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症状与sars流感普通感冒有什么区别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SARS、流感和普通感冒在症状表现、病原学及检测、流行病学和预后等方面存在区别。症状表现上,发热情况、呼吸道症状和全身症状各有不同;病原学上病原体各异,检测方法也有差别;流行病学中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不尽相同;预后方面,不同疾病的预后状况有别,多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预后良好但少数重症,SARS有一定病死率且部分留后遗症,流感多数预后好但高危人群有风险,普通感冒预后好但儿童反复患可能影响生活质量。
一、症状表现的区别
1.发热情况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多为中高热,体温可达到38℃以上,部分患者也可出现低热情况,发热持续时间因个体差异不同,有的患者发热时间较短,有的则可持续数天甚至更久,年龄较小的儿童可能发热表现相对不典型,可能体温波动或仅有低热等情况;
SARS:发热较为突出,多为高热,体温常>38℃,可呈持续性高热;
流感:也以高热为主,体温一般在39℃-40℃左右,部分患者发热程度较重;
普通感冒:一般为低热或不发热,体温多在38℃以下。
2.呼吸道症状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主要表现为干咳较为常见,部分患者可伴有咽痛、鼻塞、流涕等症状,病情严重时可出现呼吸困难等下呼吸道症状,儿童患者呼吸道症状可能相对不典型,如婴幼儿可能仅表现为拒食、呼吸急促等;
SARS:呼吸道症状相对明显,早期即可出现干咳,随后可出现气促、呼吸困难等,进展较快;
流感:呼吸道症状有咳嗽、咽痛等,部分患者咳嗽较为剧烈,可伴有鼻塞、流涕等;
普通感冒:呼吸道症状主要以鼻塞、流涕、打喷嚏等为主,咳嗽一般较轻。
3.全身症状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全身症状包括乏力、肌肉酸痛等较为常见,部分患者还可出现腹泻等胃肠道症状,儿童患者全身症状可能表现为精神差、哭闹等;
SARS:全身症状明显,有乏力、肌肉酸痛、头痛等,可伴有关节痛等;
流感:全身症状显著,乏力、肌肉酸痛、头痛等较为突出;
普通感冒:全身症状相对较轻,一般仅有轻度乏力等。
二、病原学及检测区别
1.病原学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原体是新型冠状病毒,属于β属冠状病毒;
SARS:病原体是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
流感:病原体是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丁四型,其中甲型流感病毒常引起大流行;
普通感冒:多由鼻病毒、冠状病毒等多种病毒引起。
2.检测方法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主要通过核酸检测等方法,采集鼻咽拭子等标本进行检测,核酸检测阳性可确诊;
SARS:可通过实时荧光RT-PCR等方法检测SARS冠状病毒核酸;
流感:可通过流感病毒核酸检测、抗原检测等方法,如快速抗原检测等;
普通感冒:一般不进行病原学的常规检测,主要根据临床症状初步判断。
三、流行病学区别
1.传染源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传染源主要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无症状感染者也可能成为传染源;
SARS:传染源主要是SARS患者,急性期传染性较强;
流感:传染源主要是流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
普通感冒:传染源主要是携带病毒的患者。
2.传播途径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密切接触传播,在密闭场所还可通过气溶胶传播等;
SARS:主要通过近距离飞沫传播和接触患者呼吸道分泌物传播;
流感: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传播,也可通过接触被污染的物品传播;
普通感冒:主要通过含有病毒的飞沫传播,接触被污染的手也可传播。
3.易感人群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人群普遍易感,老年人、有基础疾病者等感染后更易发展为重症;
SARS:人群普遍易感,青壮年较多见;
流感:人群普遍易感,儿童、老年人、孕妇、患有慢性基础疾病者等是高危人群;
普通感冒:人群均可发病,无明显特定高危人群,但儿童等免疫力相对较低者相对更易反复患普通感冒。
四、预后区别
1.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大部分患者预后良好,尤其是轻型和普通型患者,但少数患者尤其是老年、有严重基础疾病等患者可能发展为重症,甚至危及生命;儿童患者多数预后较好,但也有个别重症情况;
2.SARS
经过规范治疗,大部分患者可康复,但有一定的病死率,部分患者可能遗留肺纤维化等后遗症;
3.流感
多数患者预后良好,病程一般较短,但高危人群如出现重症流感,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甚至死亡;
4.普通感冒
预后良好,一般病程在1周左右可自愈,对健康影响较小,但儿童反复患普通感冒可能影响生活质量,需注意增强免疫力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