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和支气管炎的区别
哮喘是气道慢性炎症和高反应性的异质性疾病,病变在气道,症状为发作性喘息等,由遗传和环境因素致病因,靠临床表现等诊断,治疗分脱离变应原和用缓解、控制药物;支气管炎分急慢性,急支多由感染等致,症状有咳嗽咳痰等,慢支因吸烟等致,诊断依病史等,治疗急支对症,慢支急性发作期控制感染等。
一、定义与发病部位
1.哮喘:是一种以慢性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的异质性疾病,主要病变部位在气道。气道包括气管、支气管等各级气道,其炎症会导致气道狭窄,引起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多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剧。
2.支气管炎:是指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发病部位主要是气管和支气管。通常由病毒、细菌等感染或物理、化学刺激等因素引起,分为急性支气管炎和慢性支气管炎,急性支气管炎多由上呼吸道感染蔓延而来,慢性支气管炎则常因长期吸烟、空气污染等慢性刺激导致。
二、症状表现
1.哮喘:典型症状为发作性伴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可伴有气促、胸闷或咳嗽。症状可在数分钟内发作,并持续数小时至数天,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不同年龄段的哮喘患者症状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哮喘可能还会出现运动后喘息加重等情况,且哮喘症状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如接触过敏原(花粉、尘螨等)、冷空气、刺激性气体等易诱发症状发作。
2.支气管炎:急性支气管炎通常起病较急,开始为干咳,随后出现咳痰,可为黏液性痰或脓性痰,可伴有发热、头痛等全身症状,咳嗽咳痰可持续2-3周,若迁延不愈可演变成慢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主要症状为慢性咳嗽、咳痰,一般晨间咳嗽较重,痰液一般为白色黏液或浆液泡沫性,急性发作期痰量增多,可有脓性痰,部分患者可伴有喘息。不同年龄的支气管炎患者,老年人患慢性支气管炎时可能因肺功能减退,活动后气促更为明显,儿童患支气管炎时咳嗽相对更剧烈,且病情变化可能较快。
三、发病原因
1.哮喘:病因较为复杂,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有关。遗传方面,哮喘具有一定的家族聚集倾向,亲缘关系越近,患病率越高。环境因素包括接触变应原(如室内尘螨、室外花粉、动物毛发皮屑等)、吸入刺激性物质(如二氧化硫、氨气等)、呼吸道感染(尤其是病毒感染)、剧烈运动、气候变化等。例如,有研究表明,在过敏体质的人群中,接触过敏原后,机体的免疫系统会发生异常反应,引发气道炎症和高反应性,从而导致哮喘发作。
2.支气管炎:急性支气管炎主要病原体为病毒,如腺病毒、流感病毒、冠状病毒等,也可由细菌感染引起,常见细菌有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另外冷空气、粉尘、刺激性气体等理化因素刺激也可引起发病。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病因素包括吸烟(是最重要的环境发病因素,烟草中的化学物质可损伤气道上皮细胞和纤毛运动,使气道净化能力下降,还可刺激黏膜下感受器,使黏液分泌增多,导致气道阻塞)、空气污染(长期暴露于污染的空气中,如工业废气、汽车尾气等,其中的有害颗粒和气体可损伤气道黏膜)、职业粉尘和化学物质(长期接触职业性粉尘及化学物质,如烟雾、变应原等)、感染因素(病毒、细菌、支原体等感染是慢性支气管炎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气候变化(寒冷空气可刺激呼吸道,导致黏液分泌增加,支气管痉挛等)等。
四、诊断方法
1.哮喘:主要依据临床表现、肺功能检查、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舒张试验等进行诊断。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等症状,肺功能检查中通气功能检测显示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FVC)等指标降低,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提示气道存在高反应性,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有助于诊断哮喘。此外,还可进行变应原检测,明确患者是否存在过敏原,以指导避免接触过敏原和进行特异性免疫治疗等。
2.支气管炎:急性支气管炎主要根据病史、症状和体征进行诊断,患者有咳嗽、咳痰等症状,两肺呼吸音可正常或粗糙,有时可闻及散在干、湿啰音,结合血常规检查,细菌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增多,病毒感染时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低等可辅助诊断。慢性支气管炎根据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每年发病持续3个月,并连续2年或2年以上,排除具有咳嗽、咳痰、喘息症状的其他疾病(如肺结核、尘肺、肺脓肿、心脏病、心功能不全、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哮喘、慢性鼻咽炎、食管反流综合征等疾患)后可作出诊断。
五、治疗原则
1.哮喘:治疗目的是控制症状,防止病情恶化,维持正常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避免药物不良反应。治疗包括脱离变应原,药物治疗分为缓解药物和控制药物。缓解药物有短效β?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等,可迅速缓解哮喘症状;控制药物有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白三烯调节剂(如孟鲁司特)等,需要长期使用以控制气道炎症。对于特殊人群,儿童哮喘治疗需注意选择适合儿童的剂型和剂量,避免长期大剂量使用全身用糖皮质激素,以免影响生长发育;老年人哮喘治疗时要考虑药物的不良反应,如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可能引起口腔念珠菌感染等,需加强口腔护理。
2.支气管炎:急性支气管炎以对症治疗为主,咳嗽无痰时可用镇咳药物(如右美沙芬),咳嗽有痰而不易咳出时可用祛痰药物(如溴己新),有气喘者可使用支气管舒张剂(如氨茶碱)等。若明确有细菌感染,可使用抗生素治疗(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治疗原则为控制感染、祛痰、镇咳、平喘。控制感染根据病原菌类型及病情轻重或根据病原菌药敏结果选用抗生素;祛痰镇咳药物同急性支气管炎;平喘可使用支气管舒张剂。对于老年人慢性支气管炎,要注意预防呼吸道感染,增强机体免疫力,可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等,同时要注意患者的呼吸功能锻炼,如缩唇呼吸等,以改善肺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