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阻肺如何自我治疗
慢阻肺患者可通过呼吸康复训练(腹式呼吸、缩唇呼吸)、合理氧疗、避免诱发因素(预防呼吸道感染、避免接触过敏原、避免有害气体和颗粒吸入)、营养支持来进行管理,不同特殊人群(老年、儿童、女性、有基础病史患者)有相应注意事项。
一、呼吸康复训练
1.腹式呼吸:患者取卧位或半卧位,一手放在腹部,一手放在胸部。吸气时,腹部隆起,胸部尽量不动;呼气时,腹部下陷,速度要比吸气稍快。每次练习5-10分钟,每天可进行3-4次。腹式呼吸可以增加膈肌的活动范围,提高呼吸效率,对于慢阻肺患者改善通气功能有帮助,研究表明长期坚持腹式呼吸训练可提高患者的肺活量等指标。
2.缩唇呼吸:患者闭嘴经鼻吸气,然后缩唇缓慢呼气,呼气时间是吸气时间的2倍左右,缩唇程度以能使距离口唇15-20cm处与口唇等高点的蜡烛火焰随气流倾斜又不致熄灭为宜。每次练习10-15分钟,每天3-4次。缩唇呼吸能够延长呼气时间,增加气道内压力,防止小气道过早塌陷,有利于肺泡内气体排出。
二、氧疗
1.合理吸氧:如果患者存在低氧血症,应进行规范的氧疗。一般来说,吸氧浓度应控制在28%-30%,流量为1-2L/min,每天吸氧时间最好不少于15小时。长期家庭氧疗可以提高慢阻肺患者的生存率,改善生活质量,对于有慢性呼吸衰竭的患者尤为重要。例如,研究发现长期氧疗能降低慢阻肺患者的肺动脉高压,减少红细胞增多症的发生等。
三、避免诱发因素
1.预防呼吸道感染:注意保暖,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尤其是在季节交替时。尽量避免去人员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如果发生呼吸道感染,应及时就医治疗,因为呼吸道感染是慢阻肺急性加重的常见诱因。
2.避免接触过敏原:对于已知的过敏原,如花粉、尘螨等,要尽量避免接触。例如,在花粉季节尽量减少外出,室内使用空气净化器,定期清洁床上用品等,以减少因接触过敏原导致的气道痉挛等情况。
3.避免有害气体和颗粒的吸入:戒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吸烟是导致慢阻肺的主要危险因素,同时要避免吸入厨房油烟、工业废气等有害气体和颗粒。在雾霾天气时,尽量减少外出,如需外出可佩戴具有防护功能的口罩。
四、营养支持
1.保证营养摄入:慢阻肺患者由于呼吸功增加,机体处于高代谢状态,容易出现营养不良。因此要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增加优质蛋白质的摄入,如瘦肉、鱼类、蛋类、豆类等;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以保证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例如,瘦肉中富含优质蛋白质,能够为机体提供能量,维持身体的正常功能;蔬菜和水果中的维生素C等成分有助于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对于食欲不佳的患者,可以采用少食多餐的方式进食。
特殊人群提示
1.老年患者:老年慢阻肺患者身体机能相对较弱,在进行呼吸康复训练时要注意循序渐进,避免过度劳累。例如,在进行腹式呼吸和缩唇呼吸训练时,开始时间不宜过长,可根据自身情况逐渐增加训练时间和强度。同时,老年患者在氧疗时要严格按照医嘱控制吸氧浓度和时间,密切观察吸氧后的反应,如出现不适要及时就医。
2.儿童患者(特殊情况):儿童慢阻肺相对较少见,但如果发生,在自我治疗方面要格外谨慎。一般优先采用非药物干预,如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等。但儿童患者病情变化较快,家长要密切关注患儿的呼吸情况等,一旦出现病情加重等情况要及时送医,避免自行用药等不当处理。
3.女性患者:女性慢阻肺患者在生活方式上要注意平衡,在营养支持方面要根据自身身体状况合理安排饮食,避免因减肥等不合理方式导致营养不良而加重病情。同时,在预防呼吸道感染等方面要同样重视,由于女性的生理特点,在冬季等寒冷季节更要注意保暖。
4.有基础病史患者:对于本身有心血管疾病等基础病史的慢阻肺患者,在进行呼吸康复训练时要注意与心血管情况的配合。例如,在进行较剧烈的呼吸训练时要监测心率等指标,避免因呼吸过度导致心血管负担加重。在氧疗时也要考虑基础病史对氧疗的影响,如某些心血管疾病患者对氧疗的反应可能不同,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调整氧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