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上呼吸道感染吃什么药
上呼吸道感染的应对包括对症治疗药物、抗病毒药物、抗菌药物使用及非药物干预措施,儿童、老年人、孕妇等特殊人群有各自注意事项。对症治疗药物有解热镇痛药、减轻鼻充血药物、镇咳药物、祛痰药物;抗病毒药物对流感病毒感染适用,需严格掌握适应证;抗菌药物一般病毒感染不用,细菌感染时根据情况选用;非药物干预包括休息、多饮水、饮食;儿童用药谨慎,优先非药物干预,选儿童专用剂型并观察反应;老年人用药需考虑肝肾功能及药物相互作用;孕妇用药谨慎,优先非药物干预,必须用药选对胎儿影响小的。
一、对症治疗药物
(一)解热镇痛药
上呼吸道感染常伴有发热、头痛、肌肉酸痛等症状时,可选用对乙酰氨基酚等药物。对乙酰氨基酚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发挥解热镇痛作用,适用于大多数人群,包括不同年龄、性别且无严重肝肾疾病等基础病史的患者,能有效缓解发热和疼痛,改善患者舒适度。
(二)减轻鼻充血药物
若有鼻塞症状,可使用伪麻黄碱等减轻鼻充血的药物。伪麻黄碱能选择性收缩鼻黏膜血管,减轻鼻塞症状,一般人群均可使用,但有高血压、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病史的人群需谨慎,使用时需关注自身基础疾病情况。
(三)镇咳药物
对于咳嗽症状明显的患者,若为干咳可选用右美沙芬等镇咳药。右美沙芬通过抑制延髓咳嗽中枢发挥镇咳作用,无成瘾性,适用范围较广,不同年龄、性别患者在无禁忌证时可使用,但有严重肺部疾病等病史的患者需遵医嘱。
(四)祛痰药物
当有咳痰且痰液黏稠不易咳出时,可选用氨溴索等祛痰药。氨溴索能增加呼吸道黏膜浆液腺的分泌,减少黏液腺分泌,降低痰液黏度,促进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分泌,增加支气管纤毛运动,使痰液易于咳出,各类人群均可使用,尤其适用于有咳痰症状且痰液黏稠的上呼吸道感染患者。
二、抗病毒药物
(一)常用抗病毒药物
对于流感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可使用奥司他韦等抗病毒药物。奥司他韦能抑制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活性,阻止流感病毒从被感染的细胞中释放,减少病毒传播。但奥司他韦有一定适用年龄限制,需根据患者年龄合理选用,且有肾功能不全等病史的患者使用时需调整剂量。
(二)使用注意事项
抗病毒药物的使用需严格掌握适应证,一般不建议常规使用抗病毒药物来治疗普通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仅在明确为流感病毒等特定病毒感染且符合使用指征时才考虑使用,使用过程中需关注患者的不良反应等情况。
三、抗菌药物
(一)使用原则
上呼吸道感染大多由病毒引起,一般不需要使用抗菌药物。但如果合并细菌感染,如出现脓痰、流黄脓涕、血常规提示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升高、C反应蛋白升高等情况,可根据病情选用合适的抗菌药物,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选用抗菌药物时需考虑患者的年龄、过敏史等情况,例如有青霉素过敏史的患者需避免使用青霉素类药物,选择其他合适的抗菌药物。
四、非药物干预措施
(一)休息
患病期间充足的休息非常重要,无论是儿童、成人还是老年人,都需要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让身体有足够的能量来对抗感染,儿童由于身体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更需要充足休息来促进恢复。
(二)多饮水
多饮水可以帮助稀释痰液,促进新陈代谢,有利于体内毒素排出,不同年龄、性别患者都应保证每日摄入足够的水分,儿童需注意按需补水,避免脱水情况发生。
(三)饮食
饮食上应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等,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保证营养均衡,摄入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等,以增强机体抵抗力,例如维生素C有助于提高机体免疫力,对促进上呼吸道感染恢复有一定帮助。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儿童
儿童上呼吸道感染时用药需格外谨慎,尽量优先选择非药物干预措施,如保证休息、多饮水等。在药物选择上,需避免使用不适合儿童的药物,例如一些复方感冒药中可能含有不适合儿童的成分,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儿童专用的药物剂型,同时要密切观察儿童用药后的反应,因为儿童的肝肾功能尚未发育完全,药物代谢能力与成人不同。
(二)老年人
老年人上呼吸道感染时,由于其机体功能衰退,肝肾功能减退,药物代谢和排泄能力下降,在用药时需更加谨慎,选择药物时要考虑药物对肝肾功能的影响,避免使用可能加重肝肾功能负担的药物,同时要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例如老年人常同时患有多种慢性疾病,服用多种药物,此时使用上呼吸道感染药物需咨询医生或药师,防止药物相互作用产生不良后果。
(三)孕妇
孕妇上呼吸道感染时用药需特别小心,许多药物可能会对胎儿产生影响,应在医生评估后谨慎选择药物。一般优先采用非药物干预措施,如通过休息、多饮水等缓解症状,如果必须用药,要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药物,医生会根据孕妇的孕周、病情等综合情况来权衡用药的利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