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与过敏性哮喘区别
哮喘与过敏性哮喘在定义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特殊人群特点及注意事项上存在差异。哮喘是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发病机制复杂;过敏性哮喘是哮喘特殊类型,由过敏原引发特异性免疫反应致气道过敏炎症。哮喘临床表现多样,过敏性哮喘有明确过敏原接触史。哮喘靠病史、症状等诊断,过敏性哮喘在哮喘诊断基础上需明确过敏原。哮喘治疗包括避免诱因和药物治疗,过敏性哮喘强调避免接触过敏原且可考虑脱敏治疗。儿童、老年人、妊娠期女性的哮喘或过敏性哮喘各有特点及注意事项。
一、定义与发病机制差异
哮喘:是一种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涉及气道炎症、气道高反应性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例如,遗传因素在哮喘发病中起重要作用,若家族中有哮喘病史,个体患病风险可能增加;环境中的过敏原、刺激性气体、呼吸道感染等也可诱发哮喘发作。
过敏性哮喘:属于哮喘的一种特殊类型,是由过敏原引起的哮喘。其发病机制主要是机体接触过敏原后,引发特异性免疫反应,导致气道出现过敏性炎症。常见的过敏原包括花粉、尘螨、动物毛发皮屑、某些食物等,当过敏体质的个体接触过敏原后,免疫系统会识别过敏原并产生相应抗体,再次接触时,抗原-抗体反应会激活气道中的炎症细胞,释放多种炎症介质,如组胺、白三烯等,从而引起气道黏膜水肿、黏液分泌增加、气道平滑肌收缩,出现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哮喘症状。
二、临床表现差异
哮喘:临床表现多样,典型症状为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常在夜间及凌晨发作或加重。症状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非典型表现的哮喘可能仅表现为咳嗽,称为咳嗽变异性哮喘;还有些表现为运动后出现胸闷、气急等症状,称为运动性哮喘。
过敏性哮喘:除了具有哮喘的一般临床表现外,有明确的过敏原接触史是其重要特点。例如,接触花粉后可能迅速出现鼻塞、流涕、眼痒,随后出现喘息、咳嗽等症状;接触尘螨后,多在夜间或清晨出现症状加重,表现为频繁咳嗽、喘息,可听到明显的哮鸣音。
三、诊断差异
哮喘:主要依据病史、症状、体征及相关辅助检查进行诊断。详细的病史采集很重要,包括症状发作的频率、诱因、缓解方式等;体格检查时可发现发作时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肺功能检查是诊断哮喘的重要手段,包括通气功能检测、支气管激发试验、支气管舒张试验等,如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FEV?增加≥12%,且FEV?增加绝对值≥200ml)或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等可支持哮喘的诊断。
过敏性哮喘:在哮喘诊断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明确过敏原。可通过过敏原皮肤试验、血清特异性IgE检测等方法查找过敏原。例如,皮肤点刺试验是常用的过敏原检测方法,将常见过敏原提取物滴于患者前臂,用点刺针轻轻刺入皮肤表层,若患者对该过敏原过敏,则在点刺部位会出现风团样反应;血清特异性IgE检测则是通过检测血液中针对特定过敏原的IgE水平来判断是否对该过敏原过敏。
四、治疗差异
哮喘:治疗原则为长期控制症状、预防未来发作、改善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治疗方法包括避免接触诱发因素、药物治疗等。药物治疗分为控制药物和缓解药物,控制药物需要长期每日使用,主要通过抗炎作用使哮喘维持临床控制,如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等);缓解药物是按需使用,用于迅速缓解哮喘症状,如速效β?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等)。
过敏性哮喘:首先强调避免接触过敏原,这是治疗过敏性哮喘的重要基础。例如,对于尘螨过敏的患者,应保持室内清洁,经常清洗床单、被套,使用防螨床垫和枕头等;其次,药物治疗与哮喘类似,但在过敏原明确的情况下,可考虑进行脱敏治疗。脱敏治疗是通过逐渐增加过敏原提取物的剂量,使机体对过敏原产生耐受性,从而减轻过敏反应,常用的有皮下注射脱敏和舌下含服脱敏等方法,但脱敏治疗需要在医生的严格评估和监测下进行。
五、特殊人群特点及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哮喘及过敏性哮喘较为常见。儿童哮喘的诱因可能与呼吸道病毒感染、接触室内外过敏原等有关。在治疗上,儿童应优先选择吸入性药物进行治疗,以减少全身用药的副作用。对于过敏性哮喘的儿童,要特别注意避免接触常见的儿童过敏原,如某些毛绒玩具(可能携带尘螨等过敏原)、宠物毛发等。家长要密切观察儿童哮喘发作的规律和诱因,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均衡饮食等。
老年人:老年人哮喘或过敏性哮喘可能与基础疾病、免疫功能下降等有关。老年人在治疗时,要考虑其肝肾功能等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对于过敏性哮喘的老年患者,要注意排查可能的过敏原,如一些老年人对某些食物(如海鲜等)过敏,在日常生活中要避免食用。同时,老年人的气道反应性可能与年轻人不同,在用药时要更加谨慎,密切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
妊娠期女性:妊娠期哮喘或过敏性哮喘的治疗需要特别谨慎,因为药物可能对胎儿产生影响。治疗时应优先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药物,如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等。对于过敏性哮喘的妊娠期女性,要尽量避免接触过敏原,减少哮喘发作的次数,以保障自身和胎儿的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