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怎么做
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包括术前准备(评估患者一般情况、行影像学检查、肠道和膀胱准备)、手术方式选择(保守性手术如腹腔镜和开腹保守性手术、半根治性手术、根治性手术)、腹腔镜保守性手术步骤(建立气腹、置入腹腔镜、分离粘连、切除异位病灶、冲洗腹腔、关闭腹腔)、术后注意事项(一般护理、疼痛管理、康复与随访)以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年轻未生育、年长无生育需求、合并基础疾病患者的不同注意事项)
一、手术前准备
1.患者评估
一般情况:全面了解患者的年龄、月经史、生育史等。对于年轻有生育需求的患者,需重点评估其生殖系统状况;对于年长无生育需求的患者,要考虑疾病对生活质量的长期影响。同时要关注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如是否存在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的基础疾病,这会影响手术方式的选择和手术风险的评估。
影像学检查:通常会进行超声检查,可帮助明确异位病灶的位置、大小等情况;对于盆腔病变复杂的患者,可能还会进行磁共振成像(MRI)检查,能更精准地显示异位病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为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更详细的信息。
2.肠道准备:如果手术涉及肠道附近的异位病灶,可能需要进行肠道准备,一般会在术前1-2天开始进食流质饮食,并服用肠道清洁剂,以清洁肠道,减少手术中污染的风险。
3.膀胱准备:若手术可能影响膀胱,术前会适当充盈膀胱,便于术中辨认解剖结构,但现在也有一些精准手术技术可减少对膀胱准备的依赖。
二、手术方式选择
1.保守性手术
腹腔镜手术:是目前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常用的保守性手术方式。通过腹腔镜器械进入腹腔,能够清晰地观察盆腔内异位病灶的情况,然后将异位病灶切除或电灼。对于年轻有生育需求的患者,这种手术方式可以最大程度地保留子宫和卵巢组织,术后妊娠率相对较高。例如,有研究表明,腹腔镜保守性手术治疗后,患者1年内的妊娠率可达30%-40%左右。手术过程中需要仔细分离粘连,恢复盆腔正常解剖结构。
开腹保守性手术:适用于腹腔镜手术困难或复杂情况,如盆腔粘连严重、病灶广泛且粘连紧密,腹腔镜难以完成操作的患者。开腹手术可以更直观地暴露盆腔,彻底切除病灶,但术后恢复相对较慢,腹部切口有一定的感染等风险。
2.半根治性手术
适用于年龄较大、无生育需求,但希望保留卵巢功能的患者。手术方式主要是切除子宫和病灶,但保留一侧或双侧卵巢。这种手术可以缓解疼痛等症状,但术后卵巢功能可能会有一定影响,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激素水平变化。
3.根治性手术
适用于年龄较大、无生育需求且病情严重的患者,手术切除子宫、双侧附件以及所有可见的异位病灶。术后患者将完全丧失生育能力和卵巢功能,需要进行激素替代治疗来维持生理功能和生活质量。
三、手术步骤(以腹腔镜保守性手术为例)
1.建立气腹:一般在患者脐部或脐下做一个小切口,插入气腹针,注入二氧化碳气体,使腹腔内压力达到12-15mmHg,建立气腹,为腹腔镜操作创造空间。
2.置入腹腔镜:通过脐部的切口置入腹腔镜,观察盆腔内异位病灶的分布、大小、与周围组织的粘连情况等。
3.分离粘连:使用分离钳、电凝钩等器械,仔细分离盆腔内的粘连组织,恢复子宫、卵巢、输卵管等器官的正常解剖位置。
4.切除异位病灶:对于卵巢上的异位囊肿(巧克力囊肿),通常会将囊肿剥除;对于盆腔腹膜上的异位病灶,用电灼或切除的方式去除。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保护周围正常组织,避免损伤重要血管和脏器。
5.冲洗腹腔:手术结束前,用生理盐水冲洗腹腔,清除残留的病灶组织和血液等,减少术后粘连的发生。
6.关闭腹腔:取出腹腔镜等器械,缝合腹部切口。
四、术后注意事项
1.一般护理
伤口护理:观察腹部伤口有无渗血、渗液,保持伤口清洁干燥,按照医嘱定期换药。对于开腹手术的患者,要注意避免剧烈咳嗽等增加腹压的动作,防止伤口裂开。
生命体征监测:术后密切监测患者的体温、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尤其是腹腔镜手术患者,虽然创伤较小,但仍需关注有无内出血等情况。
2.疼痛管理:术后可能会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可根据疼痛程度采取相应的镇痛措施。一般轻度疼痛可通过心理疏导等方式缓解,中重度疼痛可使用镇痛药物,但要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
3.康复与随访
活动:鼓励患者早期活动,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和防止粘连。一般术后6小时可在床上进行翻身等活动,术后第1天可适当下床活动,但要避免剧烈运动。
随访:术后需要定期随访,一般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等进行复查,通过超声等检查了解盆腔情况,评估手术效果,以及时发现复发等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对于有生育需求的患者,术后要积极指导受孕,因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复发率较高,尽早受孕有助于降低复发风险。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年轻未生育患者:手术中要更加注重保留生育功能,尽量减少对卵巢和子宫组织的损伤。术后要密切监测排卵情况,在医生指导下合理安排受孕计划,因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术后受孕机会虽增加,但仍可能存在不孕的情况,且复发后再次手术会增加难度。
2.年长无生育需求患者:在手术方式选择上要充分考虑其身体状况和生活质量,根治性手术虽然能彻底去除病灶,但术后激素替代治疗需要长期坚持,要向患者详细说明激素替代治疗的必要性、可能的不良反应及应对措施,让患者充分知情并配合治疗。
3.合并其他基础疾病患者:如合并心脏病、糖尿病等,手术前要与相关科室充分协作,优化患者的基础疾病控制情况,手术中要加强监测,确保手术安全,术后要加强对基础疾病的管理和护理,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