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脑损伤如何做康复训练

来源:民福康

脑损伤康复训练包括早期、恢复期、认知与言语康复训练及注意事项。早期需正确体位摆放和尽早被动运动;恢复期有主动运动、平衡协调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认知与言语康复训练针对相应障碍进行;注意个性化、循序渐进及家庭参与。

一、早期康复训练

1.体位摆放

对于脑损伤患者,早期应注意正确的体位摆放,如仰卧位时,头部应保持中立位,肩部稍垫高,上肢伸展,手指伸展,下肢膝关节微屈,足底放置足托,保持足背屈90°左右,以预防关节挛缩。这是因为不正确的体位可能导致肌肉痉挛、关节畸形等问题,影响后期康复。对于婴幼儿脑损伤患者,需特别注意保持肢体的功能位,根据其年龄和病情调整,避免因长期不良体位影响正常的生长发育和神经功能恢复。

2.被动运动

在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应尽早开始被动运动。包括关节的屈伸、旋转等活动,如每天为患者进行上下肢各关节的被动活动,每个关节活动5-10次,频率可根据患者情况适当调整。被动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对于不同年龄的脑损伤患者,运动的幅度和力度需有所不同。例如,儿童脑损伤患者由于骨骼、肌肉等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运动幅度不宜过大,力度要轻柔;而成年患者可根据耐受程度适当增加活动幅度和力度,但也应避免过度用力造成损伤。

二、恢复期康复训练

1.主动运动训练

当患者具备一定的运动能力时,逐步进行主动运动训练。如让患者进行肢体的抬举、伸展等动作,从简单的动作开始,逐渐增加难度和强度。对于有认知障碍的脑损伤患者,需要在康复治疗师的引导下进行训练,通过反复练习帮助患者恢复运动功能。例如,可让患者进行坐起训练、站立训练等,坐起训练可先从半卧位开始,逐渐增加坐立的时间和角度;站立训练则需要在辅助下进行,逐渐增加站立的稳定性和时间。

2.平衡与协调训练

平衡和协调训练对于脑损伤患者恢复正常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非常重要。可以通过平衡板、平衡垫等器械进行训练,让患者练习保持身体平衡。例如,让患者站在平衡板上,尝试保持平衡,逐渐增加难度,如闭上眼睛进行训练。协调训练可采用抛接球、指鼻试验等方法,让患者进行手眼协调、肢体协调等方面的训练。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平衡和协调训练的难度和方式也有所差异。儿童患者可通过游戏化的方式进行训练,增加趣味性,提高训练的依从性;成年患者则可根据其职业和生活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平衡与协调训练方案。

3.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

包括进食、穿衣、洗漱、如厕等方面的训练。例如,训练患者用健手或患手进行进食,开始可使用辅助器具,逐渐过渡到自主进食;训练患者穿衣时,先从简单的衣物开始,如开衫、松紧带裤子等,帮助患者恢复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对于有认知障碍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需要更细致的引导和重复练习,家属在康复过程中也应积极参与,协助患者进行训练,并根据患者的进展调整训练计划。

三、认知与言语康复训练

1.认知训练

如果脑损伤影响了患者的认知功能,如注意力、记忆力、定向力等,需要进行相应的认知训练。例如,通过拼图、记忆游戏等方式训练患者的记忆力和注意力;通过地图辨认、时间地点辨认等训练患者的定向力。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认知训练的内容和方式应有所不同。儿童患者可采用色彩鲜艳、有趣的认知训练工具;成年患者则可根据其职业和文化程度选择合适的训练内容。

2.言语康复训练

对于有言语障碍的脑损伤患者,言语康复训练至关重要。包括发音训练、口语表达训练、理解能力训练等。例如,让患者进行发音练习,从简单的单音开始,逐渐过渡到单词、句子;进行口语表达训练时,可让患者描述日常生活中的事物、讲述自己的经历等;理解能力训练则通过问答、指令执行等方式进行。在言语康复训练过程中,治疗师需要根据患者的言语障碍程度和类型制定个性化的训练方案,并且要注重与患者的沟通和互动,鼓励患者积极参与训练。

四、康复训练的注意事项

1.个性化原则

每个脑损伤患者的病情、年龄、身体状况等都有所不同,康复训练方案应因人而异。例如,对于老年脑损伤患者,身体机能相对较弱,康复训练的强度和难度应适当降低,注重安全性和舒适性;对于年轻的脑损伤患者,可根据其恢复情况适当增加训练的强度和难度,以促进更好的功能恢复。

2.循序渐进原则

康复训练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渐增加训练的强度、难度和时间。不能一开始就进行高强度的训练,以免患者过度疲劳或受伤。例如,在进行运动训练时,先从低强度的被动运动开始,随着患者身体状况的改善,逐步增加主动运动的强度和时间。

3.家庭参与原则

家属在脑损伤患者的康复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家属应积极参与患者的康复训练,在家中按照康复治疗师制定的方案协助患者进行训练,并且要给予患者足够的关心和鼓励,营造良好的康复氛围。同时,家属还需要注意患者的生活护理,如饮食、作息等,为患者的康复创造良好的条件。

了解疾病
脑损伤
脑损伤指的是外力作用于头部引起的脑组织损伤。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脑损伤九级标准
周范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甲
在临床上并没有颅脑损伤九级标准的说法。一般可以通过格拉斯哥昏迷计分,根据患者的运动、言语反应以及睁眼反应进行评分,之后再根据累计得分判断伤情,将颅脑损伤分为轻型、中型和重型。1、轻型如果患者累计得分为13-15分,受伤后昏迷时间小于20分钟,则属于轻型颅脑损伤。2、中型如果累计得分为9-14分,受伤后昏迷20分钟到6小时,则属于中型颅脑损
化疗脑损伤会恢复吗
朱希山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甲
化疗脑损伤通常难以完全恢复,但少部分患者可以达到临床治愈的标准。患者因为化疗导致脑组织、细胞出现损伤时,通常没有任何方式使脑细胞、组织复原,因为其属于不可逆的伤害,通常难以恢复。但是部分患者脑损伤程度较轻,并且能够积极配合医生进行康复治疗,可以使出现的临床症状,如视物模糊、运动障碍等得到缓解,达到临床治愈标准,不影响正常的生活、工作。此外
摇晃宝宝的危害
郭庆辉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摇晃宝宝可能会对其造成一定的危害,包括影响视力、颈部受伤、引发癫痫等。 1.影响视力 摇晃宝宝还可能导致视网膜毛细血管破裂,引起视网膜病变,从而影响宝宝的视力。 2.颈部受伤 宝宝的头部相对较重,而颈部肌肉发育不完善,难以承受头部的重量。剧烈摇晃宝宝时,可能会导致颈部受伤,甚至引起脑损伤。 3.引发
眼皮一直跳是什么原因
杨丽霞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眼皮一直跳,可能是精神紧张、眼部疲劳、神经系统疾病、药物副作用等引起的。 1.精神紧张 长期处于紧张、焦虑、压力大的状态,可导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眼睑痉挛。 2.眼部疲劳 长期使用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或长期熬夜、睡眠不足,可导致眼部疲劳,引起眼睑痉挛。 3.神经系统疾病 面神经受到刺激或损伤,
后天斜视是怎么造成的
杨丽霞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后天斜视的成因主要包括屈光异常、外伤、眼肌麻痹、神经系统疾病等。 1.屈光异常 如近视、远视和散光等,这些视力问题可能导致眼睛调节异常,进而引发斜视。 2.外伤 颅脑或眼部受伤,例如眶壁骨折或脑损伤,可能影响眼外肌神经,导致斜视。 3.眼肌麻痹 病毒感染或炎症等可能导致眼肌麻痹,进而引起眼球运动障碍
左下眼皮一直跳咋回事
杨丽霞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左下眼皮一直跳可能是用眼过度、精神紧张、眼部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原因所致。 1.用眼过度 长时间使用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或长期阅读、写作等,可导致眼部疲劳,引起左下眼皮一直跳。 2.精神紧张 压力过大、情绪激动、焦虑等,可导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引起左下眼皮一直跳。 3.眼部疾病 结膜炎、角膜炎、麦
右眼皮跳得厉害是怎么回事
杨丽霞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右眼皮跳得厉害可能是用眼过度、精神紧张、眼部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原因所致。 1.用眼过度 长时间使用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或长期阅读、写作等,可导致眼部疲劳,引起右眼皮跳。 2.精神紧张 压力过大、情绪激动、焦虑等,可引起神经功能紊乱,导致右眼皮跳。 3.眼部疾病 角膜炎、结膜炎、麦粒肿等眼部疾病,
新生儿嗜睡正常吗
郭庆辉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一般情况下,新生儿嗜睡通常是正常的。 新生儿出生后,由于大脑发育尚未成熟,他们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睡眠中度过的。充足的睡眠对于他们的生长和发育至关重要。然而,需要注意,虽然新生儿嗜睡是正常现象,但如果新生儿出现过度嗜睡、叫不醒、不吃奶、不哭闹等异常表现,可能是疾病导致的,比如低血糖、脑损伤等。 此外,
精神病的分类有哪些
刘建成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三甲
精神病的分类包括器质性精神障碍、非器质性精神障碍。 1.器质性精神障碍 这类精神障碍通常是由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代谢障碍、脑损伤、脑炎等因素导致的。例如,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等都属于此类。 2.非器质性精神障碍 这类精神障碍则没有明显的器质性病变作为基础,而是由多种因素(如心理、
重型颅脑损伤最佳抢救时间
李士其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甲
重型颅脑损伤最佳抢救时间通常在30分钟之内,一般不能超过两个小时。重型颅脑损伤可导致患者出现深度昏迷、活动性出血等现象,并且会出现继发性血肿,进而会引起颅内压升高,当颅内压升高达到失代偿时可造成脑疝。如果在30分钟内抢救,能够尽量避免或者减轻上述情况;且抢救越早,预后就越好。若是超过两个小时抢救,则可能会导致脑部出现不可逆的损伤,进而使患
脑损伤后如何急救
刘承勇 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三甲
对于颅脑损伤发生以后,对于病人的急救是非常关键。首先第一步就是要检查到底发生的伤情的部位在哪里,根据伤情严重情况进行急救,如果有外伤的出血、有流血,首先要进行包扎。另外检查有没有骨折、有没有脱位、有没有颈椎脱位情况,再通过简易的包扎以后,转运到医院。送到医院以后一定要进行CT筛查,颅骨有没有骨折、颅内有没有出血,有没有发生脑疝的情况。通过
重型颅脑损伤表现有哪些
李培建 主任医师
陆军总医院附属八一脑科医院 三甲
颅脑损伤从病人的轻重程度来分轻型、中型、重型和特重型损伤,重型颅脑损伤的表现主要是意识障碍,患者多伴有肢体功能障碍,如肢体偏瘫、失语等神经功能缺失的表现。重型脑损伤的患者应及时进行治疗,防止治疗不及时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严重影响。
脑损伤有什么临床表现
李培建 主任医师
陆军总医院附属八一脑科医院 三甲
颅脑损伤的临床表现我们常见的,主要包括意识的障碍,还有头痛、恶心、呕吐还有肢体功能和偏瘫了不能动了,还有就是生命体征的变化就是呼吸、血压、包括心跳,都会有问题主要是这几类表现。颅脑损伤分为闭合性颅脑损伤和开放性颅脑损伤,我们常见的就是闭合性颅脑损伤更多见一些,其中闭合性颅脑损伤又分为轻型、中型、重型和特重型损伤,不同的损伤,分型是有不同的
黄疸造成脑损伤的表现
张春梅 副主任医师
滕州市中医医院 三甲
黄疸对于脑损伤的表现一般多见于新生儿,如果生理性黄疸或病理性黄疸治疗不及时,胆红素容易沉积在新生儿的大脑基底核、苍白球等部位,宝宝有可能会出现嗜睡、拒奶、肌张力减退、神经反射减弱等临床表现。随着病情发展可能会出现肌张力增高、眼球震颤、呼吸困难、角弓反张等临床表现。如果新生儿出生后长时间出现黄疸症状,需要积极去正规医院检查治疗。
宝宝摔下床怎么判断有没有脑损伤
童鹏 副主任医师
鄂州市中心医院 三甲
宝宝摔下床可以通过以下症状判断是否存在脑损伤:第一、头部损伤多见于软组织损伤和颅内损伤。软组损伤多见皮肤红肿,但是宝宝精神状态比较好,吃、喝、玩等生命体征比较稳定,但如果出现频繁呕吐、嗜睡以及精神反应差,需要考虑存在颅内出血或者头部骨折。第二、可以通过头部CT或核磁共振检查,进行鉴别诊断再对症治疗。
宝宝摔下床怎么判断有没有脑损伤
丁素芳 主任医师
淮安市妇幼保健院 三甲
宝宝从床上摔下来如果要判断有没有脑损伤,需要根据宝宝的临床表现来看。宝宝有没有出现短暂或者长期的昏迷,伴有颅内高压的症状,比如剧烈的恶心呕吐、头痛、剧烈哭闹、反应比较差。如果没有出现以上表现,说明宝宝是没有异常的,如果出现了异常表现,要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有可能是颅脑损伤。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