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鉴别腰骶疼与妇科炎症
可通过疼痛特点与伴随症状、体格检查、辅助检查等多方面综合鉴别腰骶疼与妇科炎症。腰骶疼中腰椎间盘突出症有特定疼痛及伴随表现,体格检查直腿抬高试验等阳性,辅助检查影像学有相应改变;强直性脊柱炎疼痛有夜间重等特点,体格检查骶髂关节等试验阳性,辅助检查HLAB27等有异常。妇科炎症中盆腔炎疼痛部位、性质及伴随症状有其特点,体格检查有宫颈举痛等,辅助检查血常规等有异常,影像学可发现相关情况。临床需详细问病史,结合各项检查全面评估,特殊人群需谨慎处理。
一、疼痛特点与伴随症状
腰骶疼:
一般疼痛特点:腰骶部疼痛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如腰椎间盘突出症,多见于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久坐久站或有腰部外伤史的人群,疼痛可呈持续性或间歇性,活动时加重,休息后可能缓解。另外,强直性脊柱炎也可导致腰骶疼,好发于青壮年男性,疼痛具有夜间痛明显、休息后加重、活动后缓解的特点,且病情可能逐渐进展,影响脊柱活动度。
伴随症状:若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可能伴有下肢放射性疼痛、麻木,严重时可出现下肢肌力下降,如足下垂等情况;强直性脊柱炎除腰骶疼外,还可出现脊柱僵硬、畸形,晚期可能影响胸廓活动度,导致呼吸受限。
妇科炎症:
一般疼痛特点:常见的妇科炎症如盆腔炎,多发生于性活跃期、有月经的女性,疼痛部位多在下腹部,可累及腰骶部,疼痛性质多为持续性隐痛或胀痛,在劳累、性交后及月经前后加重。
伴随症状:盆腔炎常伴有阴道分泌物增多,分泌物可呈脓性、有异味;还可能出现月经紊乱,如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等;部分患者可伴有发热、寒战等全身症状。例如,急性盆腔炎患者体温可升高至38℃以上,而慢性盆腔炎患者全身症状相对较轻,但病情易反复。
二、体格检查差异
腰骶疼相关体格检查:
腰椎间盘突出症:医生进行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常呈阳性,即患者仰卧,被动直腿抬高患肢至60°以内出现下肢放射性疼痛,缓慢降低患肢高度,疼痛减轻后,再被动背屈患肢踝关节又出现疼痛;还可能伴有腰部肌肉紧张、腰椎生理曲度改变等表现。对于有腰部外伤史或长期劳损的人群,需重点检查腰部活动度及肌肉情况。
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压痛阳性,“4”字试验阳性,即患者仰卧,一侧下肢屈膝屈髋,将外踝置于对侧下肢膝上,检查者下压患者屈侧膝部,若骶髂关节出现疼痛为阳性;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脊柱活动度受限,如脊柱前屈、后伸、侧弯及旋转活动受限,Schober试验阳性,即测量患者直立位时双侧髂后上棘连线中点上方10cm处及下方5cm处的距离,向前弯腰时,两点间距离增加小于4cm。
妇科炎症相关体格检查:
盆腔炎:妇科检查时可发现宫颈举痛、附件区压痛,若为急性盆腔炎,子宫及附件区有明显压痛、反跳痛,阴道分泌物增多且质地异常;慢性盆腔炎患者可触及盆腔增厚、包块等。对于有性生活史的女性,妇科检查是重要的诊断手段,检查时需注意无菌操作,避免引起医源性感染,尤其在月经期需谨慎进行妇科检查,防止炎症扩散。
三、辅助检查鉴别
腰骶疼相关辅助检查:
影像学检查:腰椎X线可观察腰椎骨质情况,如有无骨质增生、腰椎间隙变窄等;腰椎CT能更清晰地显示腰椎间盘突出情况、椎管狭窄等;磁共振成像(MRI)对腰椎间盘、脊髓等软组织显示更为清楚,可明确是否存在椎间盘突出、脊髓受压等情况。对于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X线早期可能无明显异常,晚期可见骶髂关节间隙狭窄、融合等;MRI在早期可发现骶髂关节骨髓水肿等炎症表现。
实验室检查: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常伴有人类白细胞抗原B27(HLAB27)阳性,但其阴性也不能完全排除该病;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一般实验室检查无特异性指标异常。
妇科炎症相关辅助检查:
实验室检查:盆腔炎患者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升高;阴道分泌物涂片或培养可发现病原菌,如淋病奈瑟菌、衣原体等;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等炎症指标可升高。
影像学检查:B超检查可发现盆腔积液、输卵管增粗等情况,对于诊断盆腔炎有一定帮助;盆腔磁共振成像可更清晰地显示盆腔内炎症情况,如是否存在盆腔脓肿等,但一般不作为首选检查。
通过以上疼痛特点与伴随症状、体格检查以及辅助检查等多方面的综合分析,可对腰骶疼与妇科炎症进行鉴别。在临床实践中,需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包括年龄、月经史、性生活史、腰部外伤史等,结合各项检查结果进行全面评估,以明确诊断,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对于特殊人群,如妊娠期女性出现腰骶疼或妇科炎症,需格外谨慎,充分考虑胎儿安全等因素,选择对胎儿影响最小的检查及治疗方法;老年患者由于机体功能减退,疾病表现可能不典型,需更细致地进行检查和评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