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哮喘引起咳嗽怎么办
支气管哮喘可因气道炎症刺激和高反应性致咳嗽,非药物干预包括避免接触过敏原、改善环境因素、呼吸训练;药物治疗有支气管舒张剂、糖皮质激素、白三烯调节剂;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人、妊娠期女性有各自注意事项,儿童需重家居安全与规范用药,老年人要考虑肝肾功能及呼吸训练,妊娠期女性用药需谨慎评估。
一、明确支气管哮喘引起咳嗽的原因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以慢性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的异质性疾病,其引起咳嗽的原因主要与气道炎症刺激、气道高反应性有关。气道炎症会导致气道黏膜水肿、分泌物增多,刺激气道感受器引发咳嗽;而气道高反应性使得气道对各种刺激因子如冷空气、过敏原等更为敏感,容易诱发咳嗽。不同年龄人群,儿童可能因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更易因病毒感染等诱发哮喘相关咳嗽;成年人则可能与接触职业性过敏原、环境污染等因素相关;有过敏病史的人群相对更易出现因哮喘导致的咳嗽。
二、非药物干预措施
(一)避免接触过敏原
对于已知的过敏原,如花粉、尘螨、动物毛发等,需尽量避免接触。例如,在花粉传播季节,过敏体质的哮喘患者应减少外出,尤其是在花粉浓度高的时段;室内要保持清洁,使用防螨寝具,定期清洗床上用品等。不同年龄人群中,儿童可能更易接触到室内的尘螨等过敏原,家长需特别注意家居环境的清洁;成年人若从事与某些职业性过敏原相关的工作,需做好职业防护。
对于有明确食物过敏原的哮喘患者,要避免食用相关食物。比如对海鲜过敏的患者,应杜绝食用各类海鲜产品。
(二)改善环境因素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维持适宜的温度(一般18~22℃)和湿度(40%~60%)。空气污浊或过于干燥、潮湿都可能加重哮喘患者的咳嗽症状。对于儿童来说,适宜的室内环境有助于其呼吸功能的稳定;老年人的呼吸道功能相对较弱,更需要良好的室内环境来减少咳嗽的诱发。
避免接触刺激性气体,如香烟烟雾、化学消毒剂、油漆等。吸烟不仅会直接损害呼吸道,还会加重哮喘患者的气道炎症,诱发咳嗽。无论是成年人还是儿童,都应远离吸烟环境,家庭中如有吸烟者应尽量戒烟。
(三)呼吸训练
腹式呼吸是一种有效的呼吸训练方法。患者取卧位或坐位,一手放在胸部,一手放在腹部,吸气时腹部隆起,胸部尽量不动;呼气时腹部下陷,每分钟呼吸7~8次,每次练习10~15分钟,每天可练习2~3次。这种呼吸方式有助于增强呼吸肌的力量,改善肺通气功能,缓解哮喘引起的咳嗽。儿童进行腹式呼吸训练时,家长可在一旁引导,通过游戏化的方式帮助儿童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老年人进行呼吸训练时要注意循序渐进,避免过度疲劳。
三、药物治疗
支气管舒张剂:如短效β?受体激动剂(沙丁胺醇等),可迅速舒张支气管平滑肌,缓解气道痉挛,从而减轻咳嗽症状。但需注意,此类药物一般为按需使用,不建议长期单一使用。
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作用,能减轻气道炎症,如吸入用布地奈德等。吸入糖皮质激素是控制哮喘慢性炎症的常用方法,局部抗炎作用强,全身不良反应少,但需要长期规范使用,不同年龄患者使用时需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剂量和剂型,儿童使用时要特别注意药物对生长发育的影响,需在医生指导下合理应用。
白三烯调节剂:如孟鲁司特钠等,能调节白三烯的生物活性,减轻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对哮喘引起的咳嗽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尤其适用于阿司匹林哮喘等特殊类型哮喘患者,儿童和成年人均可使用,但儿童用药需按照儿童剂型和剂量规范使用。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儿童
儿童哮喘引起咳嗽时,非药物干预方面要更加注重家居环境的清洁和安全,避免儿童接触危险物品和过敏原。在药物治疗上,要严格遵循儿童用药的剂量和剂型要求,避免使用不适合儿童的药物剂型。例如,儿童使用的吸入装置需要家长正确指导使用,确保药物能有效到达气道。同时,要密切观察儿童用药后的反应,如出现皮疹、呼吸急促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
(二)老年人
老年人哮喘引起咳嗽时,非药物干预要特别注意环境温度的调节,避免因温度变化诱发咳嗽。在药物治疗方面,要考虑老年人可能存在的肝肾功能减退等情况,选择对肝肾功能影响较小的药物,并且要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例如,老年人同时服用多种药物时,需咨询医生是否会与治疗哮喘的药物产生不良相互作用。此外,老年人进行呼吸训练时要缓慢进行,避免因过度换气导致不适。
(三)妊娠期女性
妊娠期女性哮喘引起咳嗽时,非药物干预要注重避免使用可能对胎儿有影响的物质来改善环境。在药物治疗上,要谨慎选择对胎儿无不良影响的药物。例如,吸入糖皮质激素在妊娠期相对较为安全,但仍需在医生的严格评估下使用,医生会权衡哮喘控制不佳对孕妇和胎儿的影响以及药物对胎儿的潜在风险,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