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患有慢阻肺的治疗方式有哪些
老年慢阻肺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氧疗、康复治疗(呼吸训练、运动训练)、疫苗接种及急性加重期处理,药物治疗中不同药物有各自作用及注意事项,氧疗改善低氧血症,康复训练提升呼吸及运动功能,疫苗接种预防相关感染,急性加重期需及时评估并给予相应治疗及护理
一、药物治疗
(一)支气管扩张剂
1.β?受体激动剂:通过激动气道平滑肌的β?受体,舒张支气管平滑肌,缓解气流受限。如沙丁胺醇,可迅速缓解喘息症状,但需注意老年患者可能存在的心血管等基础疾病影响,需监测用药后反应。
2.抗胆碱能药物:如异丙托溴铵,通过阻断节后迷走神经通路,降低迷走神经张力而舒张支气管,其起效较慢,但持续时间较长,适用于有吸烟史的老年慢阻肺患者,能改善患者的呼吸困难症状。
3.茶碱类药物:如氨茶碱,可舒张支气管平滑肌,增强呼吸肌的收缩力等,但老年患者代谢功能减退,使用时需密切关注药物不良反应及血药浓度监测。
(二)糖皮质激素
1.吸入型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对于FEV?占预计值百分比<50%且有临床症状以及反复加重的老年慢阻肺患者,长期吸入糖皮质激素与长效β?受体激动剂联合制剂可改善症状和肺功能,减少急性加重频率。但老年患者长期吸入可能增加口腔真菌感染、肺炎等风险,需注意口腔护理等。
2.口服糖皮质激素:对于急性加重期的老年慢阻肺患者,可短期口服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但需警惕可能引发的血糖升高、骨质疏松、消化道溃疡等不良反应,尤其是有糖尿病、骨质疏松病史的老年患者更需谨慎。
二、氧疗
对于存在低氧血症的老年慢阻肺患者,长期家庭氧疗是重要的治疗手段。一般建议每天吸氧时间>15小时,使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60mmHg或血氧饱和度≥90%。通过持续低流量吸氧,可以减轻肺动脉高压,延缓病情进展,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运动耐力。吸氧方式可选择鼻导管吸氧等,需根据患者情况调整氧流量。
三、康复治疗
(一)呼吸训练
1.缩唇呼吸:指导老年患者呼气时将嘴唇缩成吹口哨状,使气体缓慢呼出,延长呼气时间,增加气道压力,防止气道过早塌陷,改善通气功能。一般每次练习10-15分钟,每天3-4次,长期坚持有助于提高呼吸效率。
2.腹式呼吸:让老年患者取平卧位或半卧位,一手放在腹部,一手放在胸部,吸气时腹部隆起,胸部尽量不动,呼气时腹部下陷,胸部不动。通过增加膈肌活动度,提高通气量,减少呼吸功耗。每次训练5-10分钟,每天2-3次。
(二)运动训练
1.步行训练:根据老年患者的身体状况制定步行计划,从短距离、慢速度开始,逐渐增加步行距离和速度。步行训练可以提高老年患者的心肺功能,增强肌肉力量,改善运动耐力。例如,初始可每天步行5-10分钟,每周逐渐增加步行时间至30分钟左右,每周3-5次。
2.上肢训练:如进行上肢功率车训练等,可增强上肢肌肉力量,同时也能一定程度上提高心肺功能。训练强度应根据患者的耐受情况进行调整,避免过度疲劳。
四、疫苗接种
(一)流感疫苗
老年慢阻肺患者每年接种流感疫苗可减少流感相关的并发症和急性加重风险。流感病毒容易引起慢阻肺患者病情加重,接种流感疫苗后,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降低感染流感的几率,从而减少因流感导致的慢阻肺急性发作。
(二)肺炎链球菌疫苗
接种肺炎链球菌疫苗可以降低老年慢阻肺患者发生肺炎链球菌性肺炎的风险,进而减少慢阻肺急性加重的发生。一般建议老年慢阻肺患者接种肺炎链球菌多糖疫苗或肺炎链球菌结合疫苗,具体接种方案需根据患者的健康状况和医生评估来确定。
五、急性加重期的处理
当老年慢阻肺患者出现急性加重时,应及时就医。首先要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包括症状(如呼吸困难、咳嗽、咳痰等)、体征(如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等)以及相关检查(如血气分析、胸部影像学等)。根据病情给予相应的治疗,如增加支气管扩张剂的使用频率、短期口服或静脉使用糖皮质激素、必要时进行机械通气等支持治疗。同时,要注意老年患者可能存在的多器官功能衰退等情况,在治疗过程中密切监测各项指标,加强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