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支气管扩张
支气管扩张是因支气管及其周围肺组织慢性化脓致其变形持久扩张,病因有感染、先天性、免疫因素等,临床表现有慢性咳嗽大量脓痰、反复咯血、反复肺部感染等,诊断靠胸部影像学检查(胸部X线、胸部高分辨CT)和支气管镜检查,治疗包括控制感染、改善气流受限、清除气道分泌物、手术治疗等,儿童患者在各方面需特殊考量。
一、定义
支气管扩张是由于支气管及其周围肺组织慢性化脓性炎症和纤维化,使支气管壁的肌肉和弹性组织破坏,导致支气管变形及持久扩张。
二、病因
1.感染因素:儿童时期患过百日咳、麻疹、肺炎等疾病是常见病因,这些感染会损伤支气管黏膜,削弱支气管清除分泌物的能力,从而增加支气管扩张的发生风险。比如,长期反复的肺部感染会导致支气管壁的结构破坏,引发炎症反应,逐渐使支气管扩张。对于儿童来说,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更容易受到病原体的侵袭而引发相关感染性疾病。
2.先天性因素:部分患者存在先天性支气管发育异常,如先天性软骨缺失等情况,使得支气管的结构本身就存在缺陷,容易发生扩张。这种先天性因素导致的支气管扩张在儿童中也可能出现,由于出生时就存在的结构问题,随着生长发育,支气管功能逐渐出现异常。
3.免疫因素:一些免疫缺陷性疾病会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使呼吸道容易反复感染,进而引发支气管扩张。例如,常见的原发性免疫缺陷病患者,其体内的免疫防御机制存在缺陷,不能有效抵御病原体的入侵,导致支气管反复受到感染刺激,最终发展为支气管扩张。
三、临床表现
1.慢性咳嗽、大量脓痰:咳嗽多为慢性、反复发作,痰量较多,在晨起及夜间卧床时增多。例如,患者可能每天咳出数百毫升的脓痰,痰液的性状可因感染的病原体不同而有所差异,如合并厌氧菌感染时痰液可伴有臭味。儿童患者由于咳嗽反射相对较弱,可能会出现痰液不易咳出,导致呼吸道阻塞的情况相对较多。
2.反复咯血:部分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咯血,少量咯血可为痰中带血,大量咯血时可危及生命。咯血的发生机制主要是扩张的支气管动脉破裂。儿童患者由于血管较细,大量咯血相对成人较少见,但也需密切关注,一旦发生咯血应及时处理。
3.反复肺部感染:特点是同一肺段反复发生肺炎并迁延不愈。感染时患者可出现发热、咳嗽加剧、脓痰量增多等症状。由于儿童的肺部防御功能相对较弱,更容易出现反复的肺部感染,且感染后恢复相对较慢。
四、诊断方法
1.胸部影像学检查
胸部X线:早期轻症患者胸部X线可能无明显异常,病情较重时可见病变部位肺纹理增多、增粗,排列紊乱,有时可见卷发状阴影。儿童患者进行胸部X线检查时,要注意辐射剂量的控制,但对于诊断支气管扩张有一定的提示作用。
胸部高分辨CT(HRCT):是诊断支气管扩张的重要影像学检查方法,可清楚显示支气管扩张的部位、范围和形态等。它能发现支气管管壁增厚、支气管扩张呈囊状、柱状等改变,是确诊支气管扩张的主要依据。对于儿童患者,HRCT同样是重要的诊断手段,但要在合理的医疗指导下进行检查,以平衡诊断价值和辐射风险。
2.支气管镜检查:主要用于明确支气管扩张的病因,如是否存在异物、肿瘤等导致支气管阻塞的情况。对于一些病因不明确的支气管扩张患者,支气管镜检查有助于进一步明确诊断。
五、治疗原则
1.控制感染:根据痰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积极控制呼吸道感染。例如,若痰培养提示有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可选用相应的抗铜绿假单胞菌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儿童患者使用抗生素时要严格按照儿童的体重、年龄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药物种类和剂量范围,避免使用可能对儿童生长发育有影响的药物。
2.改善气流受限:使用支气管舒张剂,如β?受体激动剂等,缓解支气管痉挛,改善通气功能。但儿童患者使用支气管舒张剂时要谨慎选择药物剂型和剂量,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3.清除气道分泌物:通过体位引流、胸部物理治疗等方法促进痰液排出,保持呼吸道通畅。体位引流对于儿童患者来说,要根据其年龄和病情选择合适的体位,并且在操作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避免发生意外。
4.手术治疗:对于反复感染、大出血且病变局限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但手术治疗需要严格评估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儿童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风险相对较高,需要更加谨慎地权衡利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