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重症发作或持续状态急诊处理
哮喘重症发作的处理包括评估与监测生命体征和病情严重程度,选择合适氧疗方式及注意事项,应用支气管舒张剂、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治疗,依据指征选择机械通气方式,进行补液等其他处理,同时关注儿童、老年、妊娠期等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以综合治疗保障患者健康。
一、评估与监测
1.生命体征监测:持续监测患者的呼吸频率、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呼吸频率加快、心率增快可能提示病情加重,血氧饱和度下降(如低于90%)需高度重视。对于不同年龄的哮喘重症发作患者,生命体征的正常范围有所差异,儿童的心率、呼吸频率相对成人更快,需依据儿童各年龄段的正常范围标准进行判断。例如,婴儿(1-12个月)呼吸频率正常为30-60次/分钟,心率正常为110-160次/分钟;幼儿(1-3岁)呼吸频率正常为24-40次/分钟,心率正常为100-150次/分钟等。
2.病情严重程度评估:通过患者的症状表现来评估病情,如是否存在端坐呼吸、说话不连贯、大汗淋漓、发绀等情况。端坐呼吸提示患者呼吸困难明显,说话不连贯多因呼吸急促无法顺畅表达,大汗淋漓可能是身体代偿的表现,发绀则是缺氧的重要体征。同时结合肺功能检查结果,如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占预计值百分比等,若FEV?占预计值百分比低于60%或呼气峰流速(PEF)低于个人最佳值的60%,提示病情较重。
二、氧疗
1.吸氧方式选择:一般采用鼻导管吸氧或面罩吸氧。对于轻度低氧血症患者,可选用鼻导管吸氧,氧流量通常为1-3L/min;对于中重度低氧血症患者,宜采用面罩吸氧,氧流量可根据患者情况调整,一般为4-10L/min,以保证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3%-98%。不同年龄患者对吸氧流量的耐受及需求不同,儿童吸氧时需注意氧流量不宜过大,避免对呼吸道产生不良影响。例如,婴幼儿吸氧流量一般不超过2L/min,要根据其血氧饱和度情况精细调整。
2.氧疗注意事项:需密切观察吸氧效果,定期监测血氧饱和度,根据监测结果调整吸氧浓度和方式。同时要注意保持吸氧装置的通畅,避免管道扭曲、堵塞等情况。对于有基础疾病的哮喘重症发作患者,如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氧疗时要谨慎调整氧浓度,防止二氧化碳潴留加重。
三、药物治疗
1.支气管舒张剂
短效β?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特布他林等,可通过吸入给药迅速缓解支气管痉挛。吸入后数分钟内即可起效,能有效改善通气。对于不同年龄患者,吸入装置的选择有所不同,儿童可选用雾化吸入装置,通过雾化器将药物转化为微小颗粒,便于患者吸入;成人可选用定量吸入器(MDI)配合储雾罐使用。
抗胆碱能药物:如异丙托溴铵,可与β?受体激动剂联合使用,增强支气管舒张作用。其作用持续时间较长,适用于夜间哮喘发作或痰多的患者。
2.糖皮质激素: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是治疗哮喘重症发作的重要措施,如琥珀酸氢化可的松、甲泼尼龙等。糖皮质激素能减轻气道炎症,缓解病情。对于不同年龄患者,糖皮质激素的使用剂量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及年龄进行调整。儿童使用时要注意其对生长发育等方面的潜在影响,需在医生严密监测下使用。
四、机械通气
1.机械通气指征:当患者出现严重呼吸困难,呼吸肌疲劳,意识改变(如嗜睡、昏迷),PaCO?进行性升高(如高于45mmHg且伴有酸中毒)等情况时,需考虑机械通气。对于儿童患者,更要密切关注其呼吸肌功能及意识状态变化,一旦达到机械通气指征,应及时进行机械通气支持。
2.机械通气方式选择: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无创机械通气或有创机械通气。无创机械通气适用于病情相对较轻、能够配合的患者,如面罩无创通气;有创机械通气则用于病情严重、无创通气无法维持有效通气和氧合的患者,需进行气管插管等操作。在机械通气过程中,要严格监测患者的通气情况、氧合情况等,调整呼吸机参数,如潮气量、呼吸频率、吸呼比等,以达到最佳的通气效果。
五、其他处理
1.补液:哮喘重症发作患者因呼吸急促、出汗等可能存在脱水情况,需适当补液以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补液量需根据患者的脱水程度、心肾功能等情况进行调整。儿童由于体液调节功能相对较弱,补液时要更加精细计算,避免补液过多或过少对其生理功能产生不良影响。
2.病因查找与处理:积极寻找哮喘重症发作的诱因,如过敏原、感染等。若存在明确过敏原,应尽量避免接触;若合并感染,需根据感染病原体的类型选用合适的抗感染药物,但要注意避免使用可能诱发哮喘的药物。对于有基础病史的患者,如合并心血管疾病等,在处理哮喘重症发作时要兼顾基础疾病的情况,避免治疗哮喘的药物对基础疾病产生不利影响。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儿童哮喘重症发作时,要特别注意其气道的解剖特点,儿童气道较狭窄,在治疗过程中要更加轻柔操作,避免因操作不当加重气道梗阻。同时,儿童对药物的代谢和耐受与成人不同,在使用药物时要严格按照儿童剂量标准,密切观察药物不良反应。要关注儿童的心理状态,由于疾病带来的不适可能导致儿童紧张、恐惧,需给予安抚和心理支持。
2.老年患者:老年哮喘重症发作患者多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等。在治疗时要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避免使用可能加重基础疾病的药物。氧疗时要注意控制氧浓度,防止引起二氧化碳潴留加重而诱发肺性脑病等并发症。同时,老年患者的机体反应相对迟钝,病情变化可能较为隐匿,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妊娠期患者:妊娠期哮喘重症发作时,治疗需格外谨慎,药物的选择要考虑对胎儿的影响。在使用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时,要权衡疾病本身对妊娠和胎儿的影响以及药物的潜在风险。氧疗时要确保胎儿的氧供,同时避免因氧疗不当对孕妇造成不良影响。要密切监测孕妇和胎儿的情况,如胎心、胎动等,保障妊娠期哮喘重症发作患者的母婴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