现炎症性病变时,可导致其出现高热、头痛、头晕、浑身酸痛、嗜睡、意识障碍、注意力不集中、昏迷等不适症状。 2.脊髓炎型 患者的脊髓组织发生病变时,可造成脊髓功能障碍,可能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该如何预防
任毅 副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预防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的方法有保证饮食健康、科学运动、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等。 1.保证饮食健康 人体平时应该注意饮食卫生、健康,切忌食用生食或饮用生水,防止病原微生物感染,导致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发生。 2.科学运动 人体日常生活中可以适当进行慢跑、打羽毛球、打乒乓球等运动,有助于提高抵抗力,避免病毒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该如何治疗
任毅 副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的治疗方法有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其他治疗等。 1.一般治疗 患者应该在安静的环境中休息,保持情绪平和、稳定,切忌情绪波动过大,以免头痛、头晕等不适症状持续加重。 2.药物治疗 患者可以按照医生的规定使用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等药物,减轻颅内的炎症反应,改善脑组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是什么
任毅 副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一般是指患者脑组织和脊髓白质受到广泛累及的一种急性炎症性脱髓鞘疾病。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好发于儿童和青壮年。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主要是病毒感染、疫苗接种等原因引起的。患者患有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时,可能会出现高热、头痛、头晕、呕吐、嗜睡、肢体无力、癫痫发作等不适症状。如果不及时治疗急性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日常应注意什么
任毅 副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日常应注意适当运动、病情监测、科学进食等。 1.适当运动 患者患病期间应该适当进行散步、八段锦、打太极拳等运动,有助于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康复。 2.病情监测 患者进行系统的治疗后,应该注意头痛、发热、呕吐、全身酸痛等症状是否再次出现,若出现异常,则需要及时就医。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如何护理?
任毅 副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的护理方法包括饮食护理、生活护理以及用药护理等。 1.饮食护理 患者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饮食的清淡,多吃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的食物,避免吃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不利于病情恢复。 2.生活护理 日常生活中应做好保暖措施,避免受凉加重感染的情况,并根据自身病情进行合理运动,有助于增强体质。
脑白质轻度脱髓鞘是什么病
王成伟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脑白质轻度脱髓鞘一般是指脑白质发生脱鞘改变的病变,已经发育成熟的正常髓磷脂遭到破坏,可能会引起多发性硬化症、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朊蛋白病等疾病。 1.多发性硬化症 患者出现多发性硬化症的情况时,可能会导致免疫系统错误地对其髓鞘产生攻击,从而造成其神经功能受损,患者可表现为运动障碍、视力障碍等。 2.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