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上呼吸道感染是怎么回事
经常上呼吸道感染是机体抵御病原体入侵能力较弱且发病频率高的情况,其常见原因包括自身因素(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基础病史)和病原体因素,临床表现影响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且可能引发并发症,可通过增强自身免疫力、避免接触病原体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等来预防与应对。
一、定义与基本概况
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是包括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总称,经常发生上呼吸道感染意味着机体抵御上呼吸道病原体入侵的能力相对较弱,发病频率较高。其病原体多为病毒,少数为细菌。
二、常见原因
1.自身因素
年龄因素:儿童时期免疫系统尚不完善,尤其婴幼儿,呼吸道黏膜娇嫩,淋巴组织发育未成熟,容易受到病原体侵袭,所以儿童相对成人更易经常发生上呼吸道感染;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机体各项功能衰退,包括免疫系统功能下降,呼吸道黏膜防御机能减退,也较易频繁出现上呼吸道感染。
性别差异:一般来说性别本身不是导致经常上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差异因素,但在不同生理阶段女性可能因特殊生理情况影响,比如经期、孕期等,经期女性机体免疫力可能短暂下降,孕期女性由于身体负担及激素变化等,呼吸道防御功能可能受一定影响,相对更易发生上呼吸道感染;男性若生活方式不健康等也会增加患病风险。
生活方式:长期缺乏运动的人,身体机能下降,包括呼吸道黏膜纤毛运动功能可能减弱,不利于清除呼吸道病原体,容易经常上呼吸道感染;吸烟人群,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损伤呼吸道黏膜,破坏呼吸道的防御屏障,使呼吸道更容易被病原体入侵;过度劳累会使机体免疫力降低,从而增加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生几率;长期处于空气污染严重环境中,呼吸道不断接触有害颗粒等,会损害呼吸道黏膜,降低局部抵抗力,易经常引发上呼吸道感染。
基础病史:患有某些慢性疾病的人群,如患有糖尿病的患者,高血糖环境有利于病原体生长繁殖,且机体免疫力往往较差;患有先天性呼吸道畸形的患者,呼吸道结构异常影响正常的通气和防御功能,容易反复出现上呼吸道感染;患有艾滋病等免疫缺陷性疾病的患者,自身免疫系统严重受损,对病原体的抵御能力几乎丧失,极易经常发生上呼吸道感染。
2.病原体因素
当外界环境中存在大量致病性强的病毒或细菌,且机体接触机会较多时,就容易频繁引发上呼吸道感染。比如流感病毒流行季节,人群接触到流感病毒的概率大幅增加,若自身抵抗力不足,就易经常发病;某些致病力较强的细菌如溶血性链球菌等,在人群密集场所容易传播,经常接触的话就易导致反复上呼吸道感染。
三、临床表现与影响
经常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会反复出现鼻塞、流涕、咳嗽、咽痛等症状,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学习。长期反复感染还可能引发一些并发症,如中耳炎、鼻窦炎、支气管炎、肺炎等,对身体健康造成更严重的影响。比如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可能导致支气管黏膜受损,引发支气管炎,出现长期咳嗽、咳痰等症状;感染蔓延至中耳可引起中耳炎,出现耳痛、听力下降等问题。
四、预防与应对建议
1.增强自身免疫力
年龄方面:儿童应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合理添加辅食,满足生长发育对营养的需求,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多晒太阳,促进维生素D合成,有助于增强免疫力;老年人则要注意均衡饮食,保证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素的摄取,适度进行温和的运动,如慢走等,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睡眠。
生活方式上:所有人都应保持规律作息,每天保证7-8小时的睡眠时间;适度运动,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如游泳、瑜伽等,每周坚持一定的运动频次;戒烟限酒,减少对呼吸道黏膜的刺激。
2.避免接触病原体
在呼吸道传染病流行季节,尽量避免去人群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外出时可佩戴口罩,降低感染病原体的风险;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尤其是在接触公共物品后、饭前便后等;保持居住环境清洁、通风良好。
3.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家长要注意根据天气变化及时给儿童增减衣物,防止着凉;儿童的玩具、餐具等要定期消毒;如果儿童经常上呼吸道感染且伴有基础疾病等特殊情况,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更有针对性的防护和干预。
老年人:如果患有慢性疾病,要积极控制基础病,遵医嘱按时服药;在流感高发季节可考虑接种流感疫苗等预防相关感染。
孕期女性:要注意保暖,避免接触患有呼吸道感染的人群,保持室内空气清新,若出现上呼吸道感染症状要谨慎用药,及时就医,在医生评估下进行合适的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