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颅脑损伤
颅脑损伤是头部受外界暴力致头皮、颅骨、脑损伤,可单独或合并发生,致伤原因有交通事故、高处坠落、暴力打击、工伤事故等,按部位分头皮、颅骨、脑损伤,按时间机制分原发、继发损伤,临床表现有意识障碍、头痛呕吐等,诊断靠影像学和体格检查,治疗分一般和专科,需全面考虑不同因素制定诊疗方案。
一、致伤原因
1.交通事故:是导致颅脑损伤的常见原因之一,车辆的撞击、摔跌等可使头部受到剧烈的外力冲击。在不同年龄段中,交通事故对青壮年的影响较大,而对于儿童,若乘车时未规范使用安全座椅等,也易在交通事故中发生颅脑损伤。
2.高处坠落:从高处坠落时头部着地,是颅脑损伤的重要致伤因素。老年人由于平衡能力下降等原因,高处坠落时更易发生颅脑损伤;儿童若处于高处且防护不当,也有较高风险。
3.暴力打击:如棍棒、石块等对头部的击打,可导致局部或广泛的颅脑损伤。不同性别在暴力打击致颅脑损伤的风险上无明显差异,但在一些特定场景中,如男性参与某些高风险职业或活动时,可能面临更高风险。
4.工伤事故:在工业生产等场景中,头部受到机器等的撞击等,也可引发颅脑损伤。长期从事高危工作的人群,如建筑工人等,需特别注意防护以降低颅脑损伤风险。
二、分类
1.按损伤部位分类
头皮损伤:包括头皮血肿、头皮裂伤、头皮撕脱伤等。头皮血肿多因钝器击打等引起,较小的血肿可自行吸收,较大的血肿可能需要穿刺抽吸等处理;头皮裂伤需及时清创缝合;头皮撕脱伤病情多较严重,需紧急处理。
颅骨损伤:有颅骨骨折等情况。颅骨骨折又可分为线性骨折、凹陷性骨折等。线性骨折本身可能无需特殊处理,但需关注是否合并颅内损伤;凹陷性骨折若凹陷较深等可能需要手术复位。
脑损伤:包括脑震荡、脑挫裂伤、颅内血肿等。脑震荡是较轻的脑损伤,表现为短暂的意识障碍和近事遗忘等,一般休息后可逐渐恢复;脑挫裂伤是脑组织的实质性损伤,可出现意识障碍、头痛、呕吐等多种症状;颅内血肿根据部位不同分为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脑内血肿等,可引起颅内压增高,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2.按损伤发生的时间和机制分类
原发性颅脑损伤:指受伤当时立即发生的脑损伤,如脑震荡、脑挫裂伤等。
继发性颅脑损伤:指受伤一定时间后出现的脑损伤病变,如颅内血肿引起的颅内压增高、脑疝形成等。
三、临床表现
1.意识障碍:是颅脑损伤常见的表现之一。脑震荡患者多有短暂的意识丧失,一般不超过半小时;脑挫裂伤、颅内血肿等患者意识障碍程度可较重,持续时间较长。不同年龄的患者对意识障碍的耐受和表现可能有所不同,儿童可能在受伤后表现出哭闹、精神萎靡等非典型意识障碍表现。
2.头痛、呕吐:颅脑损伤后常出现头痛,可因颅内压增高、脑组织损伤等多种原因引起;呕吐多为喷射性呕吐,与颅内压增高有关。老年人可能对头痛、呕吐的耐受性不同,且需注意与其他疾病引起的头痛、呕吐相鉴别。
3.神经系统体征:如肢体偏瘫、失语、癫痫发作等。脑挫裂伤等病变累及相应的脑组织时可出现这些体征,儿童若发生颅脑损伤出现神经系统体征需高度重视,因为儿童的脑组织处于发育阶段,损伤可能对其未来的神经功能产生更深远的影响。
4.生命体征变化: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变化。颅内压增高时可出现血压升高、脉搏缓慢、呼吸深慢等库欣反应;体温异常可能与下丘脑等部位受损有关。
四、诊断方法
1.影像学检查
头颅CT:是诊断颅脑损伤的重要手段,可快速明确是否有颅骨骨折、颅内血肿、脑挫裂伤等情况,对于急性颅脑损伤的诊断价值极高。不同年龄的患者进行头颅CT检查时需注意辐射剂量的合理控制,儿童由于对辐射敏感,更需权衡检查的必要性和辐射风险。
头颅MRI:对于一些细微的脑组织损伤等可能显示得更为清晰,如脑挫裂伤后期的病灶等,但在急诊颅脑损伤的初步诊断中,头颅CT更为常用。
2.体格检查:包括对患者意识、瞳孔、神经系统反射等的检查。通过详细的体格检查可初步判断颅脑损伤的严重程度等情况,在检查儿童时需更加轻柔、耐心,避免加重患儿的不适和损伤判断的准确性。
五、治疗原则
1.一般治疗
卧床休息:病情较轻的患者需卧床休息,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意识、瞳孔、生命体征等。儿童卧床休息时需确保环境安全,避免二次损伤。
维持生命体征稳定:保持呼吸道通畅,对于呼吸困难的患者可能需要气管插管等处理;维持血压、脉搏等的稳定,根据患者情况进行相应的支持治疗。
2.专科治疗
颅内血肿的处理:对于较大的颅内血肿,多需手术清除血肿,如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等符合手术指征时需及时手术。儿童颅内血肿的手术时机和方式需更加谨慎评估,因为儿童的脑组织可塑性较强,但同时其颅骨等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手术风险也有其特殊性。
脑挫裂伤的治疗:主要是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等,可使用脱水剂等药物治疗,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可能需要手术去骨瓣减压等。
总之,颅脑损伤是一种严重的创伤,需要及时准确的诊断和恰当的治疗,不同年龄、性别等因素在颅脑损伤的发生、发展和治疗中都有不同的体现,在临床实践中需全面考虑这些因素以制定最佳的诊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