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呼吸道感染了怎么办
上呼吸道感染根据症状轻重有不同应对方式,一般症状轻时要休息保暖、增加水分摄入;症状明显时可通过物理或药物降温缓解发热,用生理盐水鼻喷雾剂等缓解鼻塞流涕;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人、孕妇各有注意事项;出现持续高热、剧烈咳嗽带血、呼吸困难、胸痛等严重症状或基础疾病加重时需及时就医。
一、一般症状较轻的上呼吸道感染
1.休息与保暖
充足的休息有助于身体恢复,一般成年人每天应保证7-8小时的睡眠。对于儿童,需要保证更充足的睡眠,婴幼儿可能需要12-14小时左右。同时要注意保暖,根据环境温度适当增减衣物,避免因受凉导致病情加重,尤其是儿童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完善,更易受环境温度影响。
例如,儿童在寒冷天气外出时,应穿戴厚的帽子、围巾和手套等,保持身体温暖,促进身体自身对抗感染的能力。
2.增加水分摄入
多喝水可以帮助稀释痰液,促进新陈代谢,有利于身体排出毒素。成年人每天建议饮用1500-2000毫升的水,儿童则根据年龄和体重适当调整,一般每千克体重每天需补充100-150毫升的水。
比如,可以让儿童多喝温白开水,也可以适当饮用一些新鲜的果汁,但要注意果汁的糖分含量,避免过多饮用导致肠胃不适。
二、症状较明显时的应对
1.缓解发热症状
对于发热情况,若体温未超过38.5℃,且没有严重基础疾病的成年人和儿童,可先采用物理降温方法,如用温水擦拭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利用水分蒸发带走热量来降温。儿童由于皮肤娇嫩,擦拭时要注意力度轻柔。
若体温超过38.5℃,成年人可在医生指导下考虑使用解热镇痛药,但要避免自行盲目用药。儿童则需更加谨慎,优先采用物理降温等非药物干预方式,且要避免使用不适合儿童的降温药物。
2.缓解鼻塞、流涕
可以使用生理盐水鼻喷雾剂来清洗鼻腔,减轻鼻腔黏膜的水肿和分泌物积聚,缓解鼻塞、流涕症状。对于儿童,使用生理盐水鼻喷雾剂时要注意操作方法,避免过于用力导致鼻腔损伤。
另外,保持室内空气湿润也有助于缓解鼻塞、流涕,可使用加湿器,但要注意定期清洁加湿器,防止滋生细菌。
三、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1.儿童
儿童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上呼吸道感染时病情变化可能较快。要密切观察儿童的精神状态、体温、呼吸等情况。如果儿童出现精神萎靡、持续高热不退、呼吸急促等情况,应及时就医。同时,儿童用药需格外谨慎,避免使用不适合儿童年龄的药物。
例如,3岁以下儿童一般不建议自行使用复方感冒药,因为其成分复杂,可能会对儿童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2.老年人
老年人往往伴有一些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上呼吸道感染可能会诱发基础疾病加重。老年人要注意监测基础疾病的指标变化,如血糖、血压等。同时,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恢复相对较慢,要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饮食上应选择易消化、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如鸡蛋、牛奶、新鲜蔬菜水果等,以增强身体抵抗力。
比如,患有糖尿病的老年人在感染期间要注意控制糖分的摄入,避免因感染导致血糖波动过大。
3.孕妇
孕妇上呼吸道感染时用药需要特别谨慎,因为某些药物可能会对胎儿产生影响。孕妇出现上呼吸道感染后,要及时就医,向医生说明自己的孕期情况,由医生根据具体病情权衡利弊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同时,孕妇要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保持心情舒畅,这有助于身体的恢复。
例如,孕妇出现轻微上呼吸道感染时,应避免自行服用抗生素等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处理。
四、何时需要及时就医
1.出现严重症状
当出现持续高热(体温超过39℃且持续不退)、剧烈咳嗽且伴有咳痰带血、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时,无论年龄大小,都应立即就医。例如,儿童出现呼吸困难,表现为呼吸频率加快、鼻翼扇动等情况,可能提示病情较为严重,需要及时诊治。
成年人如果出现胸痛,可能是感染累及肺部等情况,需要尽快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胸部X线或CT等,以明确病情。
2.基础疾病加重
本身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群,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上呼吸道感染后出现咳嗽、咳痰加重,哮喘患者出现喘息难以控制等情况,应及时就医,因为这些情况可能会导致基础疾病的急性发作,危及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