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种乙肝疫苗前要检查什么
接种乙肝疫苗前需进行病史询问,包括过敏史和疾病史;要进行肝功能检查,涉及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等指标;还需进行乙肝五项检查,包括乙肝表面抗原、乙肝表面抗体、乙肝e抗原、乙肝e抗体、乙肝核心抗体;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等可能还需考虑其他相关因素,要综合各项检查结果来判断是否适宜接种及接种方案等
一、病史询问
1.过敏史:若既往对疫苗成分(如酵母等)有过敏史,需提前告知医生,因为乙肝疫苗可能含相关成分,过敏史可能影响疫苗接种的安全性及是否能接种等判断。比如有明确对酵母过敏史者,接种乙肝疫苗需谨慎评估,避免引发严重过敏反应。不同年龄人群过敏史影响不同,儿童过敏史需更细致排查,因儿童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过敏反应可能更严重。
2.疾病史:如处于急性疾病发作期,如发热、严重感染等情况,一般不建议立即接种乙肝疫苗,需待疾病康复后再评估。慢性疾病患者,如慢性肝病患者等,接种乙肝疫苗前需综合评估病情,因为本身肝脏基础疾病可能影响疫苗的免疫应答等情况。对于不同年龄的疾病史,儿童若有先天性疾病等,需考虑疾病对疫苗接种的影响及疫苗接种后可能出现的反应与疾病的关联性等。
二、肝功能检查
1.谷丙转氨酶(ALT):其是反映肝细胞损伤的重要指标。正常参考值一般为5~40U/L(因检测方法不同参考值略有差异)。如果ALT明显升高,可能提示存在肝脏炎症等病变,此时接种乙肝疫苗可能需要进一步评估,因为肝脏炎症状态下接种疫苗可能影响免疫效果,或者加重肝脏负担等。不同年龄人群的ALT正常参考值范围可能有一定差异,儿童的参考值范围相对成人可能略有不同,需依据儿童的具体检测标准来判断。
2.谷草转氨酶(AST):正常参考值一般为8~40U/L。AST与ALT一起可帮助判断肝脏损伤的程度和部位等。若AST异常升高,结合ALT等指标综合判断肝脏情况,进而决定是否适宜接种乙肝疫苗。对于不同年龄人群,AST的临床意义及正常范围需结合儿童或成人的生理特点来分析,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肝脏功能尚未完全成熟,AST的正常范围与成人有别。
3.总胆红素(TBIL):正常参考值一般为3.4~17.1μmol/L。总胆红素升高可能提示胆红素代谢异常,常见于肝脏疾病、胆道疾病等。乙肝疫苗接种前检查总胆红素,有助于了解肝脏的胆红素代谢功能,若总胆红素异常,需进一步明确原因,再考虑乙肝疫苗接种事宜。不同年龄人群总胆红素的正常范围不同,儿童的胆红素代谢特点与成人不同,新生儿可能存在生理性黄疸等情况,需区分生理性和病理性胆红素升高对乙肝疫苗接种的影响。
三、乙肝五项检查
1.乙肝表面抗原(HBsAg):若HBsAg阳性,说明已经感染乙肝病毒,此时接种乙肝疫苗就没有意义了,需要进一步进行乙肝病毒DNA等相关检查来评估病情。不同年龄人群感染乙肝病毒后的表现可能不同,儿童感染乙肝病毒可能转为慢性感染的风险较高,而成人感染乙肝病毒多数可自行清除病毒。
2.乙肝表面抗体(HBsAb):HBsAb是保护性抗体,其阳性表示对乙肝病毒有免疫力。若HBsAb阳性且滴度较高,一般不需要接种乙肝疫苗;若HBsAb阴性或滴度较低,则需要根据情况考虑是否接种乙肝疫苗或加强接种。不同年龄人群HBsAb的水平会受多种因素影响,儿童的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HBsAb水平可能相对不稳定,需定期监测评估。
3.乙肝e抗原(HBeAg):HBeAg阳性通常提示乙肝病毒复制活跃,传染性较强。结合其他乙肝五项指标综合判断乙肝病毒感染的状态,进而指导乙肝疫苗接种决策。对于不同年龄人群,HBeAg阳性的临床意义及后续处理需考虑年龄因素对病情发展和疫苗接种的影响。
4.乙肝e抗体(HBeAb):HBeAb阳性可能有不同意义,若处于乙肝恢复期等情况,需结合其他指标判断。在乙肝疫苗接种前检查乙肝e抗体,有助于全面了解乙肝病毒感染状态,从而确定是否需要接种疫苗及接种方案。不同年龄人群乙肝e抗体阳性的临床意义有所不同,儿童的免疫应答特点可能使乙肝e抗体阳性的意义与成人有差异。
5.乙肝核心抗体(HBcAb):HBcAb阳性表示曾经感染过乙肝病毒,无论病毒是否被清除。在乙肝疫苗接种前检查乙肝核心抗体,可了解既往乙肝病毒感染情况,进而辅助判断是否需要接种疫苗等。不同年龄人群既往乙肝病毒感染后的转归不同,儿童既往感染乙肝病毒后转为慢性感染的概率与成人不同,需综合评估。
四、其他相关检查(如有必要)
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如孕妇等,可能还需要考虑其他相关因素,但一般首先进行上述病史询问、肝功能检查和乙肝五项检查等。孕妇接种乙肝疫苗需谨慎,在接种前除了上述常规检查外,还需综合评估孕期情况等,因为乙肝疫苗对孕妇及胎儿的影响需要特别关注,要确保接种的安全性和必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