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与肺结核的区别
肺癌与肺结核在发病原因、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实验室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及治疗原则上均有不同。肺癌发病与吸烟、职业暴露、空气污染、遗传及肺部慢性疾病等相关,表现为多样症状,影像学有肿块影等,肿瘤标志物等辅助诊断,组织病理明确类型,治疗综合;肺结核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经呼吸道传播,免疫力低下者易发病,有咳嗽、咯血、低热等症状,影像学表现多样,痰涂片等检查辅助,抗结核治疗为主。
一、发病原因
1.肺癌:与多种因素相关,包括吸烟,大量研究表明吸烟是肺癌的重要危险因素,烟草中含有的多环芳烃、亚硝胺等多种致癌物质可损伤支气管上皮细胞,导致基因突变引发肺癌;职业暴露,如长期接触石棉、氡、铬、镍等职业致癌物;空气污染,包括室内小环境和室外大环境污染,室内被动吸烟、燃料燃烧和烹饪过程中产生的致癌物等;遗传因素,某些遗传易感因素可能增加肺癌发病风险;此外,肺部慢性疾病如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症等也可能与肺癌的发生有一定关联,但相对较少见。
2.肺结核: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当健康人吸入含有结核分枝杆菌的飞沫后,结核分枝杆菌在肺部定植、繁殖引发感染。机体免疫力低下是发病的重要诱因,比如艾滋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营养不良者等更容易发生肺结核。
二、临床表现
1.肺癌:症状多样,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咳嗽,多为刺激性干咳,当肿瘤侵犯大血管时可出现咯血,痰中带血或少量咯血;胸痛,可为胸部隐痛、钝痛或刺痛;气短或喘鸣,肿瘤阻塞气道可引起;发热,多为低热,合并感染时可为高热;体重下降等全身症状。不同类型和分期的肺癌症状有所差异,例如周围型肺癌早期症状不明显,中央型肺癌较早出现咳嗽、咯血等症状。不同年龄、性别患者表现可能有一定差异,老年患者症状可能不典型,女性肺癌患者在某些分子分型上可能有特点。
2.肺结核:常见症状有咳嗽、咳痰两周以上或咯血,发热多为午后低热,还可伴有乏力、盗汗、食欲减退、体重减轻等全身症状。不同患者表现不尽相同,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如艾滋病患者合并肺结核时,症状可能不典型,发热等全身症状更明显;儿童肺结核可能有低热、夜间盗汗、消瘦等表现。
三、影像学表现
1.肺癌:胸部X线检查可见肺部肿块影,形状不规则,有毛刺、分叶等表现;胸部CT检查可更清晰显示肿块的形态、大小、部位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还可发现纵隔淋巴结转移等情况,例如周围型肺癌CT表现为肺外周结节或肿块,可有胸膜牵拉征等;中央型肺癌可见支气管狭窄、阻塞等改变。不同年龄患者的影像学表现可能因肺部组织特点等有所不同,老年患者肺部基础疾病可能影响影像判断。
2.肺结核:胸部X线或CT表现多样,典型的原发型肺结核可见原发综合征,即原发病灶、引流淋巴管炎和肿大的肺门淋巴结组成的哑铃状阴影;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可见两肺弥漫性粟粒状阴影;继发型肺结核包括浸润性肺结核、空洞性肺结核等,浸润性肺结核多表现为肺尖或锁骨下区的片状、絮状阴影,可伴有空洞形成,空洞型肺结核可见透亮区等。儿童肺结核的影像学表现可能有其特点,如肺门淋巴结肿大较明显等。
四、实验室检查
1.肺癌:肿瘤标志物检查有一定辅助作用,如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等,但肿瘤标志物升高不一定就是肺癌,需结合临床等综合判断。痰液细胞学检查若找到癌细胞可明确诊断,但阳性率受多种因素影响,如肿瘤的部位、大小等。
2.肺结核:痰涂片抗酸染色找结核分枝杆菌是确诊肺结核的重要方法,若找到结核分枝杆菌则可确诊,但阳性率较低。结核菌素试验(PPD试验)对诊断有辅助意义,阳性表示曾感染过结核分枝杆菌或接种过卡介苗,但强阳性提示可能有活动性结核;γ-干扰素释放试验(如T-SPOT.TB)特异性相对较高,对于诊断结核感染有一定价值。
五、组织病理学检查
1.肺癌:通过支气管镜活检、经皮肺穿刺活检、胸腔镜活检等获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可明确肺癌的病理类型,如非小细胞肺癌(包括腺癌、鳞状细胞癌等)和小细胞肺癌等,不同病理类型的肺癌治疗和预后不同。
2.肺结核:通过痰液、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等找到结核分枝杆菌,或者通过病变组织病理检查发现结核结节、干酪样坏死等典型病理改变可确诊肺结核。
六、治疗原则
1.肺癌: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根据肺癌的病理类型、分期、患者身体状况等综合制定治疗方案。例如早期非小细胞肺癌以手术治疗为主,晚期患者可能需要综合治疗。
2.肺结核:主要是抗结核治疗,遵循早期、规律、全程、适量、联合的原则,常用抗结核药物有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等,通过规范的抗结核治疗多数患者可治愈。特殊人群如孕妇合并肺结核时,需权衡抗结核药物对胎儿的影响,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药物并密切监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