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该怎么治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分为稳定期和急性加重期治疗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稳定期需戒烟、康复治疗(呼吸训练、运动锻炼)、长期家庭氧疗及药物治疗(支气管舒张剂、糖皮质激素);急性加重期要确定原因,药物用支气管舒张剂、糖皮质激素、抗菌药物,氧疗纠正低氧血症,严重用无创机械通气;特殊人群中老年、儿童、妊娠期、肝肾功能不全患者治疗各有注意事项。
一、稳定期治疗
1.戒烟:吸烟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主要危险因素,戒烟可减缓FEV?(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下降速度,显著改善患者预后,无论处于疾病何种阶段,戒烟都有益处。
2.康复治疗
呼吸训练:包括腹式呼吸、缩唇呼吸等。腹式呼吸可增强膈肌活动度,增加潮气量,减少无效腔;缩唇呼吸可延长呼气时间,减少气道陷闭。有研究表明长期进行呼吸训练能改善患者的运动耐力和生活质量。
运动锻炼:如步行、踏车、游泳等有氧运动。运动锻炼可提高患者的心肺功能,增加肌肉力量和耐力。一般建议每周进行3-5次,每次30分钟左右的运动。
3.长期家庭氧疗:对于伴有慢性呼吸衰竭的患者,长期家庭氧疗可提高生存率。一般要求每天吸氧时间大于15小时,使动脉血氧分压(PaO?)≥60mmHg或血氧饱和度(SaO?)≥90%。
4.药物治疗
支气管舒张剂:是控制COPD症状的主要药物,包括β?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特布他林等短效制剂;沙美特罗、福莫特罗等长效制剂)、抗胆碱能药物(如异丙托溴铵短效制剂;噻托溴铵长效制剂)和茶碱类药物(如氨茶碱等)。长效支气管舒张剂可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和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糖皮质激素:对于FEV?<50%预计值且有临床症状以及反复加重的患者,可吸入糖皮质激素联合长效β?受体激动剂,如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等,能减少急性加重频率。
二、急性加重期治疗
1.确定急性加重的原因
最常见的原因是气道感染,如病毒、细菌感染等。应进行相关检查,如血常规、痰培养等以明确感染病原体。
其他原因还包括空气污染、气温变化等非感染因素。
2.药物治疗
支气管舒张剂:同稳定期,可按需增加支气管舒张剂的使用频率或剂量,如雾化吸入短效β?受体激动剂联合短效抗胆碱能药物。
糖皮质激素:全身使用糖皮质激素可缩短病程,改善肺功能(FEV?)和症状。一般口服泼尼松30-40mg/d,连用10-14天;或静脉给予甲泼尼龙,病情缓解后改为口服。
抗菌药物:当患者出现脓性痰增多等细菌感染征象时,应使用抗菌药物。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及当地细菌耐药情况选择抗菌药物,如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等。
3.氧疗
纠正低氧血症,一般使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0%-92%。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鼻导管吸氧或面罩吸氧等方式。对于严重呼吸衰竭患者,可能需要机械通气治疗。
4.无创机械通气
适用于呼吸肌疲劳、呼吸困难等情况的急性加重期患者,可改善患者的气体交换,减少气管插管率和死亡率。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老年患者:老年COPD患者常伴有多种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在治疗时需综合考虑基础疾病情况,药物选择要谨慎,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例如,使用β?受体激动剂时需关注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使用糖皮质激素时需警惕血糖升高等不良反应。
2.儿童患者:儿童COPD相对较少见,但如有相关情况,治疗需更加谨慎。尽量优先选择非药物干预措施,如呼吸康复训练等。药物使用时要严格遵循儿科用药原则,避免使用不适合儿童的药物,如某些茶碱类药物在低龄儿童中的安全性需特别关注。
3.妊娠期患者:妊娠期COPD患者的治疗需权衡药物对胎儿的影响。一般优先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治疗措施,如非药物的呼吸康复等。药物使用需在医生的严格评估下进行,避免使用可能导致胎儿畸形等严重不良反应的药物。
4.肝肾功能不全患者:肝肾功能不全患者在使用药物时,由于药物代谢和排泄途径的改变,需调整药物剂量或选择合适的药物。例如,经肾脏排泄的药物在肾功能不全时需减少剂量,经肝脏代谢的药物在肝功能不全时需谨慎使用,避免药物在体内蓄积导致不良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