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呼吸道感染是什么病
上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见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70%-80%由病毒引起,病因有病毒和细菌,发病机制是病原体致局部炎症。临床表现分普通感冒型和流行性感冒型。诊断靠病史、症状、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需与过敏性鼻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鉴别。治疗包括一般、对症、抗病毒、抗菌治疗,预防要增强免疫力、避免接触传染源、接种疫苗。不同人群有特点及注意事项,儿童易患病且病情变化快,老人易并发严重并发症,孕妇用药需谨慎。
一、上呼吸道感染的定义
上呼吸道感染是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总称,是最常见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70%-80%由病毒引起,细菌感染占少数。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
(一)病因
1.病毒因素:常见的病毒有鼻病毒、冠状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等。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或被污染的手和用具接触传播,当人体免疫力下降时,病毒容易侵入上呼吸道引发感染。例如,流感病毒感染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在冬春季较为常见,人群普遍易感。
2.细菌因素:少数情况下由细菌引起,如溶血性链球菌,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和葡萄球菌等。细菌感染可直接感染或继发于病毒感染之后,比如在病毒感染导致上呼吸道黏膜受损后,细菌更容易侵入并引发感染。
(二)发病机制
当病毒或细菌等病原体侵入上呼吸道后,会在局部黏膜细胞中繁殖,引起炎症反应。炎症介质的释放会导致鼻腔、咽部等部位出现充血、水肿、分泌物增多等病理改变,从而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
三、临床表现
(一)普通感冒型
1.症状:起病较急,初期有咽干、咽痒或灼热感,发病同时或数小时后,可有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2-3天后变稠。可伴咽痛,有时由于耳咽管炎使听力减退,也可出现流泪、味觉迟钝、呼吸不畅、声嘶、少量咳嗽等。一般无发热及全身症状,或仅有低热、不适、轻度畏寒、头痛。
2.病程:5-7天可痊愈。
(二)流行性感冒型
1.症状:为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所致,起病急骤,全身症状较重,有高热、全身酸痛、眼结膜炎症状,但上呼吸道卡他症状较轻。
2.病程:病程1-2周。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
1.病史与症状:根据患者的病史(如近期是否接触过呼吸道感染患者等)和典型的临床症状,如鼻塞、流涕、咽痛等可初步考虑。
2.体格检查:可见鼻腔黏膜充血、水肿、有分泌物,咽部轻度充血等体征。
3.实验室检查:病毒感染时,血常规可显示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比例相对升高;细菌感染时,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常升高。病毒检测可通过鼻咽拭子等进行病毒核酸检测等方法明确病原体。
(二)鉴别诊断
1.过敏性鼻炎:起病急骤,常表现为鼻痒、打喷嚏、流清涕,发作与接触过敏原有关,如花粉、尘螨等,一般无发热等全身症状,鼻分泌物涂片可见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而上呼吸道感染多有发热等全身症状。
2.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早期可类似上呼吸道感染,但伴有皮肤瘀点、瘀斑,脑膜刺激征阳性,脑脊液检查可明确诊断。
五、治疗与预防
(一)治疗
1.一般治疗:注意休息,多饮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受寒。
2.对症治疗:对于发热、头痛、全身酸痛等症状,可适当选用解热镇痛药物;对于鼻塞、流涕等症状,可使用鼻减充血剂等缓解症状。
3.抗病毒治疗:对于流感病毒感染,在发病48小时内可选用抗流感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等,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4.抗菌药物治疗:细菌感染时可选用抗生素,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但应严格掌握用药指征。
(二)预防
1.增强免疫力:均衡饮食,保证充足的睡眠,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以提高身体的抵抗力。例如,儿童可通过每天进行适量的户外活动,如跑步、跳绳等,来增强体质;成年人可保持每周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骑自行车等。
2.避免接触传染源:在呼吸道感染流行季节,尽量避免去人员密集的场所,如必须前往,可佩戴口罩。避免与已感染的患者密切接触,如接触后应及时洗手。
3.接种疫苗:流感疫苗可有效预防流感病毒感染,老年人、儿童、体弱多病者等高危人群可每年接种流感疫苗;肺炎链球菌疫苗等也可根据情况接种,以预防相关细菌感染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
六、不同人群特点及注意事项
(一)儿童
1.特点:儿童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更容易患上呼吸道感染,且病情变化较快。例如,婴幼儿可能在感染后很快出现高热、惊厥等症状。
2.注意事项:家长应密切观察儿童的病情变化,保持儿童呼吸道通畅,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在治疗上,优先采用非药物干预措施,如物理降温等缓解发热症状,避免自行滥用药物,尤其是避免给低龄儿童使用不适合的药物。同时,要注意儿童的个人卫生,勤洗手,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
(二)老年人
1.特点: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免疫力下降,上呼吸道感染后容易并发肺炎等严重并发症。
2.注意事项:老年人应注意保暖,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添衣物。一旦出现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应及时就医,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因为老年人可能病情进展较快,需要及时进行治疗和处理。在生活中,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适当进行温和的运动,如慢走等,以维持身体的基本健康状况。
(三)孕妇
1.特点:孕妇在孕期身体抵抗力相对较低,上呼吸道感染可能会对胎儿产生一定影响。
2.注意事项:孕妇患上呼吸道感染后,应谨慎用药,尽量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治疗方法。如果症状较轻,可通过休息、多饮水等一般治疗缓解;如果症状较重,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同时,要注意休息,保持心情舒畅,加强营养,以提高自身免疫力,促进身体康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