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疫苗有用吗
乙肝疫苗可利用乙肝表面抗原刺激人体产生乙肝表面抗体来预防乙肝,预防效果显著,不同人群接种效果不同,接种有禁忌人群,接种后有常见和严重反应及相应处理,特殊人群接种有建议,它是预防乙肝的有用手段
一、乙肝疫苗的作用原理
乙肝疫苗是一种预防乙型肝炎的疫苗。其作用原理是利用乙肝病毒表面的一种抗原(称为乙肝表面抗原,HBsAg),将其制成疫苗接种到人体后,人体免疫系统会识别这种抗原,并产生相应的抗体(乙肝表面抗体,抗-HBs)。当人体再次接触乙肝病毒时,免疫系统就能迅速识别并启动免疫反应,清除乙肝病毒,从而达到预防乙肝感染的目的。大量科学研究表明,接种乙肝疫苗后产生的乙肝表面抗体滴度越高,对乙肝病毒的抵抗力就越强。例如,多项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乙肝表面抗体滴度≥10mIU/ml时,可有效预防乙肝病毒感染。
二、乙肝疫苗的预防效果
1.对乙肝感染的预防:乙肝疫苗的预防效果显著。大规模的临床研究数据显示,接种乙肝疫苗后,人群感染乙型肝炎的发生率明显降低。例如,在乙肝高发地区,接种乙肝疫苗的人群中,乙肝的新发病例较未接种人群大幅减少。一般来说,全程接种乙肝疫苗(按照0、1、6个月的程序接种3针)后,约90%以上的人可产生保护性抗体,且保护效果至少可持续12年。不过,随着时间推移,部分人的乙肝表面抗体滴度会逐渐下降,对于抗体滴度较低(<10mIU/ml)的人群,可考虑加强接种乙肝疫苗以维持有效的保护水平。
2.不同人群接种乙肝疫苗的效果
新生儿:新生儿是乙肝疫苗的重点接种人群。由于新生儿自身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感染乙肝病毒后极易慢性化。及时接种乙肝疫苗可有效阻断母婴传播等途径导致的乙肝感染。研究表明,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乙肝疫苗,结合乙肝免疫球蛋白的使用,可使乙肝母婴传播的阻断率达到90%以上。
儿童和青少年:对于未感染过乙肝病毒且乙肝表面抗体阴性的儿童和青少年,接种乙肝疫苗同样能有效产生保护性抗体。例如,在学校等集体场所,通过接种乙肝疫苗可降低乙肝的感染率,营造健康的生活学习环境。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和青少年接种乙肝疫苗后的免疫应答情况有所不同,但总体而言,按照程序接种都能获得较好的免疫效果。
成年人:成年人接种乙肝疫苗也能产生相应抗体。对于那些因职业等原因有可能接触乙肝病毒的人群,如医务人员、经常接触血液的人员等,接种乙肝疫苗可有效预防乙肝感染。一般成年人接种乙肝疫苗后,抗体阳转率也较高,但同样需要关注抗体滴度的变化,定期进行检测,必要时加强接种。
三、接种乙肝疫苗的注意事项
1.禁忌人群
过敏体质者:如果对乙肝疫苗中的某些成分过敏,如酵母提取物等,接种后可能会发生严重的过敏反应,如过敏性休克等。因此,明确对乙肝疫苗过敏的人群禁忌接种乙肝疫苗。
患有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慢性疾病急性发作期和发热者:此时人体免疫力相对较低,接种乙肝疫苗可能会加重病情,或者影响疫苗的免疫效果。应在病情稳定或康复后再考虑接种乙肝疫苗。例如,患有活动性肝炎、结核病等急性或慢性疾病的患者,需等病情得到控制后再进行接种评估。
孕妇:一般不建议孕妇接种乙肝疫苗,虽然目前没有明确证据表明乙肝疫苗会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但为了安全起见,通常建议孕妇在分娩后再接种乙肝疫苗。不过,如果孕妇是乙肝病毒携带者且有暴露于乙肝病毒的高风险情况,在充分评估风险受益比后,可在医生指导下谨慎接种。
2.接种后的反应及处理
常见反应:接种乙肝疫苗后,部分人可能会出现一些轻微反应,如接种部位的红肿、疼痛、瘙痒,一般在1-2天内可自行缓解。少数人可能会出现低热,体温一般不超过38.5℃,也多在1-2天内恢复正常。
严重反应:极少数人可能会出现严重过敏反应等,如呼吸困难、面色苍白、血压下降等。一旦出现严重反应,应立即就医进行抢救。在接种乙肝疫苗后,受种者应在接种现场留观30分钟,以便及时发现异常反应并进行处理。
3.特殊人群的接种建议
婴幼儿:婴幼儿接种乙肝疫苗时,要选择正规的接种机构,由专业医护人员进行操作。接种后要密切观察婴幼儿的反应,如有无异常哭闹、发热等情况。对于早产儿等特殊婴幼儿,要根据其身体状况在医生评估后确定接种时间等。
老年人:老年人接种乙肝疫苗前,要详细告知医生自身的健康状况,如是否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接种后也要注意观察身体反应,由于老年人免疫力相对较低,出现不良反应的风险可能相对较高,如有不适要及时就医。
总之,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非常有用的手段,通过了解乙肝疫苗的作用原理、预防效果以及接种注意事项等内容,人们可以更好地利用乙肝疫苗来预防乙肝感染,保护自身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