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炎性病变是什么意思
肺部炎性病变是肺部组织受致病因素作用发生炎症反应的疾病状态,有感染性(细菌、病毒、支原体感染等)和非感染性(物理、化学因素刺激等)致病因素,诊断通过影像学(胸部X线、CT)和实验室(血常规、病原学检查)检查,需与肺部肿瘤、肺结核鉴别,治疗分针对病因(抗感染、脱离刺激环境等)和对症支持(吸氧、止咳等),不同人群治疗有需注意的方面
常见致病因素及对应表现
感染性致病因素:
细菌感染:例如肺炎链球菌感染引起的大叶性肺炎,在影像学上可表现为肺叶或肺段的均匀致密实变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可能导致肺部出现斑片状浸润影,且容易出现肺气囊等改变。不同年龄人群感染细菌导致肺部炎性病变的概率和表现可能有所不同,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善,相对更易受到细菌感染引发肺部炎性病变,且病情变化可能较为迅速;老年人因机体抵抗力下降,感染后肺部炎性病变的表现可能不典型,如发热等症状可能不明显,但肺部病变进展可能较快。
病毒感染:像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病毒性肺炎,在CT上早期可表现为多发小斑片影及间质改变,以肺外带明显,进而发展为双肺多发磨玻璃影、浸润影,严重时可出现肺实变。不同性别在病毒感染导致肺部炎性病变的易感性上无明显差异,但不同生活方式人群有一定影响,长期吸烟的人群由于呼吸道黏膜屏障受损,更容易在病毒感染时引发较为严重的肺部炎性病变。有基础肺部疾病病史的人群,如既往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史者,感染病毒后发生肺部炎性病变的程度可能更重,恢复也相对更慢。
支原体感染: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支原体肺炎,影像学表现多样,可为肺部间质性炎症改变,也可出现斑片状浸润影等。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儿童支原体肺炎相对较为常见,且症状可能相对不典型,如咳嗽较为剧烈,但发热程度不一定很高;老年人感染支原体后肺部炎性病变的表现也可能不典型,容易被忽视。
非感染性致病因素:
物理因素:长期吸入粉尘等可引起肺部的非感染性炎性病变,如尘肺,在影像学上可见肺部有弥漫性的结节影等改变。不同生活方式中,长期从事矿工等职业接触粉尘的人群,发生肺部炎性病变(尘肺)的风险显著增加;年龄较大的人群由于肺部功能逐渐衰退,对粉尘等物理因素刺激引起炎性病变的抵抗力相对较弱。
化学因素:吸入刺激性气体等化学物质可导致肺部炎性病变,如吸入过浓的烟雾等,可引起肺部的炎性反应,影像学上可能出现肺部纹理增粗、模糊等改变。不同性别在接触化学刺激性物质引发肺部炎性病变的风险上无明显差异,但有基础肺部疾病病史的人群,如哮喘患者,接触化学刺激性气体后更易诱发肺部的炎性病变加重。
肺部炎性病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方法:
影像学检查:胸部X线是初步筛查肺部炎性病变的常用方法,可发现肺部的异常阴影等情况,但对于一些早期或细微的病变可能显示不够清晰。胸部CT检查则更为精准,能够更清晰地显示肺部病变的部位、范围、形态等,有助于明确肺部炎性病变的性质,如区分是渗出性病变、实变影还是间质改变等。例如,通过高分辨率CT可以更清楚地观察到肺部间质性炎性病变的细微结构改变。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检查可帮助初步判断是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等,细菌感染时通常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病毒感染时白细胞计数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比例可能有变化。病原学检查如痰涂片、痰培养、血清学检查等可以明确具体的致病病原体,如痰培养出肺炎链球菌则可明确是肺炎链球菌感染引起的肺部炎性病变。
鉴别诊断:需要与肺部肿瘤、肺结核等疾病进行鉴别。肺部肿瘤有时也可表现为肺部的占位性病变等,但其影像学表现与肺部炎性病变不同,肿瘤多有肿块影等特征;肺结核有其典型的影像学表现及结核中毒症状等,通过病原学检查等可以与肺部炎性病变相鉴别。例如,肺结核患者通常有低热、盗汗、乏力等全身症状,痰液中可找到结核分枝杆菌,而肺部炎性病变一般通过抗感染等治疗后病变可逐渐吸收好转,这与肺结核的转归不同。
肺部炎性病变的治疗原则
针对病因治疗:
抗感染治疗:如果是细菌感染引起的肺部炎性病变,根据病原菌的种类选用相应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如肺炎链球菌感染可选用青霉素类等抗生素;如果是病毒感染引起的,目前对于病毒感染多采用对症支持治疗为主,部分病毒感染有特定的抗病毒药物,如流感病毒感染可选用奥司他韦等抗病毒药物,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支原体感染引起的肺部炎性病变可选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阿奇霉素等。
非感染性因素相关治疗:对于因物理、化学因素引起的肺部炎性病变,首先要脱离相应的刺激环境,如脱离粉尘环境等,然后根据病变的严重程度进行相应的治疗,如使用一些减轻肺部炎症反应的药物等,但具体药物需根据病情由医生判断使用。
对症支持治疗:包括吸氧以改善患者的缺氧状态,对于咳嗽剧烈的患者可使用止咳药物等缓解症状。对于不同人群,如儿童患者,在对症支持治疗时要更加注重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因为儿童的生理机能相对脆弱,容易出现水电解质紊乱;老年人则要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等问题,避免因治疗肺部炎性病变的药物与其他基础疾病药物产生不良相互作用。例如,老年人同时患有心脏病和肺部炎性病变时,使用某些药物需谨慎评估其对心脏功能的影响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