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阻肺患者如何用药及调理
慢阻肺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非药物调理及病情监测与随访。药物治疗有支气管扩张剂(β?受体激动剂、抗胆碱能药物)、糖皮质激素(吸入型、口服)、磷酸二酯酶-4抑制剂;非药物调理包含呼吸康复训练(腹式、缩唇呼吸)、运动锻炼(步行、上下楼梯)、营养支持(保证热量、补充维生素)、避免诱发因素(戒烟、避免有害气体颗粒);病情监测与随访需关注症状、定期肺功能检查及定期随访调整治疗方案。
一、药物治疗
(一)支气管扩张剂
1.β?受体激动剂:通过激动气道平滑肌的β?受体,舒张支气管平滑肌,缓解气流受限。如沙丁胺醇,可快速缓解喘息症状,但长期单独使用可能会导致β?受体下调,疗效降低,有不同年龄适用的剂型,需根据患者年龄选择合适制剂。
2.抗胆碱能药物:如异丙托溴铵,通过阻断节后迷走神经通路,降低迷走神经张力而舒张支气管,其起效较慢,但持续时间较长,对有吸烟史的慢阻肺患者效果较好。
(二)糖皮质激素
1.吸入型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具有抗炎作用,可减轻气道炎症,改善肺功能,适用于FEV?占预计值百分比<50%且有临床症状以及反复加重的慢阻肺患者。长期使用需注意口腔念珠菌感染等不良反应,不同年龄患者使用时需关注药物剂型及可能的全身吸收影响。
2.口服糖皮质激素:对于急性加重期症状较重的患者可短期使用,如泼尼松,使用时需密切监测不良反应,如血糖升高、骨质疏松等,老年患者使用时需警惕感染等风险。
(三)磷酸二酯酶-4抑制剂
如罗氟司特,适用于重度慢阻肺且有急性加重病史的患者,可减少急性加重的发生,但其有一定的胃肠道不良反应等,使用时需关注患者胃肠道情况。
二、非药物调理
(一)呼吸康复训练
1.腹式呼吸:患者取卧位或坐位,一手放于腹部,一手放于胸部,吸气时腹部隆起,呼气时腹部下陷,每分钟呼吸7-8次,每次10-15分钟,每天2-3次。这种呼吸方式可增加膈肌活动度,提高通气量,改善肺功能,不同年龄患者均可进行,但需根据自身身体状况循序渐进。
2.缩唇呼吸:患者闭嘴经鼻吸气,然后缩唇缓慢呼气,呼气时间是吸气时间的2倍,每分钟呼吸10次左右,每次10-15分钟,每天2-3次。有助于延长呼气时间,增加气道压力,防止小气道过早塌陷,改善通气功能,各年龄患者均可练习,但要注意呼吸节奏。
(二)运动锻炼
1.步行:根据患者的体力情况逐渐增加步行速度和距离,一般从短距离慢速步行开始,如每天步行10-15分钟,速度约每分钟60-80步,逐渐增加到每天30分钟左右,每周坚持5天以上。步行可提高心肺功能,增强耐力,不同年龄患者可根据自身状况调整步行强度,老年患者需注意选择平坦舒适的道路,避免摔倒。
2.上下楼梯:从慢速、少量次数开始,逐渐增加难度,如每次上1-2级台阶,然后逐步增加。上下楼梯可增强下肢肌力和心肺功能,但对于关节功能较差或平衡能力不好的患者需谨慎,避免受伤。
(三)营养支持
1.热量摄入:保证充足的热量供应,一般每天每千克体重需要30-35千卡的热量,对于消瘦的慢阻肺患者尤为重要。可通过增加碳水化合物和优质蛋白质的摄入来满足热量需求,如多吃米饭、面食、瘦肉、鱼类、豆类等。不同年龄患者的营养需求略有差异,儿童患者要注意保证生长发育所需营养,老年患者需考虑消化吸收功能等。
2.维生素补充:增加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等抗氧化维生素的食物摄入,如新鲜蔬菜(如西兰花、菠菜等)、水果(如橙子、猕猴桃等),维生素C具有抗氧化作用,可减轻气道炎症;维生素E也有助于保护肺组织,各年龄患者均可通过合理饮食补充维生素。
(四)避免诱发因素
1.戒烟:吸烟是慢阻肺的主要危险因素,无论患者处于哪个年龄阶段,都应坚决戒烟。戒烟可减缓肺功能下降的速度,降低急性加重的风险,患者可通过逐渐减少吸烟量、使用戒烟药物等方式戒烟,家属也应给予支持帮助。
2.避免吸入有害气体和颗粒:在雾霾天气时尽量减少外出,若需外出可佩戴口罩;避免接触工业粉尘、化学烟雾等有害环境,工作环境中存在相关有害因素的患者需做好防护措施,如佩戴专业的防护面具等。
三、病情监测与随访
(一)症状监测
患者需密切关注自身咳嗽、咳痰、气短等症状的变化,若出现症状加重、呼吸困难明显增加、发热等情况,提示可能出现病情变化或急性加重,需及时就医。不同年龄患者对症状的感知和表达可能不同,儿童患者可能表现为呼吸急促、喂养困难等,需家长密切观察。
(二)肺功能监测
定期进行肺功能检查,一般每年1-2次,以评估肺功能的变化情况,了解疾病的进展程度。肺功能检查可通过特定的仪器检测患者的通气功能等指标,对于调整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不同年龄患者进行肺功能检查时需根据其配合程度选择合适的检查方式和时机。
(三)定期随访
患者应定期到医院进行随访,一般每3-6个月随访一次,医生可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同时给予健康指导和心理支持。对于老年患者或病情较重的患者,可能需要更频繁的随访,以确保病情得到良好控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