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股癣
股癣是皮肤真菌感染性疾病,由皮肤癣菌引起,可通过真菌感染和接触传播,有特定临床表现,可通过临床表现观察和真菌学检查诊断,预防需注意个人卫生,特殊人群如糖尿病患者、肥胖人群有相应注意事项。
一、股癣的定义
股癣是一种发生在腹股沟、会阴、肛周和臀部等部位的皮肤真菌感染性疾病。它主要是由皮肤癣菌引起,常见的致病菌有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等。
二、股癣的病因
1.真菌感染
皮肤癣菌具有嗜角质蛋白的特性,会在腹股沟等温暖、潮湿的部位生长繁殖。当人体局部皮肤的屏障功能受损,如因多汗、肥胖导致局部皮肤长时间处于潮湿环境,或者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使机体免疫力下降时,就更容易受到皮肤癣菌的侵袭而引发股癣。例如,长期处于高温高湿工作环境的人群,由于皮肤经常处于多汗状态,股癣的发病风险相对较高。
2.传播途径
直接接触传播:与患有皮肤癣菌感染疾病的患者直接接触,如握手、共用毛巾等,都可能导致股癣的传播。比如,家庭中如果有成员患有足癣(脚气),没有注意个人卫生,与他人共用浴巾等,就可能将真菌传染给他人,引发股癣。
间接接触传播:接触被皮肤癣菌污染的衣物、毛巾、浴盆等物品也可能感染股癣。在公共浴室、游泳池等场所,如果使用了被污染的物品,就存在感染股癣的风险。
三、股癣的临床表现
1.症状表现
初期症状往往是在腹股沟等部位出现小片红斑,红斑逐渐向周围蔓延扩大,形成环形或半环形的皮损。皮损边缘清楚,伴有丘疹、水疱、脱屑等表现,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随着病情的发展,皮损可能会相互融合,瘙痒感也会加剧。例如,患者可能会感觉腹股沟部位瘙痒难耐,搔抓后皮肤可能会出现破损、渗液等情况。
2.不同人群的表现差异
儿童:儿童患股癣时,症状可能相对不太典型,但同样会有红斑、脱屑等表现。由于儿童皮肤较为娇嫩,搔抓后可能更容易出现皮肤破损、感染等情况,需要家长更加注意护理。比如,儿童如果经常在户外活动,出汗较多,又没有及时清洁皮肤,就容易引发股癣。
女性:女性在特殊生理时期,如经期,会导致会阴部局部环境潮湿,增加股癣的发病风险。而且女性可能会因为隐私部位的不适而容易搔抓,进一步加重病情。例如,经期使用不透气的卫生巾,会使会阴部处于潮湿环境,为真菌生长提供了条件。
男性:男性如果有肥胖、多汗等情况,腹股沟部位容易潮湿,也是股癣的高发人群。一些从事体力劳动或经常运动的男性,出汗较多,若不及时清洁,患股癣的几率会增加。
四、股癣的诊断
1.临床表现观察
医生首先会根据患者腹股沟等部位出现的典型红斑、环形皮损、脱屑以及瘙痒等临床表现来初步怀疑股癣。
2.真菌学检查
为了明确诊断,会进行真菌学检查。常用的方法有直接镜检,即取皮损边缘的鳞屑,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是否有真菌菌丝或孢子。如果镜检发现真菌菌丝或孢子,即可确诊为股癣。此外,还可以进行真菌培养,进一步确定真菌的种类,以便后续针对性治疗,但真菌培养相对耗时较长。
五、股癣的预防与注意事项
1.个人卫生方面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尤其是腹股沟、会阴等部位。每天用温水清洗这些部位,清洗后要及时擦干。例如,洗澡后要仔细擦干腹股沟等褶皱部位的水分。
穿着宽松、透气的棉质衣物,避免穿着紧身、不透气的化纤衣物,以减少局部潮湿。比如,选择棉质的内裤,有助于保持会阴部的通风干燥。
避免与他人共用毛巾、浴盆等个人物品,防止交叉感染。
2.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控制不佳,机体免疫力相对较低,更容易患股癣。这类人群除了要做好上述个人卫生措施外,还需要积极控制血糖,将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以增强机体的抵抗力,降低股癣的发病风险。例如,要遵循糖尿病饮食和治疗方案,定期监测血糖。
肥胖人群:肥胖人群腹股沟部位容易潮湿,是股癣的高发人群。这类人群除了注意个人卫生外,还可以通过适当运动、控制体重来改善局部潮湿的环境,降低股癣的发病几率。比如,制定合理的运动计划,逐步减轻体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