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巧克力囊肿应如何鉴别
可从病史采集与症状表现、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等方面鉴别卵巢巧克力囊肿、盆腔炎性包块、卵巢恶性肿瘤。病史方面卵巢巧克力囊肿多见于育龄期有子宫内膜异位症或盆腔手术史女性,表现为继发性痛经进行性加重、月经异常等;体格检查时卵巢巧克力囊肿可触及与子宫粘连、活动度差且有触痛的囊性包块,盆腔炎性包块为附件区增厚、压痛性边界不清包块,卵巢恶性肿瘤是实性或囊实性、表面不光滑活动度差包块;超声检查卵巢巧克力囊肿为附件区无回声或低回声、边界不清且囊内有细密点状回声等表现,盆腔炎性包块边界模糊、内部回声不均匀,卵巢恶性肿瘤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内部回声杂乱且有血流信号;MRI检查卵巢巧克力囊肿有特征性信号表现,盆腔炎性包块有周围组织炎症浸润改变,卵巢恶性肿瘤可判断分期及侵犯情况;实验室检查卵巢巧克力囊肿肿瘤标志物一般无明显升高或CA125轻度升高,盆腔炎性包块CA125升高幅度不如卵巢恶性肿瘤且有炎症指标升高,卵巢恶性肿瘤CA125等明显升高。
一、病史采集与症状表现鉴别
1.月经相关情况
年龄因素:卵巢巧克力囊肿多见于育龄期女性,尤其是25-45岁的女性。不同年龄阶段女性的月经表现可能有差异,育龄女性出现月经紊乱(如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等)需警惕。青春期女性若出现类似症状,要考虑是否有其他内分泌因素或先天发育异常等情况,但卵巢巧克力囊肿相对少见。
病史方面:有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史的女性发生卵巢巧克力囊肿的风险较高。既往有盆腔手术史的女性,尤其是剖宫产史等,可能因手术导致子宫内膜异位种植,增加卵巢巧克力囊肿的发生几率。
症状表现:主要症状为继发性痛经且进行性加重,疼痛多位于下腹深部和腰骶部,可放射至会阴、肛门或大腿等部位。部分患者有月经异常,如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等。而其他疾病如盆腔炎性包块,多有急性或慢性盆腔感染病史,表现为下腹部持续性疼痛,可伴有发热、阴道分泌物增多等症状;卵巢恶性肿瘤多有腹胀、腹部肿块等表现,且症状呈进行性加重,肿瘤标志物检查如CA125等可能异常升高。
二、体格检查鉴别
1.盆腔检查
卵巢巧克力囊肿:妇科检查可触及与子宫粘连的囊性包块,活动度差,有触痛。包块大小不一,一般直径多在5cm左右,但也可更大。
盆腔炎性包块:妇科检查可触及附件区增厚、压痛性包块,边界不清,与周围组织粘连较紧密。
卵巢恶性肿瘤:妇科检查可触及实性或囊实性包块,表面不光滑,活动度差,常伴有腹水等表现。
三、影像学检查鉴别
1.超声检查
卵巢巧克力囊肿:超声表现为附件区无回声或低回声包块,边界多不清楚,囊内可见细密点状回声,这是由于陈旧性血液的存在。典型的巧克力囊肿超声图像具有“巧囊”的特征性表现,如囊壁增厚、囊内分隔等。
盆腔炎性包块:超声显示包块边界模糊,内部回声不均匀,可为混合性回声,周围组织可有水肿等表现。
卵巢恶性肿瘤:超声表现为包块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内部回声杂乱,可伴有腹水,彩色多普勒超声可见包块内血流信号丰富。
2.磁共振成像(MRI)检查
卵巢巧克力囊肿:MRI对巧克力囊肿的诊断有较高价值,可清晰显示囊肿的位置、大小、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在MRI上,巧克力囊肿的信号特点具有一定特征性,T1加权像呈高信号,T2加权像呈低信号或高信号等表现。
盆腔炎性包块:MRI可显示包块与周围组织的炎症浸润情况,表现为包块周围组织的水肿、渗出等改变。
卵巢恶性肿瘤:MRI能更准确地判断卵巢恶性肿瘤的分期,显示肿瘤对周围组织的侵犯情况以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等。
四、实验室检查鉴别
1.肿瘤标志物检查
卵巢巧克力囊肿:肿瘤标志物一般无明显升高,CA125可轻度升高,但多小于200U/mL。
盆腔炎性包块:CA125也可升高,但升高幅度一般不如卵巢恶性肿瘤明显,同时可能伴有炎症指标如白细胞、C-反应蛋白升高等。
卵巢恶性肿瘤:CA125常明显升高,且可伴有CA19-9、HE4等其他肿瘤标志物的异常,如卵巢浆液性囊腺癌患者CA125往往显著升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