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叶性肺炎分期包括充血水肿期、红色肝样变期、灰色肝样变期、溶解消散期。充血水肿期发病1-2天,肺叶肿胀等;红色肝样变期发病第3-4天,肺叶肿大等;灰色肝样变期发病第5-6天,肺叶仍肿大等;溶解消散期发病后1周左右,肺组织质地变软等,且各期受年龄、生活方式、病史等因素影响。
1.充血水肿期
病理表现:发病1-2天,肺部大体标本可见病变肺叶肿胀,重量增加,呈暗红色,切面可挤出带泡沫的血性浆液。镜下见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肺泡腔内有较多的浆液性渗出液,其内含有少量的红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
年龄因素影响:儿童大叶性肺炎充血水肿期可能因自身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善,病情进展相对成人可能更快,需密切监测病情变化。例如,儿童的肺泡结构和功能与成人有差异,在感染时炎症反应的起始阶段可能更易出现病情波动。
生活方式影响:若患儿存在营养不良等情况,会影响机体的免疫防御功能,使充血水肿期的炎症反应可能更重。因为营养不良会导致机体的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缺乏,影响白细胞等免疫细胞的功能,从而影响肺部炎症的初始阶段。
病史影响:既往有呼吸道感染病史的患儿,在此次大叶性肺炎充血水肿期,可能炎症反应更为明显。因为既往的呼吸道感染可能使呼吸道的防御机制受损,再次感染时更容易迅速进入充血水肿期并加重病情。
2.红色肝样变期
病理表现:发病第3-4天,病变肺叶进一步肿大,质地变实,切面灰红色,似肝脏,故称红色肝样变期。镜下见肺泡壁毛细血管仍扩张充血,肺泡腔内有大量的红细胞,少量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渗出物中可检出肺炎链球菌。
年龄因素影响:老年患者在红色肝样变期,由于机体的代偿能力下降,肺部的炎症反应可能导致呼吸困难等症状更为突出。老年人的肺组织弹性减退,肺泡换气功能不如年轻人,在红色肝样变期肺泡内大量红细胞等渗出,会进一步影响气体交换,加重缺氧表现。
生活方式影响:长期吸烟的患者,在大叶性肺炎红色肝样变期,吸烟导致的呼吸道纤毛运动障碍等因素会使痰液排出困难,加重肺部的炎症积聚。因为吸烟会损伤呼吸道的纤毛,影响痰液的正常清除,使得肺泡内的渗出物不易排出,炎症难以控制。
病史影响: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史的患者,在红色肝样变期,原有的肺部基础疾病会使病情雪上加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气道已经存在狭窄等病变,大叶性肺炎时肺泡的实变会进一步影响肺的通气和换气功能,导致呼吸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的风险增加。
3.灰色肝样变期
病理表现:发病第5-6天,病变肺叶仍肿大,但充血消退,由红色逐渐转变为灰白色,质实如肝,故称灰色肝样变期。镜下见肺泡腔内渗出物继续增加,充满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红细胞大部分溶解消失,渗出物中仍能检出大量肺炎链球菌。
年龄因素影响:婴幼儿在灰色肝样变期,由于其呼吸系统解剖和生理特点,如气道较窄、肺组织弹性差等,炎症导致的肺泡实变可能更容易引起通气和换气功能障碍。婴幼儿的胸廓相对较小,肺组织含血多含气少,炎症时肺泡实变对呼吸功能的影响更为显著,可能较早出现呼吸急促等表现。
生活方式影响:肥胖患者在灰色肝样变期,过多的脂肪组织可能影响胸廓的运动,进而影响肺部的通气。肥胖导致呼吸肌做功增加,肺部的炎症实变会进一步限制肺的扩张,使气体交换受到影响,加重缺氧情况。
病史影响:有心血管疾病病史的患者,在灰色肝样变期,肺部的炎症会影响心脏的功能。肺部的实变导致肺循环阻力增加,加重右心的负担,可能诱发心力衰竭等并发症。例如,本身有冠心病的患者,肺部炎症引起的缺氧等情况会进一步加重心肌缺血。
4.溶解消散期
病理表现:发病后1周左右进入该期,病变肺组织质地变软,切面实变病灶消失。镜下见中性粒细胞大多变性坏死,巨噬细胞明显增多,肺泡腔内渗出物开始溶解,逐渐由巨噬细胞吞噬清除,部分咳出,部分经淋巴管吸收。
年龄因素影响:老年患者在溶解消散期,机体的修复能力相对较弱,肺泡内渗出物的吸收可能较缓慢。老年人的细胞修复功能下降,巨噬细胞等清除渗出物的能力不如年轻人,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来完成肺部炎症的消散过程。
生活方式影响:长期卧床的患者在溶解消散期,由于活动减少,痰液排出相对困难,会影响渗出物的溶解消散。长期卧床导致呼吸道纤毛运动减弱,痰液不易排出,即使炎症进入溶解消散期,渗出物的清除也会受到影响,容易导致病情反复或加重。
病史影响:有糖尿病病史的患者在溶解消散期,高血糖环境不利于机体的免疫功能和组织修复。糖尿病患者的机体抵抗力相对较低,且高糖环境适合细菌等微生物生长,可能影响肺部渗出物的溶解消散过程,增加肺部感染复发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