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扩张症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支气管扩张症的发生与遗传因素、气道感染与炎症、气道阻塞、免疫缺陷等因素相关。遗传因素中部分与囊性纤维化相关基因缺陷有关;气道感染与炎症方面,儿童因反复下呼吸道感染、成年人因反复呼吸道感染等易引发,常见病原体有肺炎链球菌等;气道阻塞包括儿童误吸异物、成年人肿瘤阻塞等;免疫缺陷包括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及长期用免疫抑制剂、患艾滋病等导致的继发性免疫缺陷,均易因免疫功能低下致反复感染而增加发病风险。
一、遗传因素
1.相关机制:部分支气管扩张症与遗传因素有关,例如囊性纤维化相关基因缺陷可导致气道黏液分泌异常、纤毛功能障碍等,使气道容易发生反复感染和炎症,进而引发支气管扩张。囊性纤维化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其致病基因位于7号染色体长臂,该基因编码的囊性纤维化跨膜传导调节因子(CFTR)功能异常,影响氯离子等的跨膜转运,导致黏液分泌增加且黏稠度增高,清除困难,长期可引起支气管扩张。
2.年龄与性别影响:在有遗传家族史的人群中,无论年龄大小、男女,都可能因遗传因素携带相关致病基因而增加患支气管扩张症的风险。对于有家族遗传背景的儿童,若存在相关基因缺陷,从婴幼儿时期就可能出现气道黏液分泌等方面的异常表现,随着年龄增长,感染等因素的累积更容易发展为支气管扩张;成年后,若携带致病基因,也会因气道防御功能的潜在缺陷而较易发生支气管扩张相关病变。
二、气道感染与炎症
1.儿童人群:儿童时期反复的下呼吸道感染,如百日咳、麻疹、肺炎等,是引起儿童支气管扩张的重要原因。例如百日咳杆菌感染可导致支气管黏膜损伤、纤毛功能障碍,使气道清除能力下降,细菌等病原体易在气道内定植繁殖,引发慢性炎症,长期炎症刺激导致支气管壁结构破坏,弹性减退,逐渐发展为支气管扩张。对于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更容易遭受病原体侵袭,且感染后炎症反应相对较难控制,若未能及时有效治疗,就容易引发支气管扩张。
2.成年人群:成年人反复发生的呼吸道感染,如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肺结核等也可导致支气管扩张。肺结核愈合过程中形成的纤维组织瘢痕收缩,可牵拉支气管,使其变形、扩张;慢性支气管炎长期的炎症刺激,使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腺体增生肥大,黏液分泌增多,气道阻塞,反复感染进一步加重气道损伤,最终导致支气管扩张。成年男性若长期吸烟,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损伤气道上皮,降低气道的防御功能,增加呼吸道感染的易感性,从而增加患支气管扩张的风险;女性在妊娠、哺乳期等特殊生理时期,机体免疫力相对较低,也可能因呼吸道感染而诱发支气管扩张。
3.感染病原体:常见的引起气道感染导致支气管扩张的病原体有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肺炎链球菌感染后可引发肺部炎症,若炎症未能彻底消退,就会持续刺激支气管,破坏支气管壁结构;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往往易形成慢性感染状态,其产生的一些毒素和酶会进一步损伤气道组织,促进支气管扩张的发生发展。
三、气道阻塞
1.异物阻塞:儿童误吸异物是导致气道阻塞从而引发支气管扩张的常见原因之一。例如儿童将小玩具、食物等吸入气道,可引起局部气道梗阻,远端肺组织通气受阻,容易发生感染,长期感染和炎症刺激可导致支气管扩张。对于儿童,家长应注意避免给年龄较小的孩子提供小颗粒状物品,加强看护,防止异物误吸;成年人群也可能因意外吸入异物导致气道阻塞,但相对儿童较少见,若发生异物吸入,应及时就医取出异物,以减少对气道的长期影响。
2.肿瘤阻塞:支气管内的肿瘤,如肺癌等,可阻塞气道,使远端支气管分泌物引流不畅,容易继发感染,长期感染可导致支气管扩张。随着年龄增长,肺癌的发病率逐渐升高,中老年人群患肺癌的风险相对较高,若肺癌患者出现支气管阻塞情况,更易引发支气管扩张相关病变。对于有长期吸烟史、年龄较大的人群,若出现咳嗽、咳痰等症状持续不缓解,应警惕肺癌等肿瘤性疾病导致气道阻塞的可能,及时进行相关检查。
四、免疫缺陷
1.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如普通变异型免疫缺陷病、IgG亚类缺陷等原发性免疫缺陷疾病患者,由于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对病原体的清除能力减弱,容易反复发生呼吸道感染,且感染后难以有效控制,从而增加了支气管扩张的发病风险。这类患者从婴幼儿时期可能就会反复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若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免疫相关治疗,随着年龄增长,更易发展为支气管扩张。对于原发性免疫缺陷病患者,需要进行免疫功能评估和针对性的治疗,以提高机体的抗感染能力,预防支气管扩张等并发症的发生。
2.继发性免疫缺陷: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如器官移植后需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的人群,以及患有艾滋病等疾病导致免疫功能受损的患者,都属于继发性免疫缺陷人群。他们的机体免疫防御功能下降,容易发生各种病原体感染,且感染后炎症反应持续时间长,容易损伤支气管组织,进而引发支气管扩张。对于这类患者,在进行相关治疗的同时,需要密切关注呼吸道情况,积极预防和治疗呼吸道感染,以降低支气管扩张的发生风险。例如器官移植患者在服用免疫抑制剂期间,应注意保暖,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定期监测呼吸道感染指标;艾滋病患者在抗病毒治疗的同时,也需加强呼吸道的护理和感染防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