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有肺气肿
肺气肿是终末细支气管远端气道弹性减退、过度膨胀等的病理状态,其主要原因包括吸烟(烟草化学物质损伤气道等引发)、空气污染(有害颗粒损伤气道黏膜等引发)、职业性粉尘和化学物质(长期接触致肺部炎症纤维化等引发)、感染(反复感染致气道阻塞等引发)、蛋白酶-抗蛋白酶失衡(蛋白酶增多或抗蛋白酶不足致肺组织破坏引发),不同原因对不同年龄、性别人群影响不同,需关注并采取相应防护措施降低患病风险。
一、肺气肿的定义
肺气肿是指终末细支气管远端的气道弹性减退,过度膨胀、充气和肺容积增大或同时伴有气道壁破坏的病理状态。
二、引起肺气肿的主要原因
1.吸烟
机制:烟草中的化学物质,如焦油、尼古丁和氢氰酸等,可损伤气道上皮细胞,使纤毛运动减退和巨噬细胞吞噬功能降低;支气管黏液腺肥大、杯状细胞增生,黏液分泌增多,使气道净化能力下降;还可刺激黏膜下感受器,使副交感神经功能亢进,引起支气管平滑肌收缩,气道阻力增加。长期吸烟还可诱发中性粒细胞释放蛋白酶,破坏肺弹力纤维,引发肺气肿。大量研究表明,吸烟是肺气肿的重要危险因素,吸烟者发生肺气肿的概率明显高于不吸烟者。例如,长期每日吸烟20支以上的人群,其肺部功能下降速度比不吸烟者快得多,患肺气肿的风险显著增加。
年龄、性别与生活方式影响:任何年龄、性别长期吸烟的人群都易受影响,男性和女性在长期吸烟后,肺部都可能逐渐出现气道和肺组织的损伤,进而引发肺气肿。有长期吸烟史的人群,无论年龄大小,都应警惕肺气肿的发生,需尽早戒烟以降低患病风险。
2.空气污染
机制:空气中的有害颗粒,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粉尘等,可损伤气道黏膜并使肺的清除功能下降。长期暴露在污染的空气中,这些有害颗粒会刺激气道,导致炎症反应,破坏肺组织的正常结构和功能,逐渐引发肺气肿。例如,在工业污染严重的地区,居民患肺气肿的比例相对较高。研究发现,长期生活在PM2.5浓度较高环境中的人群,肺部功能指标如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等下降更快,患肺气肿的可能性增大。
年龄、性别与生活方式影响:所有人群长期处于空气污染环境中都可能受到影响,但儿童由于呼吸系统发育尚未完全,老年人呼吸系统功能逐渐衰退,相对更易受空气污染的损害。女性在相同空气污染暴露下,可能因为自身生理特点等因素,在肺部损伤方面可能有不同的表现,但总体而言,长期处于污染环境的人群都需关注肺气肿风险,应尽量避免长时间待在污染严重区域,选择空气清新的环境生活。
3.职业性粉尘和化学物质
机制:某些职业环境中存在的粉尘和化学物质,如煤矿粉尘、棉尘、化学烟雾等,长期接触可引起肺部炎症和纤维化,进而发展为肺气肿。例如,煤矿工人长期吸入煤矿粉尘,粉尘在肺部沉积,导致肺组织的慢性炎症,破坏肺的弹性纤维,最终引发肺气肿。研究显示,从事石棉开采、打磨等职业的人群,由于长期接触石棉纤维,患肺气肿和间质性肺疾病的风险明显升高。
年龄、性别与生活方式影响:职业暴露的人群,无论年龄大小,只要长期接触相关职业性粉尘和化学物质,就面临肺气肿风险。男性和女性在职业暴露下,风险并无本质性别差异,但不同职业的工作环境对不同年龄段人群的影响不同,比如儿童一般不会从事此类高风险职业,但成年人尤其是长期在相关职业环境中的人群需特别注意防护,如佩戴合适的防护用具等,以减少职业性因素导致的肺气肿发生。
4.感染
机制:反复的呼吸道感染,如病毒、细菌等感染,可引起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黏液分泌增加,导致气道阻塞。长期的炎症刺激会损伤肺组织,破坏肺的弹性回缩力,进而引发肺气肿。例如,儿童时期反复的下呼吸道感染,可能会对肺部发育产生不良影响,增加成年后患肺气肿的风险。研究表明,肺炎支原体感染后引起的肺部炎症,如果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可能会导致肺组织的慢性损伤,为肺气肿的发生埋下隐患。
年龄、性别与生活方式影响:儿童免疫系统尚未完善,更容易受到感染,反复感染后更易影响肺部发育,增加肺气肿风险;老年人免疫功能减退,也容易发生呼吸道感染,且感染后恢复相对较慢,更容易导致肺部慢性损伤。男性和女性在感染因素导致肺气肿方面,没有明显性别差异,但不同年龄人群应对感染的能力不同,儿童和老年人在感染后需更密切关注肺部状况,及时治疗呼吸道感染,以降低肺气肿发生风险。
5.蛋白酶-抗蛋白酶失衡
机制:人体内存在蛋白水解酶和抗蛋白水解酶系统,正常情况下两者保持平衡,以维持肺组织的正常结构。当蛋白酶增多或抗蛋白酶不足时,就会导致肺组织破坏,引发肺气肿。例如,吸烟可使中性粒细胞释放弹性蛋白酶,数量增多,而抗胰蛋白酶(AAT)是弹性蛋白酶的重要抑制剂,吸烟会抑制AAT的活性,使蛋白酶-抗蛋白酶失衡,进而破坏肺弹力纤维,导致肺气肿。遗传性α?-抗胰蛋白酶缺乏是一种先天性的抗蛋白酶不足的情况,患者由于基因缺陷,体内AAT水平显著降低,更容易发生肺气肿,且往往在较年轻时就出现症状。
年龄、性别与生活方式影响:对于遗传性α?-抗胰蛋白酶缺乏的患者,无论性别,从幼年时期可能就会出现肺部相关问题,随着年龄增长逐渐表现出肺气肿的症状。而对于因蛋白酶-抗蛋白酶失衡继发的肺气肿,吸烟等生活方式因素在不同年龄、性别人群中都有影响,男性吸烟比例相对较高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男性患此类肺气肿的风险,但总体而言,所有人群都需关注自身蛋白酶-抗蛋白酶系统的平衡情况,有遗传因素的人群更需早期监测肺部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