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阻肺的诊断标准
慢阻肺的评估包括临床表现、肺功能检查、胸部影像学检查及排除其他疾病。临床表现有慢性咳嗽、咳痰、气短等,体征随病情进展有相应改变;肺功能检查中FEV?/FVC<0.70可确定持续气流受限,FEV?%预计值用于评估严重程度;胸部X线早期无异常,进展有相应改变,CT对肺气肿等显示更清晰;需排除类似症状的其他疾病,不同年龄、性别患者表现及相关因素各有特点
一、临床表现评估
1.症状表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患者通常有慢性咳嗽,初期咳嗽呈间歇性,早晨较重,以后早晚或整日均有咳嗽,但夜间咳嗽不显著;咳痰一般为白色黏液或浆液性泡沫性痰,偶可带血丝,清晨排痰较多;气短或呼吸困难是慢阻肺的标志性症状,早期在劳力时出现,后逐渐加重,以致在日常活动甚至休息时也感到气短;部分患者特别是重度患者或急性加重时可出现喘息;患者还可能伴有体重下降、食欲减退、外周肌肉萎缩和功能障碍、精神抑郁和(或)焦虑等全身症状。不同年龄、性别患者症状表现可能因个体差异略有不同,比如老年患者可能因基础疾病等因素,症状可能更不典型;女性患者在相同病情下可能对呼吸困难等症状的感知与男性有一定差异。生活方式方面,长期吸烟的患者症状往往更明显,有职业粉尘或化学物质接触史的人群也更容易出现相关症状。有慢阻肺家族史的患者相对来说患病风险可能更高,在症状出现时需更警惕。
2.体征表现:早期体征可无异常,随疾病进展出现桶状胸,呼吸变浅、频率增快,肺叩诊呈过清音,心浊音界缩小,肺下界和肝浊音界下移,两肺呼吸音减低,呼气延长,部分患者可闻及湿性啰音和(或)干性啰音。不同年龄患者的体征可能因胸廓等发育情况不同而有差异,比如儿童患者胸廓尚未完全发育成熟,体征表现可能与成人不同;女性患者胸部解剖结构与男性不同,体征表现也会有一定特点。生活方式中经常接触有害因素的患者体征可能更明显,有基础病史的患者体征可能因合并其他疾病而有所不同。
二、肺功能检查
1.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FVC):这是诊断慢阻肺的关键指标,当FEV?/FVC<0.70时,可确定为持续气流受限,此指标不受年龄、性别等因素的绝对限制,但不同年龄人群正常参考值略有差异,比如年轻人正常FEV?/FVC比值相对较高,随着年龄增长会有一定程度下降;男性和女性在相同年龄阶段可能也存在一定差异。生活方式中吸烟等因素会影响肺功能检查结果,有肺部基础病史的患者该比值也会异常。
2.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预计值):是评估慢阻肺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FEV?%预计值≥80%为轻度,50%≤FEV?%预计值<80%为中度,30%≤FEV?%预计值<50%为重度,FEV?%预计值<30%或伴有慢性呼吸衰竭为极重度。不同年龄、性别患者的FEV?%预计值正常范围不同,比如儿童的肺功能预计值与成人差异很大,需根据儿童特定的预计值标准来判断;女性的肺功能预计值一般低于同龄男性。生活方式中是否接触有害因素、是否吸烟等会影响该指标,有肺部疾病病史的患者此指标会异常。
三、胸部影像学检查
1.胸部X线检查:早期可无异常,随疾病进展可出现肺纹理增粗、紊乱等非特异性改变,也可出现肺气肿改变,表现为胸廓前后径增大,肋骨走向变平,肺野透亮度增高,横膈位置低平。不同年龄患者胸部X线表现可能因胸廓发育情况不同而有差异,比如婴幼儿胸廓发育尚未成熟,X线表现与成人不同;老年患者可能因骨质疏松等因素影响X线表现。女性患者胸部X线由于乳腺等因素可能与男性有所不同。生活方式中长期接触粉尘等可能在X线表现上有相应体现,有肺部基础病史的患者X线可能有更典型的病变表现。
2.胸部CT检查:高分辨率CT(HRCT)对辨别小叶中心型或全小叶型肺气肿及确定肺大疱的大小和数量,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对诊断慢阻肺有一定帮助,能更清晰地显示肺部细微结构的改变。不同年龄患者胸部CT表现因肺组织发育和退变情况不同而有差异,比如儿童胸部CT与成人差异明显;老年患者由于肺组织退变等因素,CT表现也有其特点。女性患者胸部CT因乳腺等组织的存在可能影响对肺部病变的观察。生活方式中吸烟等因素在胸部CT上可能表现为相应的肺部损伤改变,有肺部疾病病史的患者胸部CT会有更明确的病变显示。
四、排除其他疾病
需要排除其他具有类似慢性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症状的疾病,如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肺结核、间质性肺疾病、充血性心力衰竭等。不同年龄、性别患者的其他疾病发生率不同,比如儿童支气管哮喘相对常见,而老年患者充血性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导致类似症状的情况需注意鉴别。生活方式中不同的接触史等因素会影响其他疾病的发生概率,有相关基础病史的患者需仔细鉴别排除其他可能疾病。例如有过敏史的患者支气管哮喘的可能性需重点排查,有心脏病史的患者充血性心力衰竭导致呼吸困难等症状需鉴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