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栓的症状及前兆
脑血栓有前兆和典型症状,前兆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表现(一过性言语不利等,有基础病者需密切关注)、头晕头痛变化(原本稳定者突然频繁加重等)、视物异常(短暂视力模糊等,糖尿病等基础病者要留意);典型症状有神经系统症状(肢体运动障碍、感觉异常、言语障碍)和脑部整体症状(意识障碍、头痛呕吐),老年人、基础病患者、长期吸烟酗酒等人群是高危人群,儿童也需排查脑血管问题,要警惕并及时就医、控制基础病、改变不良生活方式。
一、脑血栓的前兆
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表现
部分患者在脑血栓发生前会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表现为一过性的言语不利、口角歪斜、单侧肢体无力或麻木等症状,一般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最长不超过24小时可完全缓解,但这是脑血管出现问题的预警信号,若不重视后续发生脑血栓的风险较高。例如一些研究发现,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史的人群,在短时间内再次发生脑血栓的概率明显高于无此经历的人群,且这类前兆症状可能会反复出现。对于有高血压、高血脂等基础疾病的人群,更要密切关注自身是否出现此类短暂性的神经功能缺损表现,因为这些基础疾病会增加脑血管病变的风险,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可能是脑血管进一步狭窄或堵塞的早期迹象。
2.头晕头痛变化
原本没有头晕头痛或者头晕头痛症状较稳定的人,突然出现频繁的头晕头痛,且头痛程度较以往加重、性质改变,或者头晕感持续不缓解等情况。这可能是由于脑血管供血不足等原因引起,当脑部血管存在潜在病变时,血液循环受到影响,会导致头部出现异常的感觉。比如一些患有动脉硬化的中老年人,血管弹性下降,血流动力学改变,更容易出现这种头晕头痛的前兆表现。同时,对于长期吸烟、酗酒的人群,其脑血管受到的损害风险增加,也更易在脑血栓前出现头晕头痛的异常变化。
3.视物异常
出现短暂的视力模糊、视野缺损等情况,这是因为脑部负责视觉传导的血管出现问题,影响了视觉中枢或相关神经的血液供应。例如有的患者会突然发现看东西不清楚,或者一侧眼睛视物有遮挡感等。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由于血管病变的发生率较高,更要留意自身是否出现视物方面的异常变化,因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等也可能与脑血管病变有一定关联,而视物异常可能是脑血管即将发生血栓的一个前兆表现。
二、脑血栓的典型症状
1.神经系统症状
肢体运动障碍:单侧肢体突然无力或活动不灵活,严重时可导致偏瘫,表现为不能正常持物、行走困难等。这是因为脑部负责支配肢体运动的神经纤维受到血栓影响,使得神经传导受阻,相应肢体的运动功能出现障碍。比如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域发生血栓时,常常会出现对侧肢体的运动和感觉障碍。
感觉异常:单侧肢体出现麻木、刺痛等感觉,部分患者还可能有面部感觉异常,如口角周围麻木等。这是由于脑部感觉传导通路受损,导致神经对感觉的传递出现异常。例如丘脑部位的血管发生血栓时,容易引起偏身感觉障碍。
言语障碍:表现为说话不清楚、言语含混,严重时可能出现不能言语(运动性失语)或者听不懂别人说话(感觉性失语)等情况。这是因为语言中枢所在的脑部区域血管发生血栓,影响了语言功能的正常实现。比如大脑左半球语言中枢相关血管出现问题时,容易出现言语方面的障碍。
2.脑部整体症状
意识障碍:病情较重的患者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如嗜睡、昏睡甚至昏迷。这是由于脑部大面积血管堵塞,脑功能受到严重影响,导致大脑对人体的意识调节功能出现紊乱。例如脑干等重要部位发生严重血栓时,更容易引发意识障碍等严重症状。
头痛呕吐:部分患者会出现头痛、呕吐症状,这是因为颅内压升高所致,当脑血管发生血栓后,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引起脑水肿,进而导致颅内压增高,刺激脑膜及呕吐中枢等引起头痛和呕吐。
特殊人群方面,对于老年人,由于其血管弹性下降、血管壁硬化等生理特点,更易发生脑血栓,所以老年人若出现上述前兆或症状要高度警惕,一旦出现相关表现应尽快就医。对于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基础疾病的人群,本身就是脑血栓的高危人群,更要密切关注自身身体状况,积极控制基础疾病,以降低脑血栓的发生风险。在生活方式上,长期吸烟、酗酒、缺乏运动等人群也属于高危人群范畴,这类人群要注意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增加适量运动等,来预防脑血栓的发生。女性在更年期前后由于体内激素变化等因素,也可能对脑血管产生一定影响,要注意自身健康状况的监测。儿童相对来说发生脑血栓的概率较低,但也可能因先天性血管畸形等原因发病,若儿童出现不明原因的神经功能异常表现,也需要及时排查是否存在脑血管相关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