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气肿病人怎么锻炼
肺气肿病人可通过有氧运动、呼吸功能锻炼、力量训练进行锻炼。有氧运动包括散步、慢跑、游泳,需注意强度和环境等;呼吸功能锻炼有腹式呼吸和缩唇呼吸,要掌握正确方法;力量训练涵盖上肢和下肢力量训练,要循序渐进并注意自身耐受。锻炼时要循序渐进、选合适环境,出现不适立即停止,需长期坚持并结合药物治疗控制病情。
一、有氧运动
1.散步:适合大多数肺气肿病人,是一种低强度的有氧运动。开始时可每次散步10-15分钟,每天1-2次,根据身体状况逐渐增加时间和距离。散步时要保持轻松的步伐,呼吸均匀,一般来说,散步时的心率应控制在(220-年龄)×60%-70%的范围内较为合适,这样既能达到锻炼心肺功能的目的,又不会给身体造成过大负担。对于老年肺气肿病人,要注意选择平坦、环境舒适的场所散步;对于年轻且病情相对稳定的肺气肿病人,可以适当增加散步的速度和距离,但也需以自身不出现明显气促等不适症状为前提。
2.慢跑:病情稳定、肺功能较好的肺气肿病人可以尝试慢跑。开始慢跑时间可较短,如5-8分钟,然后逐渐延长至10-15分钟左右。慢跑时要注意保持正确的姿势,身体微微前倾,步伐不宜过大,双臂自然摆动。慢跑过程中如果出现气促、胸闷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一般来说,慢跑时的心率应控制在(220-年龄)×65%-80%的范围内,需要根据个人身体状况进行调整。对于有心血管基础疾病的肺气肿病人,进行慢跑前应先咨询医生意见,评估运动风险。
3.游泳:游泳是一种全身性的运动,对肺气肿病人的心肺功能锻炼有较好效果。在水中,浮力可以减轻身体的重量,减少关节的压力,同时水的阻力又能增强肌肉力量。肺气肿病人可以选择在室内温水游泳池进行游泳锻炼,开始时每次游泳时间控制在10-15分钟,逐渐增加到20-30分钟左右。游泳时要注意呼吸的配合,一般采用口吸气、鼻呼气的方式,保持呼吸的节奏与游泳的动作相协调。对于身体虚弱、行动不便的肺气肿病人,可先从在水中行走等简单的水中活动开始,逐步过渡到游泳。
二、呼吸功能锻炼
1.腹式呼吸:病人取仰卧位或舒适的坐位,一手放在胸部,一手放在腹部。吸气时,腹部肌肉放松,尽力挺腹,使放在腹部的手向上抬起;呼气时,腹部肌肉收缩,将膈肌向上推,使放在胸部的手有所下降。每次练习5-10分钟,每天可进行3-4次。腹式呼吸可以增加膈肌的活动度,提高肺活量。对于老年肺气肿病人,进行腹式呼吸时要注意保持身体放松,避免紧张;对于病情较重、行动困难的病人,可以在床上进行简单的腹式呼吸练习,如平躺在床上,双手放在腹部感受腹部的起伏。
2.缩唇呼吸:病人闭嘴用鼻吸气,然后通过缩唇(如吹口哨样)缓慢呼气,呼气时间应比吸气时间长1-2倍。每次吸气和呼气的时间可根据自身情况调整,一般吸气2秒,呼气4-6秒,每次练习10-15分钟,每天3-4次。缩唇呼吸可以延长呼气时间,增加气道内压力,防止气道过早塌陷,从而改善通气功能。对于合并有慢性支气管炎的肺气肿病人,缩唇呼吸有助于减少痰液的排出阻力;对于年轻的肺气肿病人,可在日常活动中随时进行缩唇呼吸练习,如在行走、上下楼梯时有意识地应用缩唇呼吸来调节呼吸。
三、力量训练
1.上肢力量训练:可选择使用哑铃进行锻炼,开始时选择较轻的哑铃,如1-2公斤重的哑铃,进行简单的屈肘、伸肘动作,每次练习10-15次,每天2-3组。随着力量的增加,逐渐增加哑铃的重量。上肢力量训练可以增强肩部和手臂的肌肉力量,有助于改善日常生活中的活动能力。对于患有关节炎等上肢关节疾病的肺气肿病人,应避免使用哑铃进行过度的力量训练,可选择弹力带进行阻力训练,通过拉伸弹力带来达到锻炼上肢肌肉的目的。
2.下肢力量训练:可进行坐位抬腿训练,病人坐在椅子上,将一侧下肢伸直抬起,保持5-10秒后放下,然后换另一侧下肢进行训练,每次每侧下肢练习10-15次,每天2-3组。也可以进行靠墙静蹲训练,病人背部靠墙,双膝关节屈曲,大腿与地面平行,保持这个姿势30-60秒,然后缓慢站起,每次练习10-15次,每天2-3组。下肢力量训练有助于提高身体的平衡能力和行走能力。对于有下肢关节疾病或行动不便的肺气肿病人,坐位抬腿训练可在床边进行,靠墙静蹲训练可适当缩短保持姿势的时间和减少次数,以自身能耐受为准。
在进行锻炼时,肺气肿病人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锻炼应循序渐进,根据自身的身体状况逐渐增加运动强度和时间,避免一开始就进行过于剧烈的运动。其次,要选择合适的锻炼环境,保证空气流通、环境安全。再次,锻炼过程中如果出现明显的呼吸困难、胸痛、头晕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锻炼,并及时就医。最后,肺气肿病人的锻炼需要长期坚持,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同时要结合正规的药物治疗等综合治疗措施来控制病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