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疫苗禁忌症有哪些
流感疫苗接种有明确禁忌症和特殊人群需特别注意的情况。明确禁忌症包括对疫苗成分过敏者、患急性及严重慢性疾病急性发作期和发热者、妊娠期妇女、曾患格林-巴利综合征者;特殊人群中儿童要区分鸡蛋过敏程度等情况,老年人病情稳定时可接种,有基础疾病人群需医生评估,各特殊人群接种前后均有相应注意事项。
一、明确的禁忌症
1.对疫苗中任何成分过敏者:包括疫苗中的活性成分、非活性成分以及生产工艺中使用的物质等。例如,曾对流感疫苗中的某一特定蛋白质成分发生过严重过敏反应的人群,就不能接种该流感疫苗。因为过敏反应可能会引发如过敏性休克、呼吸困难等严重的健康问题,威胁生命安全。
对于有明确过敏史的人群,在接种前应详细告知医生既往的过敏情况,以便医生判断是否可以接种以及选择合适的替代方案。
2.患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和发热者:处于急性疾病发作期时,人体免疫系统处于较为紊乱的状态,此时接种流感疫苗可能会加重病情或影响疫苗的免疫效果。例如患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且伴有高热的患者,本身身体处于应激状态,接种疫苗后可能无法有效产生免疫应答,同时还可能使原有疾病症状加重。严重慢性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处于急性加重期时,患者呼吸功能进一步恶化,接种疫苗可能会带来额外的健康风险。
对于这类人群,应在病情稳定后再考虑接种流感疫苗。医生会根据患者具体的病情控制情况来评估接种的时机。
3.妊娠期妇女:目前虽然没有确凿证据表明流感疫苗会对妊娠期妇女及胎儿造成明确的不良影响,但由于妊娠期是一个特殊的生理阶段,为了谨慎起见,一般不建议妊娠期妇女接种流感疫苗。不过如果妊娠期妇女处于流感高危状态(如密切接触流感患者等情况),在充分评估利弊后,可在医生的建议下权衡是否接种。
对于妊娠期妇女,应密切关注流感的预防,如通过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勤洗手等非疫苗途径来降低感染流感的风险。
4.曾患格林-巴利综合征者:格林-巴利综合征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神经系统疾病,有研究表明接种流感疫苗可能与该疾病的复发存在一定关联。因此,既往曾患有格林-巴利综合征的人群属于流感疫苗的禁忌症人群。
对于有格林-巴利综合征病史的人群,在考虑接种流感疫苗时,必须非常谨慎,应详细咨询医生,了解接种可能存在的风险。
二、特殊人群需特别注意的情况
1.儿童群体:一般来说,儿童接种流感疫苗相对安全,但如果儿童处于发热等急性疾病期则不能接种。同时,对于有鸡蛋过敏史的儿童,需要区分是轻度鸡蛋过敏还是重度鸡蛋过敏。轻度鸡蛋过敏的儿童可以接种流感疫苗,而重度鸡蛋过敏(如出现过严重的过敏性休克等与鸡蛋相关的严重过敏反应)的儿童则属于禁忌人群。
家长在带儿童接种流感疫苗前,要向医生详细告知儿童的健康状况、过敏史等信息。在接种后要在现场留观一段时间,以便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过敏等不良反应。
2.老年人:老年人如果患有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在病情控制稳定的情况下可以接种流感疫苗。但如果老年人处于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则不能接种。同时,老年人接种流感疫苗后,可能出现局部反应如接种部位疼痛、红肿等,也可能出现全身反应如低热等,一般这些反应较为轻微,但如果出现严重不适也应及时就医。
老年人接种流感疫苗后,家人应密切关注其身体状况,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后续观察。并且要继续做好老年人慢性疾病的管理,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当运动等,以降低流感感染的风险。
3.有基础疾病的人群:除了上述提到的慢性疾病患者外,其他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在接种流感疫苗前都需要由医生进行评估。例如患有哮喘的人群,如果哮喘控制不佳处于发作期则不能接种,而在病情稳定期可以接种。有免疫功能低下疾病的人群(如艾滋病患者等),接种流感疫苗的免疫效果可能会受到影响,同时接种后出现不良反应的风险可能增加,需要在医生的专业评估下决定是否接种。
有基础疾病的人群接种流感疫苗后,要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自我监测,如出现异常症状应及时与医生沟通,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同时要继续规范治疗基础疾病,维持身体的相对稳定状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