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的症状是什么
哮喘有典型症状和非典型症状,典型症状包括发作性喘息(与气道刺激致平滑肌收缩、狭窄有关,受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影响)、咳嗽(由气道炎症刺激咳嗽感受器引起,受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影响)、胸闷(因气道狭窄致通气障碍,受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影响);非典型症状有夜间及凌晨加重(与夜间激素水平变化等有关,受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影响)、运动后症状加重(运动致呼吸等刺激诱发炎症反应和平滑肌收缩,受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影响)、接触过敏原后症状出现或加重(过敏原引发免疫反应致气道炎症等,受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影响)。
一、典型症状
(一)发作性喘息
1.机制:气道受到刺激后,气道平滑肌收缩,导致气道狭窄,气体进出受阻,从而引起喘息症状。通常在接触过敏原(如花粉、宠物毛发等)、冷空气、运动等诱因后发作。例如,花粉过敏患者在花粉传播季节接触到花粉时,气道会迅速发生反应,出现喘息。
2.年龄影响:儿童哮喘发作时喘息症状可能更为明显,且不同年龄段儿童表现可能有差异。婴幼儿可能以呼吸急促、三凹征(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在吸气时明显凹陷)为主要表现;学龄期儿童喘息症状相对更典型,能较明确表述喘息感受。
3.性别差异:一般无明显性别特异性,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可能有差异。比如青春期后女性激素变化可能对哮喘发作有一定影响,但总体差异不显著。
4.生活方式影响:长期吸烟的哮喘患者,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持续刺激气道,使发作性喘息更易发生且症状可能更严重。而规律运动的哮喘患者在运动前做好预防措施(如使用缓解哮喘的吸入剂),可减少发作性喘息的发生。
5.病史影响:有家族哮喘病史的患者,其发作性喘息的易感性更高。既往有严重哮喘发作病史的患者,在遇到相同或类似诱因时,发作性喘息可能更频繁、症状更重。
(二)咳嗽
1.机制:气道炎症刺激咳嗽感受器,引发咳嗽反射。咳嗽可能是哮喘的唯一症状,称为咳嗽变异性哮喘。例如,气道受到过敏原刺激后,炎症细胞浸润,释放炎症介质,刺激气道神经引起咳嗽。
2.年龄影响: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较为常见,婴幼儿咳嗽表现可能不典型,可能只是长期反复的干咳,容易被忽视;年长儿童咳嗽症状相对更易被识别为与哮喘相关。
3.性别差异:无明显性别差异导致咳嗽表现不同,男女儿童或成人在咳嗽变异性哮喘中的咳嗽症状表现相似。
4.生活方式影响:长期处于污染环境中的人群,咳嗽症状可能更易出现且持续时间更长。而规律作息、避免接触刺激性气体的生活方式有助于减轻咳嗽症状。
5.病史影响:有过敏性鼻炎病史的患者,发生咳嗽变异性哮喘的风险增加,因为鼻部炎症可能蔓延至气道,导致咳嗽症状出现。
(三)胸闷
1.机制:气道狭窄导致通气功能障碍,患者感觉胸部有压迫感。胸闷可单独出现,也可与喘息、咳嗽等症状同时存在。例如,哮喘发作时气道痉挛,肺内气体交换受阻,引起胸闷。
2.年龄影响:不同年龄患者对胸闷的感受和表述不同。儿童可能不能准确描述胸闷,而是表现出呼吸费力、喜欢坐起等;成人能较明确表达胸部有闷塞感。
3.性别差异:无明显性别导致胸闷表现的差异,男女患者胸闷症状的程度和特点相似。
4.生活方式影响:过度劳累的生活方式可能诱发胸闷发作,而适当休息、放松心情有助于缓解胸闷。
5.病史影响:有哮喘长期未良好控制病史的患者,胸闷症状可能更频繁出现,且在病情加重时胸闷感更强烈。
二、非典型症状
(一)夜间及凌晨加重
1.机制:人体在夜间及凌晨时,体内激素水平变化(如皮质醇水平降低等),气道反应性相对增高,容易诱发哮喘症状发作或加重。例如,皮质醇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夜间皮质醇水平下降,气道炎症相对更明显,导致症状加重。
2.年龄影响:儿童尤其常见夜间哮喘症状加重,因为儿童的生物钟特点以及气道发育尚未完全成熟等因素,夜间气道反应性增高更显著。婴幼儿可能表现为夜间睡眠中突然憋醒、呼吸急促等。
3.性别差异:无明显性别导致夜间及凌晨症状加重的差异,男女患者均可能出现夜间哮喘症状加重情况。
4.生活方式影响:白天过度运动、接触过敏原等生活方式因素,可能在夜间诱发症状加重。比如白天剧烈运动后,夜间气道反应性增高,容易出现症状加重。
5.病史影响:夜间哮喘症状加重病史较长的患者,病情往往更难控制,需要更密切的监测和干预。
(二)运动后症状加重
1.机制:运动时呼吸频率加快,气道受到冷空气、机械刺激等,诱发气道炎症反应和平滑肌收缩,导致哮喘症状加重。例如,运动时吸入大量冷空气,刺激气道,引起气道痉挛,出现喘息、咳嗽等症状。
2.年龄影响:儿童在运动后哮喘症状加重较为常见,因为儿童运动频率相对较高,且气道对运动刺激的反应更敏感。青少年运动员中哮喘患者运动后症状加重的情况需引起重视。
3.性别差异:无明显性别差异导致运动后症状加重不同,男女运动后哮喘症状加重表现相似。
4.生活方式影响:长期缺乏运动的人突然增加运动量,更容易出现运动后哮喘症状加重。而有规律运动习惯且在运动前做好预防措施(如使用预防性吸入剂)的哮喘患者,运动后症状加重风险降低。
5.病史影响:既往运动后有明显哮喘症状加重病史的患者,在运动时需要更谨慎,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和做好充分准备。
(三)接触过敏原后症状出现或加重
1.机制:过敏原进入人体后,引发机体的免疫反应,导致气道炎症细胞活化,释放炎症介质,引起气道狭窄和症状发作。常见过敏原包括花粉、尘螨、动物毛发皮屑等。例如,尘螨过敏患者接触尘螨后,气道内的肥大细胞等释放组胺等介质,导致气道痉挛、炎症,出现相应症状。
2.年龄影响:儿童接触过敏原后哮喘症状出现或加重较为常见,因为儿童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善,更容易对过敏原产生过敏反应。婴幼儿可能因接触家中宠物毛发等出现症状加重。
3.性别差异:无明显性别差异导致接触过敏原后症状反应不同,男女儿童或成人接触过敏原后哮喘症状表现相似。
4.生活方式影响:居住环境中过敏原较多(如室内尘螨多、宠物饲养等)的生活方式,会增加接触过敏原后哮喘症状出现或加重的风险。而定期清洁房间、减少宠物接触等改善生活方式的措施,可降低症状发作风险。
5.病史影响:有明确过敏原且既往接触后哮喘症状明显发作或加重的患者,需要严格避免接触该过敏原,否则病情容易反复。



