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上呼吸道感染呢
上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见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病原体主要为病毒和细菌,临床表现多样,诊断需综合判断,治疗包括一般、对症、抗病毒、抗菌治疗,预防可通过增强自身抗病能力、避免接触传染源及使用免疫调节药物和疫苗等。
一、上呼吸道感染的定义
上呼吸道感染是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总称,是最常见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
二、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
1.病毒:占比约70%-80%,常见的有鼻病毒、冠状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例如,鼻病毒是引起普通感冒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可通过空气飞沫、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在人群密集且通风不良的场所易传播。
2.细菌:占20%-30%,主要有溶血性链球菌,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等,偶见革兰阴性杆菌。细菌感染可直接感染或继发于病毒感染之后,比如在病毒感染导致呼吸道黏膜受损后,细菌更容易侵入引发继发感染。
三、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表现
1.普通感冒:起病较急,主要表现为鼻部症状,如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也可表现为咳嗽、咽干、咽痒或灼热感,甚至鼻后滴漏感。发病同时或数小时后可有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等症状。2-3天后鼻涕变稠,常伴咽痛、流泪、味觉减退、呼吸不畅、声嘶等。一般无发热及全身症状,或仅有低热、不适、轻度畏寒、头痛。体检可见鼻腔黏膜充血、水肿、有分泌物,咽部轻度充血。
2.急性病毒性咽炎或喉炎
急性病毒性咽炎:多由鼻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以及肠道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引起。临床特征为咽部发痒或灼热感,咳嗽少见,咽痛不明显。当吞咽疼痛时,常提示有链球菌感染。腺病毒等感染时可伴有眼结合膜炎。体检咽部明显充血水肿,颌下淋巴结肿大且触痛。
急性病毒性喉炎:多由鼻病毒、甲型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及腺病毒等引起。临床特征为声嘶、讲话困难、咳嗽时疼痛,常有发热、咽痛或咳嗽。体检可见喉部水肿、充血,局部淋巴结轻度肿大和触痛,可闻及喉部喘息声。
3.急性疱疹性咽峡炎:常由柯萨奇病毒A引起,多见于儿童,成人少见。表现为明显咽痛、发热,病程约1周。检查可见咽部充血,软腭、悬雍垂、咽及扁桃体表面有灰白色疱疹及浅表溃疡,周围有红晕。
4.急性咽结膜炎:主要由腺病毒、柯萨奇病毒等引起。临床表现有发热、咽痛、畏光、流泪,咽及结合膜明显充血。病程4-6天,常发生于夏季,儿童多见,游泳者易于传播。
5.细菌性咽-扁桃体炎:多由溶血性链球菌,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等引起。起病急,咽痛明显、伴发热、畏寒,体温可达到39℃以上。检查可见咽部明显充血,扁桃体肿大、充血,表面有黄色脓性分泌物,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肺部无异常体征。
四、上呼吸道感染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主要根据病史、流行情况、鼻咽部的症状体征以及实验室检查等综合判断。病毒感染时白细胞计数多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比例升高;细菌感染时白细胞计数常增多,有中性粒细胞增多或核左移现象。病原学检查可通过病毒分离、血清学检查等明确病原体。
2.鉴别诊断
流行性感冒:常有明显的流行病史,起病急,全身症状较重,如高热、全身酸痛、眼结膜炎症状明显,但鼻咽部症状较轻。取患者鼻洗液中黏膜上皮细胞的涂片标本,用荧光标记的流感病毒免疫血清染色,置荧光显微镜下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病毒分离或血清学检查可明确诊断。
急性传染病前驱症状:如麻疹、脊髓灰质炎、脑炎等在患病初期常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症状,需结合流行病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等综合鉴别,观察病情进展及相关特异性表现。
五、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原则
1.一般治疗:注意休息,多饮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受寒。对于儿童患者,要特别注意保证充足的休息和合理的饮食,饮食宜清淡易消化,根据儿童的年龄和消化能力进行调整,比如婴儿期要保证奶量的合理摄入等。
2.对症治疗:对于发热、头痛、全身酸痛等症状,可酌情使用解热镇痛药物,但需注意儿童用药的特殊性,避免使用不适合儿童的药物。对于鼻塞、流涕等症状,可使用减轻鼻充血的药物等缓解症状。
3.抗病毒治疗:一般普通感冒无需使用抗病毒药物,对于免疫缺陷患者,可早期使用抗病毒药物。常用的抗病毒药物有奥司他韦等,但使用时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
4.抗菌药物治疗:如有细菌感染证据,如出现脓性痰、白细胞升高、C-反应蛋白升高等,可酌情使用抗菌药物,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但要避免滥用抗菌药物。
六、上呼吸道感染的预防
1.增强机体自身抗病能力:坚持适度有规律的户外运动,如儿童可根据年龄进行适合的户外活动,像幼儿可在家长陪伴下在安全的户外场所玩耍等,以提高机体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保证充足的睡眠和均衡的营养,对于儿童来说,要提供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饮食,保证生长发育所需营养。
2.避免接触传染源:在呼吸道感染流行季节,尽量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场所,如必须前往,可佩戴口罩。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用手接触眼、鼻、口等部位。
3.免疫调节药物和疫苗:对于反复发生上呼吸道感染的儿童等人群,可在医生评估下考虑使用免疫调节药物,但应谨慎选择。流感疫苗可有效预防流感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可根据年龄等情况接种流感疫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