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支气管炎症状
慢性支气管炎有咳嗽、咳痰、喘息或气急及其他症状等表现。咳嗽长期反复,分晨间等类型;咳痰一般为白色黏液等,合并感染时变脓性,反映病情轻重;部分患者有喘息气急,由气道炎症等致通气障碍;急性发作期有全身症状,病情进展可并发慢阻肺等出现相应表现。
一、咳嗽
1.特点:是慢性支气管炎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多为长期反复咳嗽,起初咳嗽症状可能较轻,一般在寒冷季节、吸烟、接触刺激性气体等情况下加重。例如,长期吸烟者患慢性支气管炎时,咳嗽往往较为频繁且程度较重,这是因为烟草中的有害物质长期刺激呼吸道,导致呼吸道黏膜受损,引发持续的咳嗽反应。不同年龄段的患者咳嗽表现可能略有差异,儿童患者咳嗽可能相对更易受呼吸道感染等因素影响而加重;老年患者由于机体功能减退,咳嗽可能相对无力,但持续时间可能较长。
2.分类:可分为晨间咳嗽、夜间咳嗽等。晨间咳嗽较为常见,患者清晨起床后由于呼吸道内积聚了一晚上的分泌物,刺激呼吸道引发咳嗽,将分泌物排出后咳嗽可能会有所减轻;夜间咳嗽则可能影响患者睡眠,对于老年患者来说,夜间咳嗽可能导致睡眠质量下降,进一步影响身体恢复,需要引起重视。
二、咳痰
1.痰液特点:一般为白色黏液或浆液泡沫性痰,晨起时痰量较多。合并感染时,痰量增多,可呈脓性痰。例如,当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合并细菌感染时,痰液会变得黏稠、发黄,这是因为细菌感染导致呼吸道黏膜炎症加重,分泌大量脓性物质。不同性别患者在咳痰方面可能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但男性患者由于吸烟等不良生活方式的比例相对较高,可能更容易出现合并感染导致的脓性痰。对于有长期吸烟史的男性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更要注意观察痰液的变化,一旦出现痰量增多、颜色变黄等情况,提示可能合并了细菌感染。
2.咳痰与病情关系:咳痰情况往往反映病情的轻重,痰量增多、性质改变通常提示病情加重或出现感染等并发症。比如痰量突然显著增多,且转为脓性,可能意味着呼吸道感染加重,需要及时就医评估病情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对于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由于其机体免疫力相对较低,咳痰情况的变化更要密切关注,因为病情加重可能会较快进展为更严重的下呼吸道感染等情况。
三、喘息或气急
1.发生情况:部分患者可出现喘息,尤其是在急性发作期。早期在劳累后可出现气急,随着病情进展,静息时也可出现气急。例如,病情较轻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在剧烈运动后可能会出现气急,但经过休息可缓解;而病情较重的患者即使在日常轻微活动,如穿衣、洗漱等情况下也会出现气急。不同年龄的患者喘息或气急的表现有所不同,儿童患者由于呼吸道管径相对较细,喘息可能更为明显,且可能影响呼吸功能,需要关注其呼吸频率、深度等情况;老年患者则可能同时合并心肺功能减退等问题,气急症状可能更为突出,活动耐力明显下降。
2.机制:主要是由于气道炎症、痉挛、分泌物增多等导致气道狭窄,通气功能障碍引起。气道炎症使气道黏膜肿胀,分泌物增多进一步阻塞气道,同时炎症刺激可能导致气道平滑肌痉挛,从而影响气体的进出,造成喘息和气急。对于有长期病史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气道已经处于长期的炎症状态,更容易出现气道狭窄等情况,导致喘息或气急反复发生。
四、其他症状
1.全身症状:在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可能出现发热、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发热是机体对炎症的一种反应,体温可不同程度升高;乏力则是由于身体处于应激状态,能量消耗增加等原因导致。对于儿童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全身症状可能相对更为明显,因为儿童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感染后更容易出现全身反应,如高热、精神萎靡等,需要加强护理和观察;老年患者全身症状可能相对不典型,发热可能不明显,但乏力、食欲减退等表现可能更为突出,需要注意营养支持等。
2.病情进展后的表现:随着病情逐渐进展,可并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出现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桶状胸等表现。桶状胸是由于肺部过度充气,胸廓前后径增大所致。对于长期患有慢性支气管炎的患者,尤其是病程较长的患者,要定期进行肺部检查,及时发现病情进展情况,以便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来延缓病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