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侧支气管扩张是什么意思
双侧支气管扩张是双侧支气管不可逆扩张,病因有感染(儿童青少年多因幼年呼吸道感染,成人常见肺结核、复发性细菌性肺炎)、先天性因素(支气管发育异常)、免疫因素(免疫缺陷病致反复感染);临床表现有咳嗽咳痰、咯血、呼吸困难等,儿童还影响生长发育,成人影响生活工作;诊断靠胸部X线、胸部高分辨率CT、支气管镜检查;治疗原则为控制感染、改善气道引流、处理咯血;预防要预防呼吸道感染(儿童接种疫苗、成人提免疫力)、避免接触危险因素。
一、双侧支气管扩张的定义
双侧支气管扩张是指双侧的支气管发生了不可逆的扩张改变。正常的支气管是相对规整、管径较为恒定的结构,而当支气管壁的肌肉和弹性组织遭到破坏后,就会导致支气管异常扩张,呈现出管腔的增粗、变形等病理状态。
二、双侧支气管扩张的病因
1.感染因素
儿童及青少年:常见的是幼年时期的呼吸道感染,比如百日咳、麻疹、肺炎等。这些感染会损伤支气管黏膜,影响支气管的正常结构和功能,进而引发双侧支气管扩张。例如,有研究表明,患过麻疹合并肺炎的儿童,发生支气管扩张的风险明显增加。
成人:肺结核是导致成人双侧支气管扩张的常见病因之一。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肺部炎症,会破坏支气管组织,使得支气管管壁结构受损,逐渐发展为支气管扩张。另外,复发性的细菌性肺炎也可能引发双侧支气管扩张,反复的炎症刺激使得支气管反复受损修复,最终导致扩张。
2.先天性因素
部分人群存在先天性的支气管发育异常,比如先天性的支气管软骨缺失等情况,这会使得支气管的支撑结构薄弱,容易发生扩张,进而出现双侧支气管扩张的情况。这种情况在一些有家族遗传倾向的患者中较为常见。
3.免疫因素
免疫缺陷性疾病患者,由于机体的免疫功能异常,对呼吸道病原体的清除能力下降,容易反复发生呼吸道感染,从而增加双侧支气管扩张的发生风险。例如,常见的原发性免疫缺陷病患者,其呼吸道反复感染后,双侧支气管发生扩张的几率高于正常人群。
三、双侧支气管扩张的临床表现
1.症状表现
咳嗽、咳痰:多数患者会有慢性咳嗽,咳嗽程度可轻可重,伴有大量脓痰。痰液的量与感染程度相关,在急性感染期,痰液量会明显增多,每日可达数百毫升。例如,感染严重时,痰液呈黄绿色脓样,若有厌氧菌感染,还会伴有臭味。
咯血:部分患者会出现咯血症状,咯血的量可多可少,少量咯血表现为痰中带血,大量咯血时可危及生命。咯血的发生机制主要是扩张的支气管血管破裂所致。
呼吸困难:随着病情的进展,患者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尤其是在活动后明显。这是因为支气管扩张导致通气功能障碍,影响了肺部的气体交换。
2.不同人群表现差异
儿童:儿童双侧支气管扩张患者除了上述症状外,还可能影响生长发育,表现为身材矮小、体重不增等。这是由于长期的呼吸道感染、呼吸困难等影响了儿童的营养摄入和身体代谢。
成人:成人患者可能会因为反复的呼吸道感染和不适,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比如不能进行剧烈运动等。女性患者在妊娠等特殊时期,由于身体负担加重,可能会导致病情加重。
四、双侧支气管扩张的诊断方法
1.影像学检查
胸部X线:早期胸部X线可能无明显异常,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支气管管壁增厚,表现为轨道征,或者囊状、柱状阴影等。但胸部X线的分辨率相对较低,对于一些早期或轻微的双侧支气管扩张可能漏诊。
胸部高分辨率CT(HRCT):这是诊断双侧支气管扩张的重要影像学检查方法。HRCT可以清晰地显示支气管的形态,表现为支气管的柱状扩张、囊状扩张或混合性扩张,能够准确地诊断双侧支气管扩张,并能评估病变的范围和严重程度。例如,HRCT下可见支气管直径大于相邻肺动脉直径,且支气管壁增厚等典型表现。
2.支气管镜检查:一般在怀疑有其他病变,如肿瘤等情况时进行支气管镜检查。通过支气管镜可以直接观察支气管内的情况,了解有无异物、新生物等,同时可以取支气管分泌物进行病原学检查,帮助明确感染的病原体,指导治疗。
五、双侧支气管扩张的治疗原则
1.控制感染
根据痰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在急性感染期,及时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可有效减轻症状,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例如,若痰培养提示为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可选用抗假单胞菌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2.改善气道引流
体位引流:根据病变的部位采取相应的体位,促进痰液排出。比如病变位于肺上叶,可采取坐位或半坐位引流;病变位于肺下叶背段,可采取俯卧位、knees-chest位等引流。对于儿童患者,要注意体位引流的操作方法和力度,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不适或加重病情。
使用祛痰药物:如氨溴索等祛痰药物,可以降低痰液的黏度,使痰液易于咳出,改善气道引流情况。
3.咯血的处理
少量咯血时,可采取保守治疗,如休息、应用止血药物等。对于大量咯血的患者,需要密切观察病情,防止窒息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必要时可能需要进行介入治疗等措施。
六、双侧支气管扩张的预防措施
1.预防呼吸道感染
儿童:按时接种疫苗,如麻疹疫苗、百日咳疫苗等,可有效预防因这些传染病引发的呼吸道感染,从而降低双侧支气管扩张的发生风险。同时,要注意儿童的生活环境,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
成人: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均衡饮食,加强锻炼,提高机体免疫力。在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尽量避免去人员密集的场所,如必须前往可佩戴口罩。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成人,如糖尿病、免疫缺陷病患者等,要积极治疗基础疾病,控制病情,减少呼吸道感染的机会。
2.避免接触危险因素
对于有先天性支气管发育异常家族史的人群,要做好遗传咨询等工作。同时,避免接触有害气体和颗粒,如吸烟、长期处于污染的环境中等,这些因素都可能损伤支气管,增加双侧支气管扩张的发生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