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真菌感染是怎么回事
肺部真菌感染是由真菌侵犯肺部引发的感染性疾病,常见病原体有曲霉、念珠菌、隐球菌等,发病与宿主因素相关,临床表现有呼吸系统和全身症状,诊断靠微生物学和影像学检查,治疗需去除诱因并抗真菌药物治疗,不同特殊人群有相应注意事项。
一、肺部真菌感染的定义
肺部真菌感染是由真菌侵犯肺部引起的感染性疾病,真菌可通过吸入孢子、血行播散等途径感染肺部。
二、常见病原体
1.曲霉:烟曲霉是最常见的致病曲霉,常存在于土壤、腐败植物等环境中,有基础肺部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扩张等)的患者易受其感染。
2.念珠菌:白色念珠菌是最常见的致病念珠菌,正常人体口腔、胃肠道等部位有念珠菌定植,当机体免疫力下降(如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剂等)时易引发感染。
3.隐球菌:新生隐球菌是主要致病菌种,存在于鸽粪等环境中,免疫功能低下者(如艾滋病患者)是隐球菌肺部感染的高危人群。
三、发病机制
1.宿主因素
年龄:儿童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老年人免疫功能衰退,两者相对更易发生肺部真菌感染。例如,新生儿由于从母体获得的免疫物质有限,免疫功能低下,若接触到真菌易感染;老年人体质弱,合并基础疾病多,如糖尿病、慢性肺部疾病等,更易受真菌侵袭。
性别:一般无明显性别差异,但患有基础疾病的女性在使用免疫抑制剂等情况时,也需关注肺部真菌感染风险。
生活方式:长期大量吸烟会损伤呼吸道黏膜,降低呼吸道的防御功能,增加肺部真菌感染风险;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化疗药物等会抑制机体免疫功能,使真菌更易在体内生长繁殖。
基础病史:患有艾滋病、恶性肿瘤、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受损,肺部真菌感染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健康人群。例如,艾滋病患者由于CD4T淋巴细胞明显减少,机体免疫防御功能严重下降,肺部极易遭受各种真菌的感染。
四、临床表现
1.呼吸系统症状:常见咳嗽、咳痰,可为白色黏痰或脓性痰,部分患者可出现咯血;发热是常见症状之一,可为低热或高热;病情严重者可出现呼吸困难,表现为呼吸急促、发绀等。
2.全身症状:部分患者可伴有乏力、消瘦等全身症状。
五、诊断方法
1.微生物学检查
痰液检查:采集患者痰液进行镜检和培养,若发现真菌菌丝或孢子可提示真菌感染,但痰液易受口咽部定植菌污染,结果需结合临床判断。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检查:通过支气管镜获取肺泡灌洗液进行检查,可提高真菌感染的检出率,更准确地诊断肺部真菌感染。
组织病理学检查:经皮肺穿刺活检或支气管肺活检获取肺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是诊断肺部真菌感染的金标准,可直接观察到真菌的形态和组织侵袭情况。
2.影像学检查
胸部X线:早期可无明显异常,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肺部浸润影、结节影等。
胸部CT:相较于X线,胸部CT更能清晰地显示肺部病变的部位、范围和形态,有助于早期发现肺部真菌感染及评估病情严重程度。
六、治疗原则
1.去除诱因: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停用不必要的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剂等,对于免疫功能低下者可适当调整免疫抑制药物的使用。
2.抗真菌药物治疗:根据真菌的种类选择合适的抗真菌药物,如曲霉感染可选用伏立康唑等,念珠菌感染可选用氟康唑等,隐球菌感染可选用两性霉素B等。
七、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肺部真菌感染相对少见,但一旦发生需谨慎使用抗真菌药物,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措施,如加强支持治疗等,同时密切监测儿童的肝肾功能等,因为儿童肝肾功能发育尚未完善,某些抗真菌药物可能对其造成损伤。
2.老年人:老年人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在治疗肺部真菌感染时,需充分考虑其肝肾功能减退的情况,选择对肝肾功能影响较小的抗真菌药物,并密切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3.免疫功能低下人群(如艾滋病患者、恶性肿瘤化疗后患者等):这类人群肺部真菌感染治疗难度较大,除了规范使用抗真菌药物外,还需积极提升机体免疫功能,如针对艾滋病患者进行抗病毒治疗等,同时要注意预防继发感染等并发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