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必要打流感疫苗吗
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病毒感染及其严重并发症的最有效手段,一般人群、特殊人群接种后有相应益处,高危人群及有意愿避免流感影响生活工作的人更有必要接种,最佳接种时间因情况而异,接种后安全性有保障,未接种时可通过日常防护和出现症状时的处理来应对。
一、流感疫苗的定义与作用机制
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病毒感染及其严重并发症的最有效手段。它是将流感病毒经过处理后制成,接种入人体后,可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相应的抗体。当人体再次接触流感病毒时,免疫系统能迅速识别并启动免疫反应,从而降低感染流感的几率,或减轻感染后的症状严重程度。
(一)对一般人群的作用
一般人群接种流感疫苗后,能显著降低患流感的风险。大量研究表明,健康成年人接种流感疫苗后,流感的罹患率可降低约50%-70%。对于因流感导致的住院、重症甚至死亡风险也有明显降低作用。例如,在一些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调查中发现,接种流感疫苗的人群因流感相关并发症就医的比例远低于未接种人群。
(二)对特殊人群的影响
1.老年人:老年人由于机体免疫力下降,是流感相关严重并发症的高危人群。接种流感疫苗可降低老年人患流感后发生肺炎、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的风险。研究显示,65岁以上老年人接种流感疫苗后,因流感住院的风险可降低约50%-70%,因流感相关疾病死亡的风险也有显著降低。
2.儿童:儿童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容易感染流感病毒。接种流感疫苗能有效保护儿童免受流感侵害。例如,在学校等儿童聚集场所,接种流感疫苗可降低儿童流感的发病率,减少因病缺课的情况。同时,儿童接种流感疫苗后,其体内产生的抗体水平也能达到较好的保护效果。
3.孕妇:孕妇在孕期免疫力相对较低,感染流感后可能出现较为严重的症状,如高热、肺炎等,还可能影响胎儿的健康。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孕妇患流感及其相关并发症的有效措施。多项研究证实,孕妇接种流感疫苗是安全的,并且能有效保护孕妇和胎儿的健康,降低孕期流感相关的不良结局发生风险。
二、哪些人更有必要接种流感疫苗
(一)高危人群
1.60岁以上的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的免疫功能衰退,对流感病毒的抵抗力减弱,更容易感染流感并发展为重症。
2.6月龄-5岁儿童:儿童的免疫系统尚不成熟,流感发病率高于成人,而且儿童感染流感后容易出现并发症,如中耳炎、肺炎等,接种流感疫苗可有效降低其感染风险和并发症发生几率。
3.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群:如患有心血管疾病(包括高血压)、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肝肾功能不全、血液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的人群。这些人群感染流感后,发生重症的风险较高,接种流感疫苗有助于降低其因流感导致的病情加重风险。
4.医务人员:医务人员经常接触各类患者,感染流感的风险较高,同时他们也是流感的重要传播者,接种流感疫苗不仅能保护自身健康,还能减少将流感传播给患者的风险。
5.孕妇:如前所述,孕妇感染流感后可能面临较高的健康风险,接种流感疫苗可以为孕妇和胎儿提供保护。
(二)有意愿接种以避免流感影响生活工作的人群
对于一些因工作或生活环境容易接触到大量人群,担心感染流感影响正常工作、学习或生活质量的人群,接种流感疫苗也是很有必要的。例如,从事服务行业、经常出差的人群等,接种疫苗可降低感染流感的几率,维持自身良好的身体状态以应对日常事务。
三、接种流感疫苗的最佳时间
(一)一般建议
流感的流行季节在不同地区可能有所差异,但通常北半球的流感流行季节主要在冬季。一般建议在流感季节开始前1-2个月接种流感疫苗,这样能在流感季节到来时使机体产生足够的抗体来发挥保护作用。例如,我国北方地区流感流行多在11月至次年3月,建议9-10月接种流感疫苗;南方地区流感流行季节相对较长,一般建议10月至次年2月接种,最好在10月前完成接种。
(二)特殊人群的接种时间考虑
1.儿童:6月龄-8岁的儿童如果是首次接种流感疫苗,需要接种2剂次,间隔≥4周;如果是既往接种过流感疫苗的儿童,则接种1剂次。首次接种的儿童应尽量在流感季节前完成第1剂次接种,第2剂次在间隔4周后接种。
2.孕妇:孕妇在孕期的任何阶段均可接种流感疫苗,但为了能在流感高发季节前获得较好的保护效果,建议在孕期的各个阶段尽早接种,最好在流感季节开始前完成接种。
四、接种流感疫苗的安全性
(一)常见的局部反应
接种流感疫苗后,常见的局部反应包括接种部位的疼痛、红肿、硬结等。这些局部反应通常比较轻微,一般在接种后1-2天内出现,多数情况下不需要特殊处理,可自行缓解。例如,大部分人接种后出现的局部红肿直径一般不超过5厘米,疼痛程度多为轻度,可通过局部适当休息等方式缓解。
(二)常见的全身反应
全身反应相对较少见,可能包括发热、乏力、头痛、肌肉酸痛等。一般为轻度至中度,持续时间较短,多数在1-3天内自行消退。例如,出现发热症状时,体温多为低热(37.5℃-38.5℃),很少出现高热(体温≥38.5℃)的情况。
(三)严重不良反应极其罕见
严重的不良反应如过敏反应等非常罕见。但一旦出现严重过敏反应,如呼吸困难、喉头水肿、过敏性休克等,需要立即进行救治。不过,整体而言,流感疫苗的安全性是有保障的,其益处远远大于可能出现的极小风险。
五、未接种流感疫苗时的应对措施
(一)日常防护
1.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尤其是在接触公共物品后、饭前便后等。
2.环境通风:保持居住和工作场所的室内空气流通,定期开窗通风,每天至少通风2-3次,每次通风30分钟以上。
3.避免接触传染源:尽量避免前往人员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如必须前往,可佩戴口罩。如果周围有人患流感,应尽量与其保持距离。
(二)出现流感症状时的处理
如果出现流感样症状,如发热、咳嗽、咽痛、流涕、鼻塞、肌肉酸痛、头痛等,应注意休息,多饮水。如果症状较轻,可通过多休息、加强营养等方式进行自我恢复;如果症状较重或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相应的治疗。就医时应告知医生自己的症状、接触史等情况,以便医生准确诊断和治疗。同时,在患病期间应注意隔离,避免将流感病毒传播给他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