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脑中风的发生
预防脑中风需从控制基础疾病、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和定期健康检查三方面着手。控制高血压需将血压控制在合理范围,糖尿病要将血糖控制在理想水平;健康生活方式包括低盐低脂饮食、多吃蔬菜水果、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定期健康检查要进行常规检查及针对高危人群的脑血管相关检查,早期发现问题并干预。
一、控制基础疾病
1.高血压:高血压是脑中风的重要危险因素,需将血压控制在合理范围,一般主张血压应控制在140/90mmHg以下,对于合并糖尿病或肾病的患者,血压应控制在130/80mmHg以下。定期监测血压,遵医嘱规律服用降压药物,如发现血压波动较大或有不适症状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不同年龄、性别患者的血压控制目标可能略有差异,一般来说,老年患者可能需要更谨慎地调控血压,避免血压过低导致脑灌注不足等问题;女性在某些特殊时期如孕期等血压管理需遵循特殊原则。
2.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发生脑中风的风险显著增加。要通过饮食控制、适量运动和药物治疗等将血糖控制在理想水平,空腹血糖一般控制在4.4~7.0mmol/L,非空腹血糖应小于10.0mmol/L。同时要注意监测血糖变化,预防糖尿病相关并发症,如糖尿病肾病、视网膜病变等,这些并发症也可能间接影响脑血管健康。不同年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目标会有不同,儿童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需兼顾生长发育等因素;老年糖尿病患者要避免低血糖发生风险过高。
二、健康生活方式
1.合理饮食
低盐饮食:每日食盐摄入量应控制在6g以下,过多摄入盐分会导致血压升高,增加脑中风风险。可以通过减少咸菜、腌制品等的食用来控制盐的摄入。不同年龄人群对盐的耐受和需求不同,儿童由于肾脏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更应注意低盐饮食;老年人肾脏功能减退,也需严格控制盐的摄入。
低脂饮食:减少饱和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饱和脂肪主要来源于动物脂肪如肥肉等,胆固醇主要来源于动物内脏、蛋黄等。每日膳食中脂肪提供的能量应占总能量的20%~30%以下,其中饱和脂肪应少于10%。可以多食用富含不饱和脂肪的食物如橄榄油、鱼类等。对于肥胖人群,低脂饮食尤为重要,有助于控制体重,进而降低脑中风风险。
多吃蔬菜水果:蔬菜水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等,有助于维持血管健康。每日应保证摄入不少于500g的蔬菜水果,其中深色蔬菜应占一半以上。例如,菠菜、西兰花等深色蔬菜富含抗氧化物质,对血管有保护作用。不同年龄阶段对蔬菜水果的摄入量和种类选择也有差异,儿童需要保证足够的蔬菜水果摄入以满足生长发育对维生素等的需求;老年人由于牙齿等原因可能需要将蔬菜水果适当加工后食用。
2.适量运动
每周应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中等强度运动的判断标准是运动时心率达到(220-年龄)×60%~70%。运动可以帮助控制体重、降低血压、改善血脂水平和血糖代谢等,从而降低脑中风风险。不同年龄人群的运动方式和强度需适度调整,儿童可以选择适合其年龄的活泼运动如跳绳、打篮球等;老年人运动时要注意避免剧烈运动,防止摔倒等意外发生,可以选择慢走、太极拳等相对温和的运动方式。性别方面,一般来说女性在运动时要根据自身身体状况合理安排运动强度和项目,避免因运动不当造成损伤。
3.戒烟限酒
戒烟:吸烟是脑中风的重要危险因素,烟草中的尼古丁等成分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促进血小板聚集,升高血压等,从而增加脑中风发生几率。吸烟者应尽早戒烟,可通过逐渐减少吸烟量、使用戒烟辅助工具等方式戒烟。对于有吸烟史的人群,无论年龄、性别,戒烟都能显著降低脑中风风险。
限酒:男性每日饮酒酒精量不超过25g,女性不超过15g。过量饮酒会导致血压升高、心律失常、血脂异常等,增加脑中风风险。有饮酒习惯的人群应严格控制饮酒量,避免酗酒。不同年龄人群对酒精的代谢能力不同,老年人肝脏等器官功能减退,更易受到酒精的损害,应严格限制饮酒量。
三、定期健康检查
1.常规检查: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包括测量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一般建议成年人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的健康体检,对于有基础疾病家族史、高血压、糖尿病等高危人群,应增加体检频率,如每半年进行一次相关指标的检测。通过定期检查可以早期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儿童也应定期进行健康体检,监测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各项指标,包括血压、血脂等,及时发现可能影响脑血管健康的早期异常情况;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衰退,更要重视定期健康检查,以及时发现脑中风的早期迹象。
2.脑血管相关检查:对于高危人群,如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且有家族脑中风病史等情况的人群,可考虑定期进行脑血管相关检查,如颈动脉超声检查,以了解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有无斑块形成等情况,评估脑血管狭窄的风险;还可以进行头颅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或头颅CT血管成像(CTA)等检查,更早发现脑血管的病变情况,以便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不同年龄、不同基础疾病状况的人群进行脑血管相关检查的时机和频率可能不同,医生会根据个体情况进行合理安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